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頌》第三百五十七章 寇府忠仆
寇季就當沒聽見向敏中的話,入了房內,在向敏中的吵吵聲中,觀看了一下向敏中的神色,詢問了一番向敏中的病情。

 得知了向敏中一如往常,沒有性命之憂以後,寇季在房裡坐了會兒。

 等到向敏中喊累了,他陪著向敏中聊了一些家常,然後起身拱了拱手,離開了。

 剛出了向敏中的臥房,沒走兩步。

 向夫人派遣身邊的大丫鬟,捧著一個盒子,遞到了寇季面前。

 寇季接過了盒子,向夫人身邊的大丫鬟,就捂著嘴偷笑著跑開了。

 寇季疑惑的打開了盒子,見裡面放著一些紙張、藥瓶,隨意翻開了一張一看,臉色一黑。

 上面赫然寫著。

 天靈觀生子秘方……

 不需要多看,也知道盒子裡的其他紙張上面,皆寫著類似的東西,那些藥瓶裡,八成裝著什麽能幫助生兒育女的秘藥。

 寇季將手裡的紙張揉成了一團,扔進了盒子裡,抱著盒子出了向府。

 坐上了馬車,一路往府裡回去。

 到了馬行街口的時候,寇季準備找個僻靜的地方丟掉手裡的盒子的時候,一行人擋住了寇季的去路。

 “寇賢弟?”

 一聲輕呼聲在馬車外響起。

 寇季掀開了簾子,往外一瞧,見到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熟悉的是他的臉頰,陌生的是他的穿著。

 那道身影見到了寇季,臉上流露出了無比的喜悅。

 寇季意外的道:“安兄?”

 擋住寇季去路的,正是青塘安子羅。

 安子羅一著一身皮甲,戴著青塘人獨有的氈帽,腰間配著彎刀,看著十分英武。

 安子羅見到了寇季,十分歡喜,他也不等寇季邀請,吩咐了身後的那些青塘軍卒在馬車後面跟著,他攀上了馬車,進入到了馬車內,出現在了寇季對面。

 安子羅在寇季愣神的時候,給了寇季一個大大的擁抱。

 松開了寇季以後,安子羅笑著道:“寇賢弟,昔日一別,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兩載。再次相見,你已經成為了大宋國的管勾工部主事了。”

 面對熱情的安子羅,寇季有些不適應,但他仍舊笑道:“瞧安兄的裝扮,安兄如今在青塘的地位恐怕也不低吧?”

 安子羅笑容燦爛的單手錘胸,對著皇宮的方向略微一禮,“承蒙大宋皇帝壁下厚愛,允許我族讚普,冊封我為遊擊將軍。”

 寇季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遊擊將軍,明顯是大宋的叫法。

 想必安子羅在角廝囉帳下,另有官職。

 畢竟,大宋對青塘讚普角廝囉的冊封並不高,所以角廝囉也不可能給帳下的統兵將領們太高的冊封。

 當然了,這只是青塘的官員到了大宋才如此。

 人家在青塘的時候,自有自己的一套官爵體系和規矩。

 寇季對安子羅笑道:“安兄能得到朝廷的重視,讓朝廷下旨,準許晉升到遊擊將軍,可喜可賀。”

 安子羅笑容燦爛的道:“這可是我昔日在西夏戰場上,奮勇搏殺,得來的。”

 寇季笑著點點頭,問道:“安兄此番到汴京城來,所為何事?”

 安子羅聞言,正色道:“奉我族讚普之命,前來向大宋進獻牛羊。”

 寇季一愣,笑了。

 又到了一年年末,各藩屬國,確實也該到大宋來打秋風……進貢了。

 寇季笑道:“貴族讚普,能派遣你遣來進獻牛羊,想必貴族發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經平定了吧?”

 寇季指的不愉快的事情,是在青塘幫助大宋攻打西夏的時候,青塘論逋溫逋奇叛亂一事。

 安子羅可是角廝囉的心腹,角廝囉若有生命之憂,安子羅絕不可能出現在大宋。

 寇季提到了青塘論逋溫逋奇,安子羅臉色就一冷。

 他咬牙切齒的道:“溫逋奇就是一個鼠輩,他趁著我率兵去攻打西夏的時候,連合那些心懷叵測的族人叛亂,將我族讚普囚置井中,差點害死了我族讚普。

 可惜他空有野心,卻沒有足夠的實力。

 他知道我帶兵回援,就親自率領兵馬前來剿滅我。

 卻沒料到我妹妹在他走後,率領著我族勇士救出了讚普。

 他與我在邈川,被我打的狼狽逃竄。

 等我族讚普組織了兵力,前來圍剿他的時候,他只能率領著殘部逃跑。

 我在河湟一帶,跟這個鼠輩周旋了大半年,才將其陣斬於馬下。”

 自此青塘一統,角廝囉成為青塘真正意義上的王。

 安子羅並沒有說出這句話,這句話是寇季聽完了安子羅的講述以後,在心裡默默補充的。

 寇季開口感慨道:“安兄能除此惡賊,實屬不易啊。”

 安子羅認真的點頭。

 寇季邀請了安子羅共乘馬車到了寇府,入了府,坐定以後,寇季讓寇忠準備一桌酒菜,請安子羅暢飲了一番。

 二人一邊聊著,一邊訴說著他們闊別的這兩年中,發生的種種。

 隨著深入攀談,寇季發現,安子羅似乎對種世衡非常敬佩。

 在他提到西夏戰事的時候,句句不離種世衡。

 寇季默默的將此事記在了心間,以後若能利用的話,少不了利用一番。

 安子羅此次前來見寇季,倒沒有什麽訴求,只是找寇季這個曾經幫助過青塘的好兄弟,敘敘舊。

 二人一直喝到了傍晚,寇季才送了微醺的安子羅離開。

 安子羅走後,寇季剛回到了正堂,寇忠就出現在了他身邊。

 “小少爺……”

 寇季疑問道:“怎麽了?”

 寇忠遞給了寇季一張羊皮。

 寇季拿過了羊皮,瞧著上面的字,略微有些意外,“安子羅送給了我一百匹良馬,就在城外?”

 寇忠點點頭,道:“在您和那青塘人喝酒的時候,他的隨從中有一人,找上了老仆,遞給了老仆這一卷羊皮。領著老仆到了城外,接管了那一百匹的良馬。

 如今馬就在城外的莊子上放著。”

 頓了頓,寇忠低聲補充了一句,“老仆特地看過了,那一百匹的良馬,都是好馬。雖說算不上馬中的極品,但卻比尋常馬要好三分。

 更關鍵的是,那一百匹的馬匹沒有被閹割過。”

 寇季眉頭一挑,沉吟道:“他知道我需要馬?”

 寇季曾經答應幫虎字軍,在三年之內,弄夠足夠的馬匹,可這話他隻跟保州軍民中的幾個信得過的人講過,不可能傳出去。

 保州的軍民不會泄露消息,那安子羅從何處知道他缺馬的?

 還特地送了一百匹沒有閹割過的良馬給他?

 寇忠不知道寇季心中所想,他聽到了寇季的疑問以後,沉吟道:“小少爺,您需要馬的事情,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我大宋朝也沒幾個人知道,那青塘人肯定不知道。

 老仆猜測,八成是他覺得我大宋缺馬,所以送給您馬匹,遠比送給您金銀更珍貴。”

 寇季思量了一下,覺得寇忠說的有理,點頭道:“應該是如此……”

 寇季差點以為,安子羅手眼通天,能夠探聽到他最隱秘的消息。

 寇季收起了羊皮,對寇忠吩咐道:“你派人,秘密的把這一百匹的良馬,送到保州去,交給巡馬衛的老陳頭。”

 寇忠點點頭,遲疑了一下,對寇季道:“小少爺,日前張元來信,說魚遊的傷勢已經痊愈,請求和魚遊一起返京,您看答不答應?”

 寇季思量了一下,笑了,“讓他二人速速返京,如今正是用到他們的時候。”

 寇忠低聲笑道:“老仆多嘴問一句,不知道少爺打算讓他們做什麽?”

 寇季一愣,盯著寇忠,似笑非笑的道:“自從我升任到了四品以後,您可就很少主動開口詢問過我什麽。怎麽,你想活動活動?”

 寇忠笑呵呵的點點頭。

 寇季意外的道:“跟著夫人做事,累到你了,還是夫人訓斥你了?”

 寇忠搖頭道:“那倒沒有……”

 寇季沉吟道:“那你是靜極思動?”

 寇忠哭笑不得的道:“小少爺,您也不需要瞎猜。夫人對老仆極好,若不是老仆執意拒絕,她還想介紹內宅的蘇管事給老仆搭伴過日子呢。”

 寇季不解的道:“那你不在府上過安穩日子,想要出去操勞……”

 不等寇忠搭話,寇季又捏著下巴道:“說起來,內宅的蘇管事獨身一人也有不少年了。你如今也是一個人,你們兩個搭伴過日子,倒是挺好的。”

 寇忠老臉一苦,道:“小少爺,您別折騰老仆這把老骨頭了。老仆一個人過習慣了,可不喜歡多一個人躺在老仆床邊。”

 寇季哼哼道:“我看你是嫌人家是罪囚出身……”

 寇忠出奇的沒有反駁。

 寇季愕然瞪大眼,還真猜對了。

 寇季直愣愣的盯著寇忠,想要一個答案。

 寇忠猶豫了一下,低聲道:“但凡罪囚出身的人,總有一些跟腳。說不定過那天,就從那個角落裡蹦出一個兒子或者女兒來。

 老仆倒是不在意多出一個牽掛,就是怕有了牽掛以後,被人逼迫著泄露府上的秘密。”

 寇季聞言,愣在哪兒許久,也沒有言語。

 似寇忠這種,把一輩子許給了寇府的忠仆,他真的不知道說啥好。

 罵人愚忠,他沒有那個資格。

 畢竟人家效忠的是他們祖孫。

 誇人忠誠,有點虧良心。

 人家忠心耿耿為寇府做事,一做就是數十年,寇府卻沒幫他做過什麽事情。

 寇季沉吟了許久,最終長歎一口氣,看著寇忠道:“這些年……委屈你了……”

 寇忠咧嘴一笑,笑容燦爛的道:“不委屈……一點兒也不委屈。能伺候老爺、小少爺兩代人傑,是老仆一生的榮幸。”

 寇季心裡十分複雜的道:“我算什麽人傑……”

 寇忠傲然道:“這汴京城裡,能比得上小少爺您的,一個也沒有。您不算人傑,誰算?”

 寇季搖了搖頭,沒有強辯,詢問道:“你能跟我說說,你為何要活動活動嗎?”

 寇忠猶豫再三,坦言道:“年關到了,少爺要回來了。少爺妻妾頗多,到了府裡以後,互相爭寵,要這要那的,老仆伺候著她們,頭疼。”

 寇季一愣,無奈的笑道:“我見著她們,也頭疼……”

 寇忠嘟囔道:“打不得,罵不得,不如躲躲。”

 寇季讚同的點頭,“我們二人找點事做,躲躲她們。”

 寇忠見寇季也想躲,頓時遲疑道:“夫人那邊……”

 寇季沉吟道:“回頭我直會她一聲,讓她也躲躲。”

 二人沉默了片刻,相視一笑。

 寇季背負雙手,往四君園走去,寇忠也樂呵呵的去處理府上的事務。

 寇季回到了四君園以後,並沒有急著歇下,而是坐在書房裡暗自盤算。

 他一早就有幫保州弄馬的心思了,只是一直在忙,沒有閑時間去做。

 今日見到了安子羅,讓他想到了一個不用太忙,就能輕松搞到馬匹的法子。

 大宋有馬,數量卻不多。

 太宗趙光義在朝的時候,從遼人手裡得了數萬匹馬,大宋朝的馬匹數量,一躍增長到了二十多萬匹。

 先帝趙恆在位期間,別置佑馬司,令人將大宋所有的馬匹,驅趕到了京城,分給了諸監牧養。

 在諸監牧養下,大多數好馬,硬生生的被養成了劣馬。

 天禧元年。

 向敏中有些看不下去朝中的馬政,又不願意觸怒先帝趙恆。

 就上了一道奏疏,直言朝廷馬匹過多,每年養馬要耗費無數錢糧,應當挑選其中一些劣馬,發賣給百姓。

 朝廷養馬的數量,也從二十多萬匹,銳減到了十萬匹。

 而從先帝趙恆即位,一直到先帝趙恆駕崩,朝廷馬匹的數量,根本沒有增加過多少。

 甚至在發賣了一批劣馬以後,朝廷的馬匹一瞬間銳減了一半。

 而這一半的馬匹,還在諸監手裡掌控著,僅供給禁軍使用。

 寇季若是想弄馬,絕對不可能從諸監手裡弄。

 所以他在有弄馬的念頭的時候,就把目光瞄準大宋周遭的四鄰。

 遼國明顯不可取,朝廷一直跟遼國有馬匹上的生意往來。

 可遼國賣給朝廷的,一直都是閹割馬。

 寇季出手弄馬,八成弄來的也是閹割馬。

 西夏也不行,大宋剛叫上了青塘、甘州回鶻,捶打了西夏一頓,西夏怎麽可能讓寇季這個宋臣,從西夏搞馬呢?

 剩下的就只有青塘、甘州回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