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一刀傾情》第109章
  燕獨飛見此人登上台子,轉頭對厲秋風道:“這人是誰?怎麽不記得江湖中有這樣一位人物?”

  厲秋風道:“這人並不是江湖中人,燕兄自然不識得他。”

  慕容丹硯道:“這人架子好大,不過腳步虛浮,不像是習武之人。”

  厲秋風道:“慕容姑娘好眼力。此人姓趙名真,官拜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禦史。”

  燕獨飛嚇了一跳,道:“兵部左侍郎?這麽大的一個官兒,怎麽會到了此處?”

  慕容丹硯卻不曉得兵部左侍郎是個什麽官兒,對厲秋風道:“這官兒很大麽?比南直隸巡撫如何?”

  厲秋風道:“兵部左侍郎位在兵部尚書之下,統管大明天下兵馬,你說這官兒大不大?何況他還兼著右僉都禦史一職,可直接向皇帝奏本。南直隸巡撫只是地方官員,節製一省民政,管不了軍隊。”

  蕭展鵬道:“這事情真是奇了。這洞穴中的人全都是來盜皇帝陵墓的,偏偏還來了一個兵部的大官兒,這不是官府和強盜坐在一起把酒言歡麽?”

  慕容丹硯扁了扁嘴道:“這有什麽?厲大哥還是錦衣衛呢,不是還得與余老賊虛與委蛇麽?”

  此時趙真已經到了台上,他在台上踱了幾步,道:“各位江湖豪傑,今日相聚於此,實屬難得,本官略備薄酒,算是為各位接風洗塵,也可以說是為大家壯行。”

  台下眾人大多不曉得此人是誰,聽他自稱“本官”,卻都是心下一凜,暗想:“咱們江湖中人聚會,怎麽倒來了個狗官?”

  趙真道:“各位英雄來到此處,想必都接到一張拜貼,要各位到此來找一處寶藏罷。”

  台下眾人均沉默不語,有人心想:“咱們自然是來取寶藏,只是你是官兒,又怎能說與你聽?”

  趙真道:“十二年前,江湖中曾經發生過一件大事。今天在場的各大幫派,都與此事有關……”

  厲秋風和燕獨飛聽他提到“十二年前”,不由對視了一眼,心想他總算說到正題了。只聽趙真接著說道:“當年江湖各大門派的首腦人物,知道朝廷之中有人妄圖造反,激於義憤,共襄義舉,組織了七百余名江湖豪傑,到湖廣安陸洲去辦一件大事。只是大夥兒雖然齊心合力,卻陷入到一個大陰謀之中,不只各路豪傑死傷殆盡,更被反賊所乘,使得先帝被刺客所傷,不幸駕崩……”

  他說到此處,不少知曉此事的江湖中人臉上已然變色。更有的暗自查看四周退路,準備找機會溜走。

  趙真說道:“既然到了這個地步,咱們明人不說暗話。先帝在位之時,有幾個王爺圖謀造反,謀朝篡位。我想大夥兒也都知道,最後發難的便是寧王朱宸濠。只是寧王不過是草包一個,起兵不過一個多月便被消滅。先帝念及同屬皇族,雖然知道另有人在其中謀利,卻也並未深究,隻辦了寧王一人。先帝一片苦心,只為了保全皇族臉面。只是他這一片慈悲之心,卻給了小人可乘之機。世人隻道寧王造反是他一人所為,殊不知躲在他背後的主謀乃是興獻王府。”

  趙真此言一出,洞穴之內登時議論紛紛。有些江湖漢子不知道興獻王是誰,忙著向周圍的人打聽。有些人卻曉得興獻王便是當今嘉靖皇帝在番邸的封號,此事關系重大,誰又敢多說一句話?隻得噤口不言。

  趙真接著說道:“興獻王府鼓動寧王造反,想不到極短的時間便遭到了失敗。興獻王府知道明著反叛必然無法獲勝,

便想刺殺先帝,然後由興獻王入繼大統。只是要完成這一陰謀,須得先買通朝中幾位大學士,一旦先帝駕崩,他沒有子嗣,必然要從外番中挑選真龍天子,幾位大學士便是其中的關鍵。此外就是要想法子刺殺先帝。只是刺皇殺駕,那是驚動天下的大事,須得要假造意外,趁亂害死先帝,這樣才不露痕跡。  “興獻王府定下大計之後,便兵分兩路。首先派人到朝中遊說,買通了先帝駕前的兩位大學士。另一方面大造謠言,說是蒙元丟失的傳國玉璽在興獻王陵出現,興獻王受命於天,準備起兵造反。當時朝庭中執掌大權的江彬與興獻王府暗中勾結,假傳聖旨,詔令錦衣衛和東廠高手前往安陸洲,取回傳國玉璽,找到興獻王打造兵器準備造反的證據。除錦衣衛的高手之外,還邀集各大門派高手同往,共分七隊,先後進入興獻王陵。”

  趙真說到此處,看了看台下眾人道:“今日在場的諸位,可否想過十二年前的某一日,門派中的前輩高手突然失蹤,從此再未現身?這些高手在興獻王陵墓之中遭遇埋伏,幾乎全軍覆沒。主持此事的東廠首領亦被人殺死,只有錦衣衛副指揮使因故不在現場,才逃得性命。這一變故使得錦衣衛和東廠高手死傷慘重,江湖中各大門派的前輩高手也死傷一空。像崆峒派等名門正派的掌門人也大多在此役中遇難,很多門派就此一蹶不振。

  “這件事情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由於錦衣衛大舉進入安陸洲,使得在金陵的先帝身邊人手不足,竟然在浮舟釣魚之際,先帝莫名其妙地落入水中,就此身染重病,幾個月後就駕崩了。若是沒有興獻王陵墓這檔子事,在錦衣衛和東廠嚴密護衛之下,先帝絕不會遭遇意外。”

  趙真說到此處,在台上踱了幾步,抬頭看著黑漆漆的洞頂道:“先帝駕崩之後,早就被興獻王府收買的幾位大學士整日在太后耳邊進讒言,說什麽興獻王爺天資聰穎,是繼承大統的絕佳人選。太后沒了主意,又對這幾位大學士分外倚重,便同意了這幾位大學士的請求。這位興獻王爺早有準備,懿旨一下,生怕再有什麽變故,星夜趕到京城,入繼大統,那便是當今的嘉靖皇帝。”

  他說到此處,台下的眾人這才弄懂了此事。這些江湖人物雖然對朝廷黨爭並不清楚,但在江湖中廝混,哪個不是詭計多端?聽趙真所述,竟是指責當今皇帝得位不正,這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哪個又敢多言?此時每個人心中怦怦亂跳,都在苦思脫身之計。

  趙真看著眾人的神情,自然知道這些人在打什麽算盤。他微微笑道:“嘉靖皇帝登基之後,先將提督東廠太監張永趕到南京去做雜役,最後活生生的將這位對先帝忠心耿耿的老臣氣得吐血而亡。而後裁撤錦衣衛,將錦衣衛百戶以上的官員盡數換成他從興獻王府帶來的番邸舊人。當今的錦衣衛指揮陽震中,號稱京城第一高手,便是昔年興獻王府的侍衛統領。興獻王陵一役,少不了此人在背後興風作浪。

  “那些助紂為虐,以圖保住官職富貴的兩朝老臣們,卻也沒有什麽好下場。先帝駕前的幾位大學士,本以為助興獻王篡奪皇位有功,定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不想他們背叛舊主,嘉靖皇帝早就想滅他們的口。借著大禮議之爭,將幾位大學士逐出朝堂,趕回老家後嚴密監視。又施以庭仗,打死幾十名知曉此事的官員。這些人為虎作倀,死不足惜。只可惜當年那些在興獻王陵一役中遇難的江湖豪傑,死後連屍骨都被興獻王府銷毀。”

  趙真說到此處,忽聽台下人群中有人大聲說道:“你是何人?為何曉得這些事情?”

  趙真微微一笑,道:“本官姓趙名真,是當朝兵部左侍郎,還兼著右僉都禦史的差。”

  他此言一出,台下一片驚歎之聲。有人大聲說道:“怪不得皇陵駐軍突然開拔,想來是趙大人發下的調兵令罷。”

  趙真笑道:“調兵令確實是本官所發,但是將守陵駐軍調走,卻並不是為了方便各位進到這皇陵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