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頌》第六百三十五章 明鎬獻策
“你很不錯……”

 寇季誇獎了一句。

 王凱不卑不亢的道:“卑職多謝上官讚賞。”

 寇季點點頭,“帶著你的人,繼續巡視。”

 王凱抱了抱拳,率領著人馬繼續去巡視。

 高處恭在王凱走後,撇撇嘴道:“他曾祖父也是位人物,我爹在世的時候,時常說,他曾祖父若是死的晚一些的話,也許能跟他一教高下。”

 寇季側頭看向高處恭,疑問道:“所以你想說什麽?”

 高處恭語氣幽幽的道:“昔年太祖皇帝在洛陽舉行郊祀大禮,召王全斌陪祀,那是何等榮耀。如今過去了不過數十年而已,他的曾孫想要入仕,想要建功立業,都需要讓別人舉薦。

 可悲!可歎!”

 高處恭大概是通過王家的沒落,怕高家會步王家後塵,所以才幽幽出聲。

 太祖皇帝趙匡胤在洛陽舉行郊祀大禮,可不是一般的郊祀。

 而是一場論功行賞的大會。

 在洛陽舉行郊祀大禮中,太祖皇帝趙匡胤,分別召見了每一位跟隨他建立大宋,戰功赫赫的將領,依照他們的功勳,分別論功行賞,賜於官爵。

 可以說從大宋朝建立至今,再也沒有一場郊祀,能比得上這一場郊祀的分量重。

 就是如此重要的郊祀,太祖皇帝趙匡胤召王凱的曾祖父王全斌陪祀,可見王凱曾祖父王全斌在太祖皇帝趙匡胤心中的分量。

 按理說,他的子孫後代,在大宋朝,那一定是居於高官厚爵之列。

 可他死後不過數十年,他的子孫就到了需要別人推舉的地步,可見王家沒落的有多快。

 這背後有沒有其他的因素,暫且不論。

 光是王家沒落的速度,就足以讓同屬將門的高處恭,心生感慨。

 寇季知道高處恭的心思,所以在高處恭話音落地以後,淡淡的道:“有道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王家沒落,對王凱而言,未必是一件壞事。”

 高處恭搖搖頭,不太讚同寇季的話。

 王家如今已經沒落了,王凱想要讓王家再次崛起,難如登天。

 朝廷如今推行重文抑武的政令,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王凱想要在這種政令的壓迫下,讓王家再次崛起,根本不可能。

 寇季見此,大概猜到了高處恭的心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沒有多做解釋。

 寇季命令明鎬,率領著寇府的仆人,以及講武堂的那些學生,在屈野川外安營扎寨。

 明鎬帶領著寇府的仆人、講武堂的學生,扎好了帳篷,安頓好以後,一個人獨自找到了寇季。

 寇季正坐在自己的帳篷裡審閱劉亨派人送來的保德城的戰事文書,聽到了明鎬求見,便讓人帶著明鎬進了帳篷內。

 明鎬一進帳篷,率先施禮,施禮過後也不說話,眼巴巴的盯著寇季。

 寇季在審閱完了劉亨送來的戰事文書以後,放下了手裡的文書,盯著站在他面前許久也沒有開口的明鎬。

 “有事?”

 明鎬對寇季一禮,回答道:“回上官,有!”

 寇季知道明鎬是個有才能的人,明鎬主動找上了他,很有可能是有計策、謀略獻給他。

 寇季饒有興致的盯著明鎬道:“什麽事,說說。”

 明鎬乾巴巴一笑,站在原地又不說話了。

 寇季一愣,沉吟了許久以後,大致猜到了明鎬為何不講話。

 寇季對帳篷裡的仆人們擺擺手,讓他們出去。

 仆人們一走,明鎬果然開口了,“上官,下官有一法,可幫助上官抵禦遼人。”

 寇季淡淡的道:“什麽法子,隻管明言。”

 明鎬沉吟道:“上官和已經亡故的高家家主到西北,為的是抵禦遼人。如今保德和銀州各有戰事,上官不去,卻偏偏到了這屈野川。

 想必屈野川在不久的以後,會有一場大戰。”

 寇季盯著明鎬沒有言語,即便是明鎬已經猜出了那個戴著面具的人是高處恭,即便明鎬已經猜出了屈野川即將有大戰發生。

 明鎬見寇季沒有言語,就繼續說道:“下官剛才安營扎寨的時候,仔細看過屈野川附近的地形。發覺屈野川外有幾處地方,可安營立寨。

 若是能在這幾處地方安營立寨,一旦遼人來攻,我們派遣少量的兵馬留在寨子內,牽製住大批遼人的兵力。遼人進攻的勢頭也會因此大大的削弱。”

 “安營立寨?”

 寇季嘟囔了一下,盯著明鎬沉聲道:“遼人什麽時候趕到屈野川,我們誰也說不準。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安營立寨。”

 明鎬聞言,鄭重的道:“有,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安營立寨。上官給我一千人手,三天之內,我一定幫上官立起兩座寨子。”

 寇季眯了眯眼,道:“三天,兩座?你是在給我立軍令狀?”

 明鎬鄭重的點頭。

 寇季盯著明鎬幽幽的道:“你是看到了我重用王凱,看到了王凱從一個殿直,一躍成為了坐鎮一軍的主將,所以就想向我獻策,借機博一個晉升的立功升遷的機會?”

 寇季臉上看不出喜怒,明鎬也不知道寇季對他獻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不過寇季已經把話挑破了,明鎬也不敢隱瞞,果斷點點頭。

 寇季沉聲道:“我喜歡看到自己的屬下有上進心,但兵事不同其他,容不了半點兒戲。你既然敢立軍令狀,那我就給你一個機會。

 三日之後,若是屈野川多出了兩座寨子,此次戰事了結以後,你就去麟州上任。

 若是沒有,那麽三日之後,你就打點行囊,滾回老家去。

 我會去文書給內廷,讓內廷將你削職為民。”

 明鎬聽到此話,恭恭敬敬的向寇季一禮,“多謝上官給下官這個機會。”

 寇季擺擺手,道:“你下去挑地方,一會兒一千人手就會到你手下聽用,你築寨所用的一些簡單的器械,我也會派人給你送過去。”

 “多謝上官!”

 明鎬一臉振奮,施禮過後準備離開了帳篷。

 寇季在他離開之前,開口提醒道:“無論是高處恭的存在,還是屈野川即將發生戰事,你都不要外傳。一旦讓我聽到了什麽風吹草動,你就別想再安生。”

 “下官不敢……”

 明鎬應允了一聲,離開了寇季的帳篷。

 明鎬剛走,高處恭晃晃悠悠的進了帳篷,見到了寇季也不客氣,果斷開口問道:“保德兵事如何?”

 寇季從桌上拿起了劉亨派人送來的文書,遞給了高處恭,在高處恭審閱文書的時候,寇季沉聲道:“保德八成要丟……劉亨帶人到了保德的時候,保德城已經被遼軍圍困的水泄不通。遼軍人數有五萬之多,皆是遼國的精銳。劉亨帶人衝了三陣,也沒有衝破遼軍的封鎖。

 更關鍵的是,保德城內的清山軍,並沒有在此期間派人出來接應。”

 高處恭一聽,立馬聽出了問題的關鍵,他盯著寇季沉聲道:“清山軍恐怕損傷不少,無力派遣兵馬接應劉亨。”

 寇季點點頭,聲音沉重的道:“清山軍是清邊軍和火山軍兩軍整合而成。清邊軍以前只是一支雜軍,是朝廷發配罪囚的地方,人數一直維持兩萬左右。朝廷在清查清邊軍的時候,發現清邊軍足足被吃了一萬兩千人的兵額,清邊軍實際上只有不到八千人。

 其中還有不少垂垂老矣的老卒。

 朝廷整合清邊軍的時候,將其中的老卒抽調到了東平路、西平路兩地擔任小吏、衙役,清邊軍在整合以後,剩下了不到五千人。

 火山軍的情況和清邊軍大同小異。

 自從楊將軍故去以後,火山軍就從代縣調到了保德以北,淪為了一支雜軍,中間被侵吞了不少兵額。

 雖說在整合以後,還有一萬兩千人的人馬,但是戰鬥力還不如只有五千人的清邊軍。

 兩軍整合為清山軍,合計兵力是一萬七千人。

 一萬七千人,頂著五萬遼軍的猛攻,頂了足足十數日

 已經到了極限。”

 寇季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軍備的問題。

 清山軍作為廂軍,軍備比起禁軍,差的那不是一星半點。

 朝廷在整合他們之前,他們的情況和保塞軍差不多,一個個皆穿的是薄衣爛衫,手裡掄的是被磨的小了一圈的佩刀。

 朝廷整合了他們之後,給他們重新配備了鐵甲、皮甲、兵刃。

 但鐵甲的數量不多,僅有一部分的將校才能使用。

 大部分的將士,穿戴的皆是皮甲。

 其他軍備方面,朝廷也給他們配備了一些。

 比如弓、弩。

 但數量並不多,且沒有禁軍才能掌控的床弩、重弩等物。

 跟他們對敵的遼兵就不同,那些遼兵皆是在戰場上撕殺了多年的悍卒,手裡拿的軍械,雖然比大宋禁軍差了一些,但是比起清山軍,卻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雙方實力可以說是十分懸殊。

 清山軍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拖住遼兵十數日,不付出大的代價,肯定不行。

 高處恭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清山軍在整合之前,兵額方面會出現如此大的空缺,跟武勳們脫離不了關系。

 他身為武勳之一,自然不好評價此事。

 畢竟,高家也沒少吃兵額、喝兵血。

 寇季見高處恭沒有開口,就繼續說道:“此次遼人能被即使拖住,全賴麟州城內的守軍和清山軍奮勇殺敵,為我等爭取了時間。

 稍後我會上書給朝廷,讓朝廷厚賜麟州城守軍和清山軍。”

 清山軍八成會步麟州城守軍的後塵,他們的功勞,寇季若是不盯著,那就沒人幫他們盯了。

 寇季可不希望他們流血又流淚。

 高處恭似乎不願意跟寇季談論清山軍的事情,似乎是害怕寇季拿此事數落他,數落武勳,讓他臉上無光,所以他果斷轉移了話題。

 “保德一旦被攻破,遼人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在屈野川畔。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們得早做準備才行。剛才我陪著王凱巡視了一下周遭的地形,發現又幾處地方很適合立寨……”

 高處恭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寇季給打斷了,寇季盯著他道:“你是不是想說,若是在那幾處地方立寨,就可以以少量的兵馬,牽製遼人大量的兵力?”

 高處恭一愣,盯著寇季一臉意外的道:“你看出來了?”

 不等寇季開口,高處恭又吧嗒著嘴,稱奇道:“我以為你對兵事一竅不通,沒想到你居然懂一些兵事,眼光還十分毒辣。”

 寇季翻了個白眼,道:“我都沒出去巡視,怎麽可能看出問題?看出問題的是明鎬。我已經派遣他帶人去立寨了。”

 高處恭更加意外了,但是卻沒有開口誇讚明鎬。

 為何?

 因為朝廷的制度。

 但凡是能得到武將認可的文臣,朝廷一定會重用,並且重用在兵事上。

 有些人是真有才,有些人則是紙上談兵,只會誇誇其談。

 高處恭不知道明鎬是不是真的有本事,所以不會冒然評價他。

 高處恭沉吟了一下,“我回頭去他立寨的地方轉轉,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會立寨。”

 高處恭對明鎬這個文官不放心。

 寇季沒有多說什麽,沉吟道:“屈野川會不會掀起戰事,就看無定河和橫山谷道口那邊的戰事結果了。 ”

 高處恭撇撇嘴,道:“他們數萬兵馬,提前埋伏在谷道口,還有火炮助陣,如果拿不下遼人的一支偏師,那就應該全部斬首。

 你現在要做的是,盡快的向屈野川調動兵馬,用於抵禦遼人的大軍。”

 寇季瞥了高處恭一眼,道:“我已經去信給楊家老太君了,相信不久以後,留守在府州的折家軍,以及其他地方的折家軍,都會趕過來。”

 高處恭沉聲道:“你還得派人盯著才行,避免他們中間有人在行軍途中耽誤了時辰,延誤了戰機。”

 如今折家所居的西北地,能調動的廂軍,已經全部被寇季調動上了。

 除了尚在巡視的晉寧軍以外,只剩下留守在府州的折家軍沒有加入到戰場中。

 折家軍是即將抵禦遼人大軍的主力,所以不容有失。

 寇季道:“此事不需要你提醒,我已經派人去盯著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