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譚小四相信。
伴隨著太子殿下的南征。
這其間的緣由,薑三和徐寧兩人勢必也會知情。
至於眼下,譚小四在沒有得到殿下的旨意之前。
他不敢也沒有機會如實相告,所以就讓他們先迷糊一會兒吧。
薑三和徐寧兩人。
似是也理解譚小四此時的不便。
僅僅只是朝著他那邊看了一眼之後,就快速收回目光,躬身退下。
大明的南方。
劉養正當夜率兵侵襲北上。
趁其不備之下,確實是發揮了奇效。
再加上寧王在起事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萬全的安排。
不僅僅在京師皇城之中安排了人手,在他們計劃之中的這些攻略之地上,也都一一安排了內應。
所以如此一來。
劉養正奇襲九江的計劃,更是進展的分外順利。
當九江城的軍民還在睡夢之中的時候,劉養正就已經在內應的接應下。
率領大軍進入到了九江城城中,迅速攻佔諸處城門及府衙糧倉等一些軍略重地。
等到天色初明。
一眾九江百姓走上街頭的時候。
偌大的九江城,已經完成易主。
至此,江西地界之中,從九江到南昌。
整個范圍全部歸屬於寧王的統轄之下。
而劉養正在將九江徹底佔領之後,整頓了一番兵馬的他。
根本沒有在此過多停留,在留夠駐扎接應的兵馬後,直接率領大部,繼續渡江北上,朝著南直隸的方向進發。
而與此同時。
伴隨著南昌和九江的失守。
寧王起兵造反的消息,也開始朝著各處傳揚開來。
臨近南昌、九江的諸處郡縣,再得知到這個消息之後。
震驚不已的同時,無數驛卒也開始朝著京師和南直隸的方向奔馳而去,一時之間天下皆驚。
要知道上一個藩王造反。
距今已經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年。
大明王朝在這百年多時間裡,雖然時有動蕩。
但這些動蕩基本都如石子投入池塘一般,根本掀不起太大的波浪。
可這一次的寧王在一夜之間攻陷兩地,而且勢頭未緩,實乃近些年罕見。
這般勇猛的勢頭。
讓聽到這個消息的眾人惶恐不已的同時,心中更是感歎大變將至,天下又將處於動蕩之中。
……
南昌城中。
劉養正率兵攻下九江。
並繼續朝著南直隸進發的消息。
已經被劉養正安排手下,快馬加鞭送到了寧王手中。
寧王聽著前方送來的捷報,頓時狂喜不已,身著龍袍的他,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王倫作為被寧王新近冊封的兵部尚書。
此刻正站立在其下首位置,當他看到寧王這般高興。
眼珠快速轉動了幾下的他,在露出一個諂媚的表情後,躬身上前恭賀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如今僅僅一夜時間,右丞相就為陛下打下如此地域。
依微臣來看,此事除了顯示陛下大軍威猛,戰力空前之外。
也說明天下早已苦弘治統治久矣,而陛下在此時揭竿而起,恰是順應天意之舉,實乃民心所向,萬民歡悅至極。
微臣相信,伴隨著陛下討伐的消息傳播出去,接下來天下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響應,翹首等待王爺早日前去,好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王倫滿面諂媚。
一臉恭維的說出了這番話語。
而在其面前的寧王,在聽到王倫的話語之後,心中越發歡喜的同時,臉上的笑意也開始變得越發昂然起來。
躬身站在一旁的王倫,見到寧王這幅模樣後,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也開始打起了小算盤。
要知道,王倫雖然是被寧王冊封的兵部尚書。
可是此刻在他的手中,根本沒有絲毫兵丁可以指揮,可謂是正業八經的空殼子一個。
也正是因為如此,擔心被寧王拋棄的他,只能靠著在旁恭維吹捧,還能刷一刷存在感。
要知道如今寧王麾下的大軍,已然被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被劉養正帶去北上,劍指南直隸。
而剩下的那部分兵伍。
雖然現在還在南昌周邊駐扎。
但是寧王就在此地,又怎能輪到他一個兵部尚書掌權?
而且更為主要的是,寧王在今天早上,更是直接將這一部分兵馬的統轄權,交給了二公子掌管。
如此一來,王倫的身份就開始變得更加尷尬起來。
上面是寧王。
下面又是二公子。
如此一來,王倫徹底成了一個擺設。
不甘心繼續這般下去的王倫,在看到寧王這般高興之後。
一臉諂媚模樣的他,借勢抓住機會,在旁繼續恭維道。
“陛下順天而行,又有良臣輔佐。
左丞相在京師為陛下深入虎穴,置身險地。
右丞相率兵北上,為陛下披荊斬棘,開疆擴土
陛下有了左右丞相這般傾心相助,距離陛下問鼎中原之期,已然不遠矣。”
王倫一邊恭維, 一邊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寧王的神情變化。
當他看到寧王的笑容變得越發燦爛之後,心中大定的同時,更是抓緊機會,向寧王進言。
要知道按著之前寧王和劉養正李士實等人所定下的計劃。
劉養正負責充當先鋒率兵北上,輔佐寧王攻城略地。
而寧王則是在今日祭旗之後,率領剩余的兵馬,跟在劉養正的後面,接管諸處城池的同時,也繼續朝著南直隸進發。
至於最後的李士實,因為他要先從京師返回的緣故,所以時間上肯定不可能來得及。
不過等到他趕回之後,就要接管此刻寧王麾下的這些兵馬。
屆時和劉養正分兵,一路向北,一路向東,開始正式逐鹿天下。
向北的意義自是不言而喻,只要能佔領京師,天下就已經完成易主。
至於向東,則是因為大明的富饒之地,盡皆都在江浙地區,打下了那裡,也就有了充足的錢銀,以戰養戰之下,北面的征討,也會更加快速。
可若是後續計劃都照此實施的話。
那還有他王倫什麽事情。
若是他一直這般無所事事下去。
等到王爺登臨帝位、論功行賞的時候。
他這個堂堂的兵部尚書,卻無寸功可記,到時候豈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