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包家長子
寇季不用問,也知道哈圖克所說的羅馬帝國,就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俗稱的拜佔庭帝國。

 它和西羅馬帝國一樣,也叫羅馬帝國。

 只不過再過幾十年,綽號為紅胡子的腓特烈一世,為了區別於東羅馬帝國,會將西羅馬帝國更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只不過,對於拜佔庭帝國出兵幫助大食人,寇季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雙方信仰的可是兩個教派,並且都覺得對方是異端。

 雙方要合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取出宗教帶來的影響。

 而在這個相對比較愚昧的時代,宗教的影響幾乎沒辦法根治。

 所以寇季很意外,也很好奇他們是怎麽混到一起去的。

 哈圖克聽到了寇季的問話,咬牙切齒的道:“他們已經背叛了神,我王一定會將他們的腦袋摘下來獻給神。”

 在場的人,除了寇季以外,其他人不會理解哈圖克的憤怒。

 即便他們當中有人和格格巫是合作者,他們依然不能理解哈圖克的憤怒。

 在他們看來,別人打不過黑汗聯軍和塞爾柱人,從別處拉外援,純屬正常。

 而以宗教的名義征戰,為宗教拚死拚活,純粹是一個蠢的不能再蠢的做法。

 寇季對哈圖克笑道:“相信格格巫終有一日會成為新的哈裡發,重新執掌巴格達,播散神的光輝。”

 哈圖克恭敬的向寇季施了一個宗教的禮儀。

 寇季將目光放在了李純身上,笑問道:“你爹如今小日子過的不錯啊?”

 李純淡然笑道:“能吃能睡,就是跟曹叔父和種叔父有同樣的困惑。”

 寇季笑著點點頭,看向了朱福,“你爹可好?聽說兩千年在戰場上挨了一箭,險些傷了性命?”

 朱福甕聲甕氣的道:“已經痊愈了,就是沒辦法再上馬作戰了。如今每逢戰事,他都坐在大帳裡指揮全軍。

 馬上衝殺的事情都交給我們兄弟了。



 寇季歎了一口氣,“可惜了”

 朱福有些黯然的垂下頭。

 寇季疑問道:“你爹不會跟其他人有一樣的困惑吧?”

 朱福仰起頭,一臉尷尬。

 寇季環視了一圈眾人,心裡也算是有了計較。

 他算是聽明白了,這群遠在天南海北的人十分湊巧的一起出現在慶國,所為何事。

 無他,手癢癢了,想要搞大的。

 他們要麽是不滿足於現在的封土,要麽是不滿意現在封土上的人,所以想通過戰爭,達到自己的目的。

 找上他呢。

 為的恐怕就是兩件事。

 其一,是為了拉他下水。

 其二,就是為了火器。

 只要能把他拖下水,那麽火器自然就不發愁了。

 大家成了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寇季還能眼睜睜的繼續看著人家掄刀片子?

 寇季也沒有跟他們賣關子,而是開門見上的道:“我算是聽出你們的意思了。只可惜,我慶國最近沒有動兵的意思。

 至於火器,我慶國目前僅僅只有一些自保的火器。

 慶國沒有器械作坊,也不鍛造火器,所以諸位的心願,我恐怕是沒辦法滿足了。”

 幾個人聽到了寇季的話,臉色皆是一暗。

 寇季繼續道:“說實話,以諸位現在掌控的兵刃,已經強過了你們所要面對的任何敵人。完全沒有必要再去謀取更好的武器。

 諸位求取火器,無非是為了更快的殺敵。

 可是諸位也應該清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諸位著急忙慌的打下那麽多疆土,若是吞不進肚子,那一點兒用處也沒有。

 所以我建議諸位徐徐圖之。”

 幾個人一聽,心裡齊齊歎了一口氣。

 寇季笑道:“不過,雖然我不能為諸位提供火器,也不能派遣兵馬跟諸位一起征戰四方。

 但是我可以幫諸位培養一些人才。”

 幾個人一聽,齊齊皺起了眉頭,不明白寇季的用意。

 雖然他們都是將門世家出身,但並不代表他們手底下都是大老粗。

 他們為了發展封地和佔領的疆土,可沒少吸納大宋的讀書人,也沒少費心從大宋拉攏讀書人。

 像是東陽、西陽,更是有大儒坐鎮。

 東陽、西陽如今已經有了四家書院。

 四家書院加起來,幫他們培養了一大批讀書人。

 他們既然可以自己培養,為何要用寇季?

 寇季看出了眾人心中的疑惑,他笑眯眯的道:“五年之內,我會向昌書院的學生公開百虎齊奔和火弩流星箭的造法。

 十年以內,我會向學生們教授火銃的造法。

 往後,我還會向學生教授火槍和火炮的造法。”

 曹佾等人聞言,一個個直直的瞪起了眼。

 “真的?”

 種診毫不猶豫的開口。

 寇季淡然笑道:“我寇季什麽時候說過假話?”

 曹佾沉吟著道:“如此說來,我們各家送過來的人,要在此處待十年?”

 寇季搖頭笑道:“那倒是不用。其實我慶國還有許多可以學習的東西。比如高深一點的糧種培養、農具打造。

 還有士農工商等等的多方面的學問。

 此外還有時政、兵事等等。

 我知道你們各家的兵事都不輸給我慶國。

 但是在火器的應用上,你們各家可都比不過我慶國。

 畢竟我慶國的兵馬用火器的時間遠比你們各家軍中那些老卒要長。”

 曹佾等人對視了一眼,曹佾開口道:“我們可以送人到此處來學習。”

 寇季笑眯眯的道:“學費可不低。”

 曹佾果斷道:“我們負擔得起。”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如此甚好。”

 寇季陪著他們聊完了正事,就聊起了家常,一直聊到了夜半,才分別離開。

 無論是寇季,還是曹佾等人,對於這一次交談都十分滿意。

 寇季覺得,或許再過一些年。

 慶國就是學問和科技的聖地。

 以後的慶國,主要發展的就是學問和科技。

 學問和科技就是慶國的支柱。

 只要慶國的學問和科技一直處在領先的地位。

 那麽慶國以後就是國上國。

 而其他幾方勢力,將會淪為打工仔。

 寇季在和曹佾等人談妥了以後,就送曹佾等人離開了慶國。

 曹佾等人離開了慶國以後,慶國也徹底的進入到了大建設時代。

 慶國各地的工地上,每天都是熱火朝天的場面。

 慶國大大小小的官員,每日裡都盤桓在工地上。

 而寇季並沒有比他們閑多少,甚至比他們更忙。

 寇季陪著蘇洵一起整理大食書籍,編撰各級學府需要的教學資料,忙起來沒個夠。

 在此期間。

 寇準找上了寇季,想和寇季一起訂立一個歷法。

 寇季滿口答應了,並且在寇季的影響下,新的世界歷誕生了。

 一切不在意西方人說了算,而是寇季和寇準說了算。

 寇準和寇季以始皇帝嬴政稱皇帝的公元前221年為公元1年,往後編排歷法。

 依照寇準的意思,要追述到三皇五帝時期,不過被寇季以難以考究的說辭給拒絕了。

 祖孫二人仔細商量了一番,又請了蘇洵、包拯、柳永、梁適等人一起參考。

 最終決定以始皇帝嬴政稱皇帝的公元前221年為公元1年。

 依照新訂立的歷法計算了一下慶國被冊立為國的時間,是公元1262年。

 足足比西方人定下的歷法早了兩百多年。

 但是現在還沒有世界歷法一說,寇季和寇準定下的歷法,算是世界第一標準歷法。

 寇季有信心讓他成為世界第一、並且唯一的標準歷法。

 在歷法訂立以後,寇季還專門寫了一封長信,將歷法的作用以及好處,寫在了信中,派人分別送到了種世衡、劉伯敘等人手裡。

 在新的歷法訂立了以後,寇準萌生了一個依照新的歷法編撰一部史書的心思。

 想法萌生出來沒多久,寇準就付諸於行動。

 寇準現在有的是時間,又有大把的精力和錢財,所以他十分熱衷於此事。

 寇季覺得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大功業,也就沒有阻攔。

 只是派遣了一些年輕力壯的讀書人,去幫著寇準一起編撰新的史書。

 史書的中心自然是中原,其次才是亞洲的其他地方。

 有大食書籍參考,寇準還可以將西方的一些歷史也編撰進史書裡。

 只要能夠完善,經得起考究,應該就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史。

 雖說目前的資料僅限於亞歐大陸上。

 但其他地方就算有明,也不是主流明啊。

 就算有跟主流明叫板的資格,也能讓拳頭讓他沒有啊。

 在新的歷法完善了以後。

 寇季陪著蘇洵整理完了現有的大食書籍,並且將翻譯工作交代了下去。

 然後,寇季悄無聲息的在昌書院建立了一個研究院。

 在慶都外又建立了一個武器研究院。

 在兩個研究院建立以後,寇季就悶頭扎了進去。

 前世今生加起來,寇季已經活的夠長了。

 一些前世幼年和青年時期學到的知識,逐漸在消失。

 寇季不得不趁著它們消失之前,將那些知識落在紙上,又落在實處。

 寇季清楚,人的年齡越大,記憶力減退的越快。

 為了將明的火種傳遞下去。

 他不能浪費了腦子裡還存在的知識。

 很多知識,不經常複習或者經常用到的話,很容易從腦海裡消失。

 就比如在後世的時候,很多人學了十多年的算學。

 步入社會以後,多年不用算學,很多算學知識就會悄無聲息的從腦海裡離開。

 後世人忘記了知識,還能通過書本找回來。

 可寇季在古代,他若是忘記了一些知識,有九成九的機率找不回來。

 寇季在昌書院的研究院窩了小半年,出來了以後,隻說了一句話。

 “我需要一個敢死隊!”

 圍繞在寇季身邊的人,一個個愣愣的看著寇季,他們覺得寇季八成是瘋了。

 “季兒?”

 寇準小心翼翼的呼喚了一聲。

 寇季感受到了寇準、蘇洵、包拯等人擔憂的目光,深吸了幾口氣,認真的道:“我沒瘋。我只是需要一些東西,但是這片土地上沒有。

 所以我需要一群人幫我去找。”

 寇準盯著寇季道:“慶國的百姓都是你的人。願意為你死的人比比皆是。”

 寇季回望了身後的研究院一眼,長出了一口氣道:“還是讓別人去死好了。我回頭寫信給種世衡等人,讓他們派人去做,我給他提供一些大船,還有航海的經驗。”

 寇準沒有言語。

 包拯沉聲道:“你想讓他們出人為你賣命,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寇季笑著道:“他們要什麽我很清楚。讓他們派遣一群命不值錢的努力和瘋子去冒險,相信他們不會拒絕。”

 包拯點點頭,沒有再多言。

 寇準皺著眉頭盯著寇季道:“你有什麽事情可以交給別人去做。你如今是一國國主,一國百姓的生計都在你身上。你在昌書院一窩就是大半年,還不露面,影響很不好。”

 寇季盯著寇準,認真的道:“祖父,我心裡有數。”

 寇準歎了一口氣,道:“你不要覺得慶國只有彈丸大小,不值得你下手操持。這國家,就像是地。

 久久不打理,就會荒廢。

 你一個種地人,不應該因為地的多寡而放棄種地。”

 寇季坦言道:“祖父,我也不想窩在此處。只是有些事情,非我不可。”

 寇準當即瞪起眼,喝道:“那你自己的家人你就不管了?包家小子快過百天了!你那兒媳婦也快生了。你都要給人當祖父了,你知不知道?”

 寇季一愣,一拍額頭,苦笑了一聲,“倒是把這事給忘了。”

 寇準又瞪了寇季一眼,“那你又知不知道,你閨女快被趙家小子拐跑了?”

 寇季下意識瞪起眼,一臉難以置信。

 寇準哼哼道:“你兒子胳膊肘朝外拐,一直才從旁竄梭。趙家小子跑的又勤快。你閨女雖然霸道,但也架不住人家軟磨硬泡。”

 “豈有此理!”

 寇季惡狠狠的咬了咬牙。

 但最終還是沒有發作。

 反而輕聲驅散了眾人,然後留下了包拯,詢問包拯子嗣的情況,詢問何時開百日宴,他好上門去道賀,並且讓包拯別怪罪。

 包拯倒也沒有怪罪寇季。

 因為他見過寇季在研究院裡入迷的狀態。

 寇季在向包拯取人了包府長子包繶的百日宴時間以後,才離開了昌書院。

 出了昌書院,寇季先是回了自己的臨時府邸。

 寇季一家人住的內宮,如今才搭建了一個大概。

 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十分精致,所以比較耗費時間。

 所以寇府的人如今都住在臨時的府邸上。

 寇季回到了家裡,就看到了向嫣在算帳。

 是天賜錢莊的帳目。

 向嫣是寇氏中除了寇季以外,唯一精通生意的人。

 寇氏如今僅僅保留著天賜錢莊的生意,並且由向嫣打理,所以向嫣時常會在家裡算帳。

 見到了寇季出現在自己眼前,向嫣也是一愣,她放下了帳本,笑眯眯的看著寇季,“國主陛下舍得出來了?”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行了,別拿我打趣了,給我準備一些禮物,我要去包府看絮兒。”

 向嫣笑著道:“妾身還以為你回府是來看寶慶丫頭給你生了一個孫兒還是孫女呢。沒想到是為了看絮兒。”

 寇季瞥了向嫣一眼,沒好氣的道:“絮兒背井離鄉的跟我們來到此處。只有我們一家親人,她生了孩子,難道我們不應該去看看。”

 向嫣指了指寇季,“你啊你你放心吧。絮兒生產的那幾日,妾身一直陪在身邊。生產後,妾身也陪了一旬。不會讓絮兒趕到孤單的。

 不過你身為絮兒的兄長,去看看絮兒也是應當的。”

 寇季點點頭。

 向嫣吩咐人備上了一份薄禮,和寇季一起趕往了包府。

 路上,寇季陰沉著臉問道:“聽說趙潤和卉兒有問題。”

 向嫣沒好氣的道:“有天賜那個奸人從中作梗,趙潤又跑的勤快,不出問題才勤快。畢竟,閨女被你養成了一個小霸王。

 無論是汴京城,還是慶國,在你閨女拳頭下走一圈,又敢出現在你閨女面前的同齡男子,只有趙潤。”

 寇季冷哼了一聲,“趙潤目的不純。而且皇家不是什麽好地方。”

 向嫣低聲笑道:“趙潤最近也不知道犯了什麽傻,說你以前提出的條件,他答應了。他答應一輩子隻娶卉兒一人。

 你閨女也是被他這句話給騙到了。”

 寇季不屑的道:“太子隻娶一房,你信嗎?他能答應,他母后能答應?他父皇能答應?大宋滿朝武能答應?

 他的婚事,由他說了算?”

 向嫣沉吟著道:“聽說他手裡有一道官家賜的聖旨。上面將此事寫的明明白白。但是妾身並沒有見過。”

 寇季瞪著向嫣道:“你縱容他們兩個在一起,就是因為那一道毛都沒看見一根的聖旨?”

 向嫣暗歎了一口氣,“那也由不得妾身啊。就你閨女那一身武藝,府上也沒幾個人能攔得住的,更別提妾身了。

 妾身將她圈在房裡,她能把門抬了。

 妾身鎖上了院門,她能翻牆。

 找三五個武藝好的跟著她,沒一會兒就被她折騰的慘不忍睹。

 妾身能乾嗎?

 動用火器?

 萬一傷到了她,你還不跟妾身拚命?”

 寇季一腔怒氣,卻沒處撒。

 向嫣幽幽的道:“還是祖父說得好,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愁。”

 寇季哼了一聲,“回頭將她叫回來,我要好好收拾收拾她。”

 向嫣輕笑道:“那妾身就靜等著看您這位國主陛下的威風。”

 寇季哼了一聲,沒有再搭理向嫣。

 二人帶著禮物到了包府,包府的大門敞開著。

 由於慶都在重建,包府是臨時居注的地方,所以地方不大。

 寇季入了包府大門,就看到了趙絮毫無形象的坐在門口吃瓜果。

 如今的包府是一座原高麗貴族的宅子,充滿了唐風,卻又有一些席地而坐、席地而眠的高麗風。

 在新的包府沒有建成以前,趙絮只能勉為其難的住在這一座住著不怎麽舒服的包府,學高麗人席地而坐、席地而眠。

 趙絮坐在房門口,沒有正行。

 看到了寇季和向嫣一起進了門以後,趕忙將手裡的瓜過丟了出去,擺出了一副淑女的姿態。

 “行了吧。此處又沒有外人,也沒人挑剔你言行不端,所以你沒必要如此。”

 寇季走到了門口的時候,不鹹不淡的說。

 趙絮給了寇季一個燦爛的笑容,“還是兄長了解我。”

 說話間,趙絮起身相迎,卻被寇季給拒絕了。

 “一家人不用如此客道。你生產的時候,為兄沒有陪在你身邊,為兄心中有愧,就更不敢讓你相迎了。”

 自己人之間產生了隔閡、誤會,或者容易引起隔閡和誤會的事情發生,寇季都第一時間將它說開,避免到最後成為傷害。

 趙絮聽到寇季此話,臉上的笑意更濃,“兄長心裡記掛著小妹即可,陪不陪小妹都不重要。”

 寇季搖了搖頭,道:“以後家裡有事,我會第一時間趕過來。”

 趙絮起身,對寇季深深一禮,“多謝兄長掛懷。”

 寇季笑著道:“快帶我去見一見小外甥。我給他帶了禮物。”

 趙絮痛快的答應了一聲,喜滋滋的帶著寇季去看她和包拯的嫡長子。

 說起來也怪。

 大宋明明是一個很風流的時代,可淨出一些神人。

 比如動不動就絕後的。

 再比如不願意多娶的。

 包拯就是其中一份子。

 無論是史書上還是現在。

 史書上包拯娶妻以後, 就沒怎麽納妾,生了個長子,早夭了。

 後來為了傳承香火,臨老的時候,納了幾房妾室。

 若是長子沒有早夭的話,包拯恐怕也不願意納妾。

 趙絮帶著寇季到了一處臥房,裡面放著一個搖籃,搖籃邊上站著兩個年齡頗長的嬤嬤,在她們身後還有兩個年齡不大的。

 年長的嬤嬤,負責看護幼兒時期的包家長子,年齡不大的嬤嬤,要陪著包家長子一起長大。

 其中有一個明顯是奶娘。

 每次看到奶娘,寇季心裡都會批判一下萬惡的舊社會。

 在趙絮引領下,寇季和向嫣看到了搖籃裡呼呼大睡的胖小子。

 小家夥並沒有繼承包拯那瘦弱的身軀,反而長的胖嘟嘟的,十分可愛,十分喜慶。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收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