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網遊之武安三國》三百八十二 武安邦的野望二
在武安邦看來,從青州壯武郡起步的最佳發展方向就是,先佔領東邊的半島,這樣也可以算金角銀邊,符合圍棋戰略上的上佳位置。

 不過根據歷史記載,北方遼東梟雄公孫度在統一遼東以後,除了東征西討打遍周圍的遊牧和棒子祖先外,還派人南下掠奪、侵佔青州半島。

 想一想也就能理解,公孫度不管再怎麽打北方那些蠻夷,得到的都是窮苦之地,除了紙面上的底盤擴大,與自身實力根本沒有明顯的長進。

 但南方的中原地區就不一樣了,不過走遼西走廊進攻幽州路線漫長,補給困難,歷史上不少中原王朝在征大軍進攻偏遠地區時,都吃過後勤的虧,導致全國具縞素。

 即便公孫度大軍穿越了遼西走廊,他需要面對的是,前期不可一世的公孫瓚精銳騎兵,或者統一河北的袁紹大軍,更或者統一北方的霸主曹魏的軍威。

 相比之下,持續農民軍起義,自顧不暇的青州那簡直就是送到眼前的肥肉,更不用說從遼東南下到東萊不過幾天的海程,哪怕不專門發展水軍都沒啥挑戰。

 歷史上東南末年的青州也確實多災多難,持續了近十年的各種農民軍造反,到194年還有管亥圍北海要糧的事情發生,可以說是民不聊生。

 除了黃巾以外,公孫瓚、袁紹這些前期強大的諸侯都紛紛派軍隊試圖掌控青州,擁有青州刺史頭銜的就有,公孫瓚麾下田楷,袁紹兒子袁譚和推薦的臧洪,劉備推薦的孔融。

 直到後面曹操平定徐州後委青、徐二州於臧霸等人的泰山集團,臧霸等人不負曹公所望,官渡期間多次北上青州,最終擊敗袁譚,至此青州才算安定下來。

 可以說青州完全就是一個大鍋燴,而且相比同樣比較亂的江東來說,地理位置易攻難守,也難怪成為遊戲中玩家最少的位於中原的州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青州如此亂麻,才有了武安邦崛起的機會。

 即便渡過了前期如何崛起的階段,但青州的最大缺點,武安邦自然很了解,那就是北方一直面臨強敵,比如:公孫瓚、袁紹、公孫度這些大諸侯的威脅。

 南方兗州曹操這個三國男主角也要在玩家的幫助下快速崛起,所以武安邦經過各種歷史形勢和當前局勢下,采取了借助歷史大勢,最快捷也是最穩妥的發展路線。

 那就是走臧霸的崛起路線,讓臧霸無路可走。

 雖說青州易攻難守,特別是北方都是威脅比較大的幾個諸侯,但黃河在遊戲中寬了三倍以後,也有了一絲長江天險的味道,如今武安邦因為張饒叛亂,因禍得福佔據大半個樂安郡,完全可以修剪黃河防線。

 至於遼東的公孫度,對於公孫度東征西討,向周圍蠻夷揚我國威的行為,武安邦也不想與之為敵,但如果公孫度真的不把武安邦放在眼裡,那麽武安邦已經安插好兩個的釘子——新遼區,樂浪郡可不是開玩笑的。

 特別是武安邦不顧屬下反對,花重金發展和拉下臉讓東萊郡、東牟郡資助出來的上萬人水軍可不是單純的防止國戰開啟後,棒子和菊花國的玩家。

 如果公孫度和公孫度、袁紹非要撕破臉的話,武安邦不介意讓他們見識一下後世海灘登陸戰的玩法。

 當然在前期武安邦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公孫瓚、袁紹這兩個大諸侯的威脅,畢竟只要武安邦搶先一步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自然可以在兩人的爭霸中待價而沽。

 武安邦不相信這兩人只因為自己的投機行為,就會花全部實力攻打有準備的樂安郡,然後被對方撿了大便宜。

 至於南方在大哥袁紹和粉絲玩家幫助下,必然要崛起的曹操,武安邦也不敢直掠其鋒,武安邦選擇發展青、徐也正是因為歷史上曹操委任青、徐給臧霸。

 也就是在有河北大諸侯威脅的情況下,武安邦和曹操就像在洛陽時期一樣,屬於同一個戰線的盟友。

 不過曹操這個老小子也不是真的傻傻的老好人,反而真的是奸猾似鬼,歷史上曹操委任青、徐給臧霸的泰山寇集團的真正目的,歷史上也有記載。

 “四年秋八月,時袁紹擊破公孫瓚於幽州未還,曹操欲悉眾北渡河襲魏郡之黎陽,同時邀徐州臧霸等人,北上擊青州,二路並發。”

 看看,老大哥袁紹打敗公孫瓚還沒有揮師回營,曹操便帶著人和臧霸兵分兩路爆老袁的菊花了。

 雖然曹操親自帶兵沒啥戰績,但臧霸可是打下了青州兩、三個郡,把戰線直接從青徐交界推到了齊國和濟南、樂安兩郡的交界,並且多次發兵佔領濟南,讓曹操沒有北方的後顧之憂。

 可以說曹操官渡之戰自己的亮眼操作不是很多,但屬下打出了一個個封神操作,出了北方的臧霸安青州,南方的曹仁也快速在豫州汝南擊敗了劉皇叔和黃金欲孽,消除曹操南方的後顧之憂。

 雖然和曹操相處要小心敬慎,但讓武安邦安心的是,目前的曹操連太守都不是,想對武安邦產生威脅至少還要等到一段時間以後,等曹操通過各種手段當上兗州刺史以後再說。

 在分析了一大圈後,既然北方西南方都不能圖謀, 那麽位於東海之濱的武安邦也只剩下南邊的徐州還沒有圖謀。

 說起徐州到沒有青州那麽慘,不過也同樣在188年發生比較詭異的黃巾第二次起義,據說背後有世家、甚至泰山寇的身影,當時徐州刺史不能克,朝廷便派久經沙場的老將陶潛擔任徐州刺史。

 盡管陶謙接管徐州刺史時已經是五十八歲的高齡,但陶潛還是靠著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能力和威信,很快穩定了整個徐州。

 黃巾逃的逃,降的降,就連泰山寇那眾人不敢隨肆意的呼嘯琅邪郡,不得不說陶潛此人還是有兩把刷子。

 但是陶潛在治理一個州方面的內政才能明顯不如軍事才能,這一年多的時間,和徐州世家等勢力的勾心鬥角讓陶潛明顯衰老很多。

 按照歷史走向最讓陶潛憋屈鬱悶的就是自己這個沙場老將,居然被後起之秀曹操虐了兩、三遍然後吐血身亡。

 接下來便是從公孫瓚那跑來的劉備擔任徐州刺史,而如今武安邦要做的就是代替劉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