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頌》第六百一十七章 衝鋒!
  老翁的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老翁撞破了狄青一行的行蹤,狄青若是放任他而去,心裡始終會有擔憂。
  擔憂老翁會將他們的消息,傳給遼人。
  所以在作戰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束手束腳,以防埋伏。
  狄青盯著老翁道:“老丈不必擔憂,我已經決定了兵分兩路,一路輕車簡從,突襲銅台關,一路帶著軍備,掃清四野殘留的遼兵。
  我不會放老丈離去,但也不會傷了老丈的性命。
  老丈就在此地待著,跟我麾下的兵馬同吃同住同行,等我拿下了銅台關,再放任老丈離去。”
  老翁苦笑了一聲,對狄青道:“你這娃娃,心太善了。小老兒雖然不知道兵法,但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你如此行事,遲早會吃大虧的。
  小老兒跟著你們,終究是一個拖累。”
  老翁年邁,行動並不靈便,身在軍中,必然要連累一兩個將士照顧他。
  他在軍中,對大軍無益,反而有害。
  老翁就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知道了狄青的目的以後,才一心求死。
  狄青擺擺手,“老丈不必多言,我意已決。”
  老翁又苦笑了一聲,思量了一下,十分大方的對狄青道:“小老兒也不白吃你們軍中的糧食,那些羊,你們拿去吃吧。”
  狄青一愣,點點頭,“好,回頭我讓軍中的文書將買羊的錢給您。”
  老翁一愣,認真的道:“羊是小老兒獻給你們的。”
  狄青平靜的道:“軍中有軍中的規矩,那老百姓的東西,就得給錢,而且必須在市價的基礎上,上浮一成。”
  老翁驚愕的瞪大眼,像是聽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話一樣。
  狄青一邊領著老翁進山窩,一邊解釋道:“軍中的新規矩,所有兵馬必須遵從,朝中的幾位相公一起定下的。
  違者立斬決,不看身份,不看功勞。”
  老翁喃喃自語道:“大宋朝廷中的幾位相公,是個人物。”
  從老翁出生到現在,還沒見過那支兵馬拿百姓的東西主動給錢的。
  宋遼兩國的兵馬,拿百姓的東西,就跟拿自己家東西差不多。
  巧取豪奪,一點兒給錢的意思也沒有。
  偶爾有一兩個給錢的,也是事發以後,軍中的將領派人補償的。
  老翁還是第一次見到主動給錢的。
  狄青領著老翁進了山窩窩,老翁就看到了一片躺在青草上假寐的將士。
  場面十分壯觀,看得老翁有些眯眼。
  兩行清淚止不住的從老翁的眼眶裡流淌了出來。
  狄青見此,一臉意外的道:“老丈為何落淚?”
  老翁抹了抹臉上的淚痕,對狄青道:“都是好娃娃,你要好好帶著他們。真要打不過,你就帶著他們跑,千萬別讓他們落入到了遼人的埋伏中。”
  狄青一臉疑惑的看著老翁。
  老翁知道狄青心中有疑惑,就小聲的道:“小老兒年輕的時候,被遼人征召入軍,去陳家谷幫楊將軍收過屍。
  數千將士,在陳家谷口,奮勇殺敵,無奈無援軍相助,最終只能在遼人的重圍下,力竭而亡。
  小老兒看過他們慘死的場面,至今想起,心裡仍舊隱隱作痛。”
  狄青盯著老翁,平靜的道:“老丈,縱然戰敗,我們也不會逃。”
  老翁愕然的瞪大眼。
  狄青鄭重的道:“出兵之前,曹帥明言,此戰,要麽勝,要麽三十萬兒郎一起赴死。”
  老翁聞言,驚恐的喊道:“你口中的曹帥,可是昔日大宋樞密使曹彬的兒子曹瑋?”
  狄青點頭。
  老翁驚叫道:“拿三十萬兒郎的性命血拚,他瘋了?他爹都不敢這麽乾。”
  狄青沉聲道:“這便是我大宋收復燕雲的決心。”
  老翁驚的說不出一句話,只能愣愣的跟著狄青走到了巨石旁坐下。
  時間一晃便到了傍晚。
  狄青等人開始起身準備。
  老翁這個時候才回過神,略微拽了狄青一下,有些錯愕的問道:“狄將軍準備晚上行軍?”
  狄青下達命令之余,對老翁點點頭。
  老翁有些擔憂的道:“你軍中夜盲之人,如何在夜晚看得清路?”
  古人食物單一,缺乏很多營養,所以患有夜盲症的頗多。
  老翁見狄青等人準備夜間行軍,自然有此擔憂。
  狄青聞言,低聲笑道:“老丈不必掛懷。雍國公曾言,軍中將士之所以多患夜盲症,那是因為好吃的吃的太少。
  所以在我虎字軍成軍以後,他經常派人給我們送一些好吃的過來。
  如今,我軍中將士,已經沒有夜盲之人。”
  寇季估計是懶得跟狄青等人解釋醫理,也可能是怕他一個半吊子,說出的醫理站不住腳,就乾脆用一個蹩腳的借口,解釋此事。
  狄青等人也沒有深究,所以將寇季說過的蹩腳借口,說給了老翁聽。
  老翁聽完了狄青的話,將信將疑的道:“你軍中的將士,真的沒有夜盲症。”
  狄青點頭,鄭重的道:“只要月色能照射到的地方,我們都能看得見。”
  老翁聽到這話,有些遲疑,許久以後,他有些猶豫不決的道:“你軍中的將士不懼夜盲症,倒是可以嘗試走一走小道,去銅台關。
  遼人很少涉足小道,所以你們順著小道摸過去,遼人肯定不會發現。
  等你們穿過了小道,到了銅台關外五裡處,遼人才有可能發現你們。”
  狄青聽到這話,驚愕的瞪大眼,愣愣的站在原地站了許久。
  略微回神以後,差點沒激動的跳起來。
  他聲音顫抖的道:“老丈的意思是,你知道一條小道,可以瞞過遼人的耳目,讓我們悄無聲息的抵達銅台關外五裡處?”
  老翁大概也意識到了自己說出的話對狄青十分有用,所以他很謹慎的道:“那條小道可不好走,有不少暗澤,稍有不慎就會陷進去。
  陷進去以後,九成九的都拉不上來。
  遼人喜歡策馬狂奔,哪裡又不適合跑馬,所以遼人很少去哪裡。”
  狄青強壓著激動的心情,對向他走過來的彭越等人喊道:“告訴軍中的將士們,不必兵分兩路,今夜我們一起趕往銅台關。”
  彭越等人剛走到狄青身邊,聽到狄青這話,略微有些愣神。
  狄青聲音略顯顫抖的道:“老丈知道一條小道。”
  彭越等人二話不說,轉過頭就去傳令。
  老翁見此,心裡有些慌了,“你……你要走那一條小道?”
  狄青十分肯定的點頭。
  老翁連連擺手,“那可不行,那可不行,若是娃娃們有人身陷到了泥潭裡救不回來,小老兒會內疚一輩子。”
  狄青鄭重的對老翁道:“為拿下銅台關,我們在所不惜。”
  老翁苦著臉道:“那你派遣兩三個腳程快的,能快點認路的,跟小老兒先行一步,多走幾個來回,先試試。”
  不等狄青開口,老翁就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語,“你這娃娃真是單純,也不懷疑小老兒是壞人。萬一小老兒是遼人的密探呢?萬一前頭有遼軍埋伏呢?
  小老兒先帶人多走幾趟,熟悉熟悉路,瞬間讓你們的人也看看,有沒有埋伏。
  如此才妥當。”
  老翁也是個熱心人,替狄青想的十分周到。
  其實狄青也有心派人先跟老翁去探明情況。
  老翁自己主動提出來了,狄青的話自然就不用說出口。
  決定了抄小道以後,狄青也不含糊,立馬從軍中召來了十幾個腿腳靈便的,跟著老翁率先啟程。
  老翁執意讓軍中的將士將自己扶上馬,然後帶著斥候們先行一步。
  等狄青等人率領著兵馬,運送著軍備抵達到老翁所描述的那個小道旁邊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
  老翁已經帶著斥候,在小道最危險的幾處地方,走了一個來回。
  小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前段。
  前段有幾處險地,十分致命。
  人陷進去了,幾乎就沒有能活著出來的。
  中段和後段的危險倒是不多。
  所以中段和後段,走起來並不困難。
  老翁在帶著狄青一行進入小道的時候,就特地吩咐狄青,將一些馬車的車筐拆除,拆下了木板,到了中段和後段危險處的時候,可以用木板撲上去,減少危險,省去一直摸索著前進所要耗費的時間。
  狄青等人率領著兵馬踏入到了小道。
  老翁便遊走在軍中。
  每經過一處險地,老翁就站在險地旁邊,提醒每一位過往的將士,前面哪裡要主意。
  在老翁的熱心幫助下,狄青率領的兵馬,有驚無險的穿過了前段最危險的地方。
  後面的路,就不用那麽小心翼翼的走了。
  有老翁提前提醒,斥候們鋪墊木板,大軍一路快速的前行。
  路過路中段的時候,天色已經開始微微發亮。
  走到後段的時候,天光已經大亮。
  老翁說出了小道,就到了銅台關外五裡處。
  可事實上狄青一行出現在銅台關外七裡處的時候,就被巡邏的遼兵發現了。
  “將軍!屬下等人在前方撞上了遼兵斥候,被發現了。”
  軍中斥候在被遼兵發現以後,第一時間跑到狄青身前匯報。
  老翁聽到這話以後,面無血色,“怎麽會呢?怎麽可能?怎麽可能會提前撞上遼兵?”
  老翁以為誤了狄青的大事,愧疚的對狄青道:“小老兒在這條道上走了十幾年了,從沒有見過遼人出現。”
  狄青朗聲笑道:“七裡地,夠了。”
  狄青對老翁道:“老丈照顧好自己,我要帶著將士們衝過去了。此戰若勝,老丈當為首功。”
  老翁愣愣的盯著狄青,愕然道:“小老兒……沒誤事?”
  在這個年代,許多人都重承諾,一口唾沫一個釘。
  凡是承諾過的,哪怕是拚上了性命也要完成。
  凡是承諾過的,一分一毫也不能差。
  差了就是自己的錯。
  哪怕他做的事情跟自己無關。
  淳樸的讓人心疼。
  狄青見老翁愣愣的盯著他,就笑著搖了搖頭。
  老翁心裡松了一口氣,但心裡還在埋怨自己。
  狄青卻已經無暇顧及老翁的心情。
  七裡地。
  他率領著麾下的將士們衝鋒,只需要兩柱香時間。
  兩柱香時間,遼人的斥候就算將消息傳回銅台關,銅台關的人也反應不過來。
  當大宋兵馬衝到了銅台關下的時候,銅台關內的遼兵才得到消息。
  滾木、礌石等重要的軍械,根本來不及往城頭上搬。
  狄青直挺挺的端坐在馬背上,蓋上了寇季送給他的那一張面具,提起了手裡的長槍。
  槍頭一揮,直指銅台關方向。
  “殺過去!破關!”
  狄青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虎字軍的將士們手持兵刃,緊跟在狄青身後。
  馬蹄聲如雷,滾滾而去。
  老翁愣愣的看著一個又一個將士從他身邊衝鋒而過。
  他站在原地,喃喃的道:“都是好兒郎,都別死, 都活著回來,小老兒以後放羊,放大肥羊給你們吃,不要錢。”
  狄青等人衝出去的時候。
  昔日陳家谷口的一幕,又浮現在了老翁眼前。
  數千兒郎,倒在地上,力竭而亡,胸口被捅成了篩子,慘不忍睹。
  他們躺在地上,怎麽叫了叫不醒。
  一個活人都沒有。
  鮮血侵濕了黃土,黃土變成了一團團的血泥。
  他看著心如刀絞。
  他收斂的最小的屍骸,僅有十四歲。
  他之所以知道那個小家夥的年紀,是因為他在那個小家夥的懷裡,發現了一份家書,一份絕命書,一份被鮮血侵染的看不清楚字的絕命書。
  那個小家夥連為何而戰都不知道,只知道在戰場上建立了功勳,能得一些賞錢,拿回去以後,能讓他的娘親和弟弟吃一回肉。
  可就是這樣一個不知道為何而戰的小家夥,在跟遼人撕殺的時候,沒退一步。
  刀傷、箭傷全在胸前,背後潔白如玉。
  那小家夥的家書,他一直收著,他希望有一日燕雲歸宋,他可以親手將小家夥的家書,送到他的娘親和弟弟手裡。
  老翁的情緒,狄青自然顧及不到,虎字軍的將士們也顧及不到。
  狄青率人發起了衝鋒以後,就別無他想,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
  衝鋒!!
  衝鋒!
  再衝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