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之偉大舵手》第六百六十九章南洋民族
米柱有底氣的原因是利益,他己經結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這些人因為與米柱合作,而獲利頗豐,習慣了這種財源之後,突然沒有了,他們不瘋了才怪?

有句話叫什麽來著?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百分十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百分二十,就會活潑起來;有百分五十,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百分之一百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會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它們。

現在的利潤是百分百,這還是在各方利益皆沾的情況下,一旦朝廷退出,讓其上升到百分之三百,也不是什麽難事。

所以米柱在控制了北暹羅之後,他才會覺得這是計劃大大超前了,所以才會接受文萊的結盟請求,原本婆羅州地廣人稀,是他列入必定征服之地,但是當他擁有北暹羅之後,有些看不上了,如果結盟可以讓它達到目的,又令他們計劃提前,何樂而不為呢?

在米柱的計劃之中,他只是想控制馬六甲海峽,對於緬甸、暹羅、柬埔寨、越南,興趣不大,不過有人要冒頭出來討打,自取其辱,他就勉為其難了。

米柱也希望就此做出一個樣版來,不願意合作的,暹羅就是樣板;願意合作的,文萊就是樣版,暹羅軍相當的強大,但是他們也不可能與所有的人為敵,君不見後世強如米帝國,他們的盟友是多於敵人,什麽五眼聯盟、G七基友等。

在南洋軍末來的版圖設計之中,米柱是以米帝國的樣子打造這全新的帝國,他的名字就叫米利堅,這相當的巧合不是?可見這一切,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米柱就服老爹,這麽多名字,為什麽叫利堅?難道是命運的安排?

米禮義沉吟道:”其時家窮,你又性子軟弱,經常被鄰家孩子欺負,便叫利堅,你娘還嫌俗氣,生了好幾天的氣呢?”

米柱暗歎:“這一切只是美麗的誤會呀。”

不過沒有天命加持,也沒有關系,他能穿越而來,本身就有奉天承運的意思,成就霸業,打造一個帝國,又有什麽關系?

米柱作為一個文人,當然也如每一個文人一般,喜歡古代歷史,都喜歡在歷史之中尋找相同點,從而得出結論,作為自己行事的有力論證。

看華夏古代歷史,米柱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古代的疆域擴張基本都出現在北方,而在東南亞卻很少。北方的遊牧民族勢力遠遠比南方的叢林民族更加難以對付,為什麽古代的疆域擴張都偏向北方呢?

米柱找到的原因是,首先從經濟上分析問題,古代是傳統的農耕文明古國,中原王朝的擴張一般都只是佔據適合農業發展的地區,最早的農業區是黃淮海流域和長江流域,華夏最早的疆域也限於這兩個地區。

秦朝統一後,華夏的歷代統一王朝都向周邊擴張,但是基本都是向適合農耕的地區擴張,例如東北的遼東半島、北方的河套平原、西北的河西走廊、湟水谷地,以及華南的珠江流域和紅河平原,這些地區成為了古代所謂漢地,或者內地。

從民族習慣上來講,農耕民族具有保守、安土重遷的習慣,因此不太喜歡對外擴張,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則不同,草原民族的物質生產能力很差,畜牧業也十分不穩定,因此他們必須依靠掠奪來補給,因而,遊牧民族的侵略性就很強。在整個古代歷史上,遊牧民族對農耕地區的進攻就沒有停止過。

農耕民族面對遊牧民族的進攻,

就會反擊,但是農耕民族反擊遊牧民族的難度很大。遊牧民族流動性太大,出兵不一定找得到他們的主力,找到了不一定打得過,打贏了也守不住,守不住就撤回,不久遊牧民族又死灰複燃了。古代的中原王朝一般都是先出兵佔據比較適合農耕的遼東、河套、河西走廊、西域、河湟谷地,進行了屯田,駐扎軍隊,修建長城。這樣,才可以比較有效地防止遊牧民族南下,佔據這些地區,就會帶來疆域向北擴張了。

另外一個向北擴張就是遊牧民族帶來的,就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將北方的疆域納入中國版圖,例如遼、金、元的崛起,讓中國的疆域擴張到了整個蒙古高原,黑龍江流域、西域和青藏高原,農耕民族征服遊牧民族很難,但是遊牧民族卻可以較為容易地征服農耕民族。但是遊牧民族的文化匱乏,他們很快就會被同化,而他們擴張的疆域也成為了華夏疆域的一部分。如此,華夏就成為了農耕--遊牧組成的二元製國家。

在古代東南亞大部分地區是不適合農業生產的,因為這裡氣候炎熱、森林密布、地形複雜。

雖然這裡有湄公河、紅河等比較開闊的平原,但是這些在古代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基本都是森林,在秦朝用五十萬大軍開闊了珠江流域紅河平原後,中原王朝就再也無法向南推進了。

東南亞的叢林民族對華夏幾乎沒有什麽威脅。他們的生活物資相對充足,但是社會又發展落後,因此長期和華夏處於相安無事的狀態。

在這樣的狀態下,中原王朝便不會花費巨大的代價向東南亞進軍,太祖皇帝朱元璋曾說“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另外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華夏的儒家文化也很難在東南亞傳播,實際上,儒家文化向周邊地區的傳播也僅限於日本、朝鮮、越南,遠遠比不上基督教文化、印度文化的傳播范圍。

這是為什麽呢?原因在於,儒家文化就是最適合東亞季風氣候下的農耕民族的,出了東亞這塊,就和別人的生活習俗格格不入。東南亞地區古代大多數地區成為了印度文化的影響范圍,原因是印度的宗教文化更有擴張力,對農耕民族、草原民族和叢林民族都適用。

那華夏能不能通過一些特別手段向東南亞擴張呢?實際上是可以的,但是必須采用海洋民族的方式。也就是當華夏的人口膨脹後,社會尖銳時候,政府就鼓勵人們移民海外,在無政府之地建立殖民據點,進行開荒。如此,既可以減輕內地和壓力,又可以加速東南亞地區的開發。

不過,華夏作為農耕民族,歷來都擔心人口流失,從未想過殖民。例如當年鄭和下西洋,遇到海外華人,都是希望讓他們回國,否則就是天朝棄民,不然就不會太客氣了。

在華夏的傳統意識裡,離鄉背井,遠赴海外謀生,是背棄祖宗的不孝之舉,所以若非是在本地活不下去,混不下去,是不會選擇去海外的。

大明這二十多年處於小冰河期時代,天災人禍不斷,所以才會有這麽多人去海外,而且米柱在組建軍團時,也被人譏笑為次子軍團,這可不是什麽好名聲。

現在大明的問題是人口過剩,土地兼並,危機嚴重,米柱總算是利用了這一時機,成功的拉出了不少的人,通過官府的行政命令和對官員的賄賂,他們將會拉出更多的人馬。

這一點很重要,他新組建的南洋帝國,必須是以漢人為主體,他可以構建一個全新的民族,叫南洋民族,主體是漢人,並收並蓄,可以把馬來人、暹羅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西洋人融合在內,但是必須的以漢人為主體,才有凝聚力,這民族才會強大和長久。

這也是米柱目前不稱王,對大明臣服納貢的主要原因,他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人口資源。

東南亞和海外既是大明眼中的化外之地,他們南洋軍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家中人口多了,總有人需要外遷不是?分家產自立門戶也可以通過和平演變的方式,不一定需要爭吵和刀兵相見吧?

米柱的規劃是,南洋軍是大明的次子,沒有機會繼承家業,便另覓他處,另創家族產業,這是有傳承關系的,南洋民族是大明民族的後裔或者說衍生民族。

這一點與原世界裡的大英帝國和米利堅的北美民族差不多,只是他們一開始便決定好了,必須自立門戶,自力更生,而不是倚仗大明虎威,擴張大明海外勢力,他們一開始就是有了明確規劃,所以拒絕了大明官員和軍隊的進入,以防以後出現驅逐的問題。

南洋軍必須有目標,行事必須有規劃,才能在南洋這險惡的地方生存,米柱就是南洋軍的靈魂人物,負責製訂戰略,領導大家向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