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頌》第三百七十六章 演武開幕
趙禎長歎了一聲,幽幽的道:“朕為什麽要防著他呢?朕不該防他,朕應該防著的是滿朝文武。”

 陳琳張了張嘴,要勸誡,趙禎卻擺了擺手,不讓他再言語。

 趙禎的心思,陳琳不懂。

 不是趙禎身為人君,心思有些難測。

 而是現在趙禎知道了太多了,有些無奈。

 交子鋪、鍛鐵作坊,固然重要。

 可寇季的做法,卻讓他十分放心。

 寇季知道交子鋪、鍛鐵作坊重要,所以主動幫天家留下了份子,讓天家隨時隨地都能掌控交子鋪、鍛鐵作坊。

 而其他人呢?

 那些掌鹽鐵的、掌鑄錢的、掌酒曲酒典的、掌茶葉的、掌絲綢的、掌瓷器等等的。

 他們若是碰到了驚天的買賣,只會想方設法的據為己有。

 從來不會想到,分潤天家一成。

 又或者主動讓天家佔據份子,便於隨時隨地掌控。

 他們只會不斷的佔天家便宜。

 恨不得掏空天家,搬進自己府上。

 兩相對比,真正為朝廷好,為天家好的人,非得防著?

 那些朝廷的蛀蟲,恨不得掏空天家的人,卻不用防?

 這是什麽道理?

 趙禎的苦惱,寇季不知。

 寇季回府以後,找了一套盔甲,套在了身上,出了府門。

 臨出府門的時候,那個小小的熊貓,抱著他的腿,死死的不肯松開。

 沒錯。

 寇季從朱能府上得來的兩隻獸,便是熊貓。

 寇季從腿上拽下小熊貓,剛邁開步子走了幾步,小小的身影就爬著追上他,抱住他的腿。

 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盯著他,說什麽也不肯下來。

 最終,寇季只能強硬的把它拽下來,塞到向嫣手裡,由向嫣約束著,才肯離開。

 寇季穿著盔甲出了府,一路到了城外的軍營。

 早已得到了消息的狄青等人在營門口等候。

 見到了寇季,紛紛迎上前,施禮。

 “卑職等人,見過統製!”

 寇季淡淡的道:“不必多禮……入營……”

 隨後一行人進入到了軍營內。

 一進軍營就看到了營內的將士們手持著兵刃在操練。

 他們似乎在操練戰陣,跟寇季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有些不同。

 寇季目光帶著一些詢問之色。

 朱由小聲的幫寇季解惑,“前幾日朱將軍過來,指點他們練習戰陣,配合著重騎作戰……”

 寇季沉吟著點點頭,“朱將軍的意思,是以重騎為主,弓弩、步卒為輔兵?”

 狄青、朱由等人點頭。

 寇季繼續問道:“你們的意思呢?”

 狄青沉聲道:“卑職讚同朱將軍的建議,比起禁軍將士,我們的優勢不僅有兵甲之利,還有重騎。禁軍中多散騎、遊騎、輕騎,卻唯獨沒有重騎。

 面對重騎衝鋒,他們很難阻擋。”

 寇季聞言,點點頭。

 狄青說的不錯。

 朝廷兵馬眾多,可是重甲騎兵卻只有靜塞軍一支。

 如今靜塞軍已經糜爛,且在邊陲駐扎著。

 不可能被拉到汴京城裡對陣。

 沒有重甲騎對壘虎字軍中的重甲騎兵,禁軍將士們就只能運用一些大型軍械對付虎字軍中的重甲騎。

 可自從虎字軍入了汴京城以後,並沒有暴露過重甲騎。

 一直藏甲於庫。

 禁軍將士在跟虎字軍對壘的時候,未必會拿出大型軍械。

 “去營房裡說……”

 寇季吩咐了一聲,帶著狄青等人到了營房。

 坐定以後。

 寇季說道:“朝廷已經決定,於正月十五,在金明池旁的校場,讓虎字軍和龍神二衛的兵馬對壘。屆時,除了官家和滿朝文武以外,汴京城裡的百姓,也會前去觀看。”

 朝廷之所以選擇正月十五。

 也是為了借著校場比拚,與民同樂一番。

 如今仍在先帝大喪期間,逢年過節不能大肆慶祝。

 但是可以借著校場演武,讓百姓們放松放松。

 狄青等人早已通過朝廷的旨意,得到了這個消息。

 所以在寇季說出了這個消息以後,他們只是齊齊點了點頭,並沒有言語。

 寇季繼續說道:“依照朝廷的意思,我們唯有打敗了龍神二衛,才有資格跟捧日、天武兩支禁軍對壘。”

 狄青等人再次點頭。

 寇季又道:“此前在入汴京城之前,我讓你們藏起重甲騎的盔甲,也是為了防著這一點,如今剛好用上。”

 狄青等人皆是一愣,齊齊看向寇季。

 狄青沉吟道:“統製是打算隱藏重甲騎,等到關鍵的時候,再拿出來。”

 寇季點頭道:“不錯……出其不意才能獲取更大的勝利。若是我們一開始就拿出重甲騎,必然會被捧日、天武兩軍的統將發現。

 等他們跟我們對陣的時候,肯定會想出製約的手段。

 重甲騎固然利害,但並不是無敵的。

 在戰場上終究還是有克制的法子。”

 狄青等人沉吟了一會兒,齊齊點頭。

 狄青猶豫道:“統製,卑職此前也是這麽想的。只是我們近些時日,沒少受朱將軍指點,朱將軍還暗中派遣了不少人手。若是在對陣龍神二衛的時候,不拿出重甲騎,反而在對陣捧日、天武兩軍的時候,再拿出重甲騎,是不是有些對不住朱將軍?”

 寇季有些意外的看向狄青。

 狄青居然懂得官場上的人情世故了,有點驚奇啊?

 狄青不好意思的瞥了一眼坐在他身旁不遠處的那位女巾幗。

 寇季見此,恍然大悟。

 顯然。

 狄青現在還不太懂官場上那些道道。

 他之所以顧忌朱能顏面,也是曹家二姐教的。

 寇季笑道:“此事不必擔心……我已經跟朱將軍講過,朱將軍不會在意這些……”

 狄青聽到這話,松了一口氣,笑著點點頭。

 此後。

 營房內的眾人坐在一起,商討了一下出陣的人馬,順序。

 校場演武,自然不可能拉出去上萬人對陣。

 所以朝廷規定,對陣人數,在三千。

 商討過後。

 狄青等人出了營房,開始帶著將士們演練。

 寇季則留下了曹家二姐,準備跟曹家二姐聊一會。

 面對著坐在自己面前,一身戎裝的曹家二姐,寇季當真不知道說什麽。

 但想到了此前曹佾派人送來的信件,寇季還是長歎了一口氣,輕呼了一聲。

 “二姐……”

 曹家二姐眉頭聞言,眉頭一挑,拱手道:“統製,軍營之中無父子,更沒有兄妹。您喚卑職曹部將即可。”

 曹家二姐如今在軍中擔任部將。

 職權和彭越有些相當。

 皆是教授將士們武藝的教頭。

 雖說她一個女子廝混在軍營裡,有些不妥。

 但也沒有人把她驅逐出營。

 女將歷史上少有,但也並不是沒有。

 理學不出的情況下,女子的地位雖然低,但卻沒有低到不堪的地步。

 女子偶爾乾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朝野上下也能包容。

 就拿科舉來說。

 史書上記載的為數不多參加科技的女子,皆出在宋朝。

 其中一位名曰林幼玉,九歲參加童子試,考官看過了她的文章,覺得不錯,非但沒喊打喊殺,還送到了官家面前,讓官家禦覽。

 官家最後賜給了她一個孺人的稱號。

 還有一位名曰吳志端,參加童子試,她雖然沒有林幼玉那麽幸運,被百官們彈劾了一番,官家雖然沒有賜給她什麽名號,但是卻也給她賜下的些許的金銀。

 民間的女子乾出了這種出格的事情,朝野上下都能包容。

 況且曹家二姐。

 她要拋頭露面的去丟曹家的人,滿朝文武也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只要朝廷不冊封她什麽大官,什麽爵位,讓她出現在朝堂上議政,滿朝文武才懶得搭理她呢。

 寇季盯著曹家二姐,長歎了一聲,道:“曹部將,回到了汴京城,為何不回府去祭拜一番。”

 曹家二姐不懼寇季,目光直直的盯著寇季,問道:“統製要管卑職的家事?”

 寇季汗顏道:“非我要強管你的家事……只是曹佾求到了我頭上,讓我幫忙說和說和,讓你回府。”

 曹家二姐,微微眯起眼,沉聲道:“他們又想關起我?”

 寇季苦笑道:“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他們又怎麽看可能關起你。”

 曹家二姐皺眉道:“那他們想怎樣?”

 寇季說道:“雖然你並不是名正言順的嫁給狄青,但曹家也沒有在這件事上喊打喊殺,打壓狄青。也沒有派人將你們趕盡殺絕,以此維護門風。

 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

 不論你乾出了什麽出格的事情,曹家始終當你是曹家的閨女。”

 曹家二姐聞言,臉色緩和了不少。

 寇季繼續道:“聽曹佾的意思,曹伯父打算讓你回府,給你再辦一場婚宴,讓你名正言順的嫁給狄青。讓你和狄青二人以後抬起頭做人。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曹家二姐一愣,咬牙道:“他們會這麽好心?”

 寇季搖頭笑道:“曹伯父,終究是你的親叔叔。他既然在你嫁給狄青的時候沒有對你喊打喊殺,又怎麽可能在這件事上騙你。

 你不會以為,以曹家的地位、勢力,還為難不了你們兩個吧?”

 曹家二姐聞言,細思了一下,對寇季道:“此事我要跟佾弟面談……”

 “不相信我?”

 “不……有些事情我得問題清楚。”

 寇季點頭道:“那我回頭派人給你傳話。”

 曹家二姐起身,拱手道:“有勞了……”

 “應該的……”

 曹家二姐退出了營房以後。

 寇季長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攤上曹瑋這麽一個叔叔,是你的福氣啊。換成了別人,為了維護門風,肯定對你們趕盡殺絕……”

 感歎過後。

 寇季派人去給曹佾送信。

 曹佾沒過多久就到了營地外。

 曹家二姐出去見了曹佾。

 二人說了什麽,寇季沒有再繼續關注。

 他留在營房裡,為幾日後的校場演武,作準備。

 時間一晃。

 到了正月十五。

 金明池旁邊搭起了一座巨大的看台。

 周遭的校場早已被清空。

 一個個禁軍將士,披甲持刃,把守在校場四周。

 雙方演武的兵馬,只有六千。

 可看守校場的兵馬,卻超過了三萬。

 禁軍將士組成了一層又一層的人牆,把前來觀戰的百姓們,擋在校場之外。

 朝廷早在準許了虎字軍和禁軍對壘的時候,就已經明發邸報,告訴了汴京城的百姓。

 所以圍觀的百姓,十分多。

 巳時一到。

 趙禎坐著龍攆,在禦龍直的護衛下,到了校場。

 寇準等文武百官,跟隨在趙禎龍攆之後,到了校場。

 除此以外,還有皇室宗親,番邦使節。

 當趙禎在陳琳引領下,坐上了看台上的龍椅後。

 百姓們發出了山呼海嘯的呼喊聲。

 坐在龍椅上的趙禎,微微擺起了笑臉。

 百姓們的呼喊聲是最真摯的,也是最乾淨的,遠比朝堂上那些文武官員假裝恭順的馬屁聲,更讓他覺得舒心。

 待到滿朝文武、皇室宗親、番邦使節坐定以後。

 趙禎和寇準商議了一下,宣了一聲開始。

 守衛著校場的禁軍將士,讓開了一條道路。

 一群身著布衣的人,入了校場。

 隨後,一場蹴鞠大賽,在校場上拉開了帷幕。

 蹴鞠始於何時,已經不可考證。

 最早出現蹴鞠一詞,是在戰國時期。

 蹴鞠發展到了宋朝,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朝野上下,大部分人閑暇的時候,皆會踢一會兒球,借此為樂。

 已經被斬首的丁謂,據說就是一位蹴鞠高手。

 門下養了許多蹴鞠手。

 在演武開始之前,蹴鞠為樂,是趙元儼提議的。

 滿朝文武商議了以後,也讚同了此事。

 場上兩支蹴鞠的隊伍,一家是皇家蹴鞠隊,另一家是石府的蹴鞠隊。

 石府財大氣粗,養了十支蹴鞠隊,

 皆由蹴鞠高手組成的,也唯有石府的蹴鞠隊,才能跟皇家蹴鞠隊一拚。

 在後世很多人眼裡,蹴鞠用的是藤球。

 其實不然。

 蹴鞠用的是充氣球。

 蹴鞠用的充氣球,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

 古人稱呼充氣球為蹴毬。

 唐代仲無頗為此還作了一篇《氣毬賦》。

 球門是固有的單球門,稱為風流眼。

 遠比後世的足球比賽用的球門更小,射門難度更大。

 兩支蹴鞠隊在蹴鞠場上,你來我往的廝殺了許久。

 最後以皇家蹴鞠隊勝利告終。

 蹴鞠過後。

 便是打馬球。

 又是一場廝殺過後。

 才輪到了校場演武。

 此番校場演武,在朝廷的舉辦下,儼然變成了一個表演賽。

 但當朱能手下的副將,引領著龍衛軍中挑選出的三千禁軍將士入場的時候,就沒人再把這當成了表演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