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聽孫光明侃侃而談,心下卻大不以為然。心想這些事情荒誕不經,盡是些虛無縹緲的鬼神之說。也不知道孫光明是從哪一部筆記野史之中看了這些傳奇文字,便奉為至寶,甚至耗費了無盡心血,想要將所謂的諸葛遺陣陣圖弄到手。是以他雖然聽著孫光明越說越奇,心下不只不信,反倒越發覺得好笑。
孫光明接著說道:“只不過武則天藏匿陣圖之事,生前只有她一個貼身女官知曉。待武則天被趕下皇位之時,那女官逃出宮去,流落江湖。我看到的那部筆記,便是她的後人傳下來的。只不過其中文字荒誕不經,看到這部筆記的人隻當是野史,與《西行平妖》、《寶塔傳》等傳奇一般無二,是以無人相信。而我追查此事多年,匯集到的線索表明,除了武則天傳下的陣圖之外,曹彬在蜀中肯定也得到過一份。另外根據洛陽一位僧人墓中留下的文字,我懷疑契丹當年也藏了一份陣圖。”
厲秋風一怔,道:“這倒頗為稀奇,僧人怎麽又和契丹人混在一起?”
孫光明嘿嘿笑道:“若是提起這個和尚,不免又要說起另一段往事。咱們不妨長話短說,此事與契丹一位王族耶律倍有關。厲大俠,你可曾聽說過此人的名字?”
厲秋風搖了搖頭,道:“慚愧,厲某從來沒聽說過此人的名頭。”
孫光明點了點頭,道:“若不是我在機緣巧合之下,盜了邙山一座墳墓,在墓中找到了記載耶律倍事跡的文字,卻也不會知道契丹當年曾經有過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那耶律倍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曾幫助耶律阿保機征服渤海國,憑借戰功被耶律阿保機冊封為‘人皇王’。當時耶律倍已經是契丹的皇太子,阿保機自己的尊號是‘天皇帝’,皇后述律平是‘地皇后’,這樣就確立了耶律倍‘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只是好景不長。耶律阿保機一心想征討中原,卻屢次無功。不久在返回契丹的途中暴病身亡。在外的耶律倍接到耶律阿保機駕崩的消息後,馬上動身返回契丹。但是他的母親述律平已奉梓宮西還,弟弟耶律德光得到述律平透露的消息,已經搶先趕到耶律阿保機的棺材旁。兄弟二人急速奔喪,可不是對他們的老爹有什麽眷戀之情。兩人都知道誰先趕到耶律阿保機的遺體旁,誰就能在皇位爭奪之中搶得先機。
“耶律倍這個人雖然是契丹人,可是他仰慕我大漢衣冠禮節,身邊的謀士中有不少漢人,所以他這個人尊孔尚儒,一向主張契丹應向中原學習,以儒家理念為治國之術。但是他的老娘述律平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契丹貴族,而且性子極為強硬,與後來的契丹蕭太后蕭燕燕倒有幾分相似。耶律阿保機暴卒之後,述律平大權在握,在契丹貴族的煽動下,她下定決心要廢掉耶律倍的皇太子之位,以其弟弟耶律德光為契丹新國王。
“耶律阿保機剛剛咽氣,述律平便將契丹貴族和大臣召集到自己的大帳之內,她對眾人說道:‘我的兩個兒子都很優秀,也都適合做皇帝,我不能決定由誰做皇帝,現在把選皇帝的權力交給你們,你們認為誰適合做皇帝就執誰的鞍轡。’當時大帳之外全都是述律平的親兵衛隊,耶律德光頂盔貫甲,帶領本部兵馬環繞四周。這些貴族和百官原本就知道述律平的意圖,又見耶律德光虎視眈眈勒馬於帳外,知道情勢所逼,若是不服從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只怕當場便會被亂刃分屍。是以述律平話音方落,他們便爭先恐後搶著執耶律德光的鞍轡,
並歡呼‘願事德光皇帝’。”說到此處,孫光明歎了口氣,道:“自古牝雞司晨便不是什麽好事,述律平這個娘們如此胡來,使得契丹陷入了一場內亂。皇太子耶律倍趕到大帳之時,一切都已塵埃落定,若是他稍有不滿,只怕當場便會被母親和弟弟殺死。無奈之下,耶律倍隻好率領群臣向述律平請命,主動要求將皇位讓給述律平最喜愛的兒子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在老娘的幫助下即皇帝位,是為遼太宗。
“自古以來,廢帝從來都沒有好下場,耶律倍也不例外。耶律德光雖然如願即位,可是他對哥哥耶律倍卻並不放心。不僅對耶律倍百般監視,更不斷想方設法削弱耶律倍所得到的封國東丹國的實力。為此兄弟之間矛盾越來越深。耶律倍不得不尋找後路,以避開弟弟的毒手。
“也就在這個時候,後唐皇帝李嗣源知道了耶律倍的處境。當時後唐與契丹已經勢如水火,於是李嗣源派人找到耶律倍,聲稱後唐願意接納耶律倍。其時耶律倍已惶惶不可終日,李嗣源的提議正中下懷。在後唐使者的勸誘之下,耶律倍帶著自己最喜愛的寵妾和珍藏的圖書從遼東渡海投奔了後唐,自比‘吳太伯’。當他即將上船時,面對故國,悲憤滿腔,在海邊立了一塊小木牌,上刻《海上詩》雲:‘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這首詩雖然文采一般,但是蘊含著無比的悲憤,與曹植的《七步詩》倒有一拚。
“耶律倍到達中原之後,受到了李嗣源的隆重迎接。李嗣源以天子儀衛迎接,並賜姓東丹,名慕華。改瑞州為懷化軍,拜懷化軍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後又賜姓李,賜姓名為李讚華,移鎮滑州,遙領虔州節度使。”
厲秋風聽到這裡,不由讚道:“孫先生,真有你的。這些囉裡囉嗦、稀奇古怪的官職名稱,也虧得你能記得這麽清楚。”
孫光明笑道:“厲大俠這話可是謬讚了。我是在那僧人的墳墓中發現一些線索之後,這才翻閱史書,知道了這些事情。否則你就算敲碎了我的腦袋,只怕我也不曉得耶律倍是何方神聖,又做過什麽官職。
“耶律倍雖身在異國,卻時常思念故鄉和親人。後來李嗣源病死,其子李從厚即位不到半年,便被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殺死,皇位轉到了李從珂手中。耶律倍認為這是攻打後唐的極好時機,竟然派人密報遼太宗,勸說他利用李氏內亂之際攻打後唐。耶律德光果然親率大軍南下,但他不是應耶律倍之邀,而是受到了大漢奸石敬瑭之請,這才興兵南下。
“李從珂受到石敬瑭與契丹聯軍的圍攻,被困孤城。眼見城破在即,李從珂不願受辱,便欲。他將耶律倍召來同焚,耶律倍不從,李從珂便派刺客在耶律倍返回的路上暗殺了他。耶律倍死時年僅三十八歲,他生前信佛,常常與洛陽白馬寺一名僧人來往。待耶律倍死後,這名僧人便把耶律倍的屍體收斂起來,暫時埋在一個荒山坡上。後來契丹和石敬塘的聯軍滅了後唐,契丹人便把耶律倍的屍體運回遼東安葬,諡號‘文武元皇王’。這個倒霉蛋皇帝在漂泊了將近二十年後,終於回到了契丹。
“多年之後,遼太宗耶律德光在出征途中病死。契丹貴族趁機擁立耶律倍長子耶律阮做了皇帝,是為遼世宗。這小子想到自己老爹的皇位被奶奶和叔叔搶走,喪身於異國他鄉,這份怒火終於可以發泄出來了。於是他帶兵在上京攻擊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的兒子耶律李胡,將奶奶和表兄打得大敗。當時耶律阮是想將他奶奶和表兄乾掉的,不過大臣耶律屋質苦苦勸阻,雙方最終和解。述律平和耶律李胡承認耶律阮的皇帝地位。耶律阮即位之後,追諡其父耶律倍為‘讓國皇帝’,陵曰顯陵。遼聖宗統和年間,改諡號為‘文獻’。遼興宗登基之後,又增諡號文獻欽義皇帝,廟號義宗,追諡兩位王后封號為‘端順’、‘柔貞’。”
厲秋風聽孫光明又將話題引到了耶律阮身上,心中暗想:“這孫光明和司徒橋說起話來都是長篇大論,全無重點可言。從一件神器袈裟,說到了玄奘法師西去天竺求取佛經。 隨後又講起李世民爭奪天下,武則天篡位,懷義和尚建明堂。現在又將話題扯到了耶律倍父子身上。悔不改自己隨意問了幾句,倒惹出他這麽多話來。唉。”
孫光明看了厲秋風一眼,見他神情漠然,知道厲秋風聽得煩了,便即笑道:“我就長話短說罷。大約五、六年前,我在邙山盜了一座陵墓,想不到墓中埋的竟然是北宋初年的一個和尚。在這和尚的棺槨之中,放著一卷帛書。這和尚在帛書中講述了耶律倍來到中原的經過,其中提到了耶律倍好讀漢文,藏有眾多珍本漢書。他南下中原之時,隨身攜帶了他歷年收集的珍本書籍。其中有諸葛武侯留下的一幅陣圖,據說能驅使鬼神,端得是厲害無比。
“耶律倍被李從珂派刺客殺死之後,這僧人聽到消息,甘冒奇險為耶律倍收屍。其實他是想趁亂將那幅陣圖取走,以免落到惡人手中。只不過刺客當街殺掉耶律倍後,李從珂便派軍兵封閉了耶律倍的府第,那僧人無法進入,隻得將耶律倍的屍體暫時埋於一處荒坡之上。
“後來契丹軍隊和石敬塘的兵馬攻進城來,契丹軍隊的統兵大將聽說這僧人安葬了耶律倍的屍體,但將他找去,賞了他不少銀子,又將耶律倍和他兩位姬妾的屍體,連同耶律倍府中的書籍等物盡數運回了契丹。這僧人雖然一心想將陣圖取回,卻始終沒有機會下手,最後鬱鬱而終。他留下這卷帛書,便是告訴後人,這陣圖被契丹奪走。只不過契丹人粗魯少文,不知道這陣圖的厲害。須得趁早將這陣圖奪回,否則契丹人知道了這陣圖的厲害所在,只怕中原再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