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正德崛起》第1389章興獻王的高超之處
安陸州。

  興獻王所在的封地。

  因為之前的決定,整個興獻王府都開始忙碌起來。

  興獻王也不是愚鈍之輩,自是明白自己那般旨意進京之後的後果。

  不過他現在所圖的,也僅僅只是一個暫時的名正言順而已。

  等到他的實力已然可以和朝廷平分秋色的同時。

  又有什麽可以畏懼的存在。

  所以興獻王在將那道旨意送出之後。

  就開始安排起府中的上下事務起來。

  伴隨著出兵的舉動,興獻王府已然開始變得不那麽安全起來。

  興獻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府中的嬪妃和自己女兒送了出去。

  在將他們安置到一處穩妥之地後,繼續和袁宗皋開始安排其他事宜。

  和寧王相同的是。

  自從就藩於安陸州以來。

  他就開始四處籠絡人心和兵馬。

  暗暗籌備實力,準備機會的到來。

  可是和寧王又有些不同的是。

  在寧王的目光全部放在那些土匪水寇上面的時候。

  興獻王已經早他一步,開始將目光放在了安陸州周邊的兵馬上面。

  普通的朝廷兵馬,自是不那麽容易招攬。

  而且一個不好,還有可能抓蛇不行反被蛇咬,傷了幾身。

  善於謀劃的興獻王和袁宗皋兩人,自是不會犯這種淺顯的錯誤。

  他們在定下招攬兵馬的計策之前,就已經考察好了所有,目光更是瞄準那些對朝廷頗有微詞的一眾將士身上。

  說到這裡。

  一般人可能會冷笑一聲。

  試問停下已經被大明統治超過百年。

  就算是有對朝廷不滿的存在,也早就化成了歷史中的一粒塵埃。

  再說這麽多年的時間過去,真正對大明朝廷不滿的軍伍,又能有多少存在。

  四海升平的局面。

  早就已經讓這些兵丁放下了所有,開始安逸的享受起這和平的年代來。

  但是這只是一般人的想法而已。

  在這大明的廣袤土地上。

  真還有那麽一支兵武。

  對於大明朝廷一直頗有看法。

  縱使是百年的時間過去,依舊沒有消磨掉這一切。

  這一切,還得從當年太祖時期所下的一道政令開始說起。

  當初太祖之時,派兵征討滇省,在大戰告捷之後,所有兵武都以為會班師回朝。

  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太祖皇帝的一道旨意,將這三十萬余的軍戶,盡皆安置在了貴州一帶。

  要知這三十萬余軍戶,當年全部來自於內陸,聖旨不可違,一眾軍伍在當時也沒有多想,在他們看來,伴隨著大明王朝的統一,無數的軍戶無處安置,陛下在後續肯定會派兵來替換他們。

  畢竟和內陸的豐沃相比,在這雲貴的偏遠之地,已然無異於是流放一般。

  但他們的想法是好的,可事實上上根本就沒有後續的旨意下來。

  一年接著一年,一代接著一代,這些人在雲貴一待就是百年。

  若是將這些軍戶安置在他處,哪怕是邊關苦寒之地,這些人的心中也沒有這麽大的怨氣。

  可是本身出身於內陸平原的他們,光是適應這裡的氣候和生活條件,就用去了數年的時間。

  而且在這數年的時間裡,無數的兵丁慘死在山野霧瘴之間。

  這還不說在這期間和當地土司所發生的種種摩擦。

  每每有紛爭開始起來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有人的性命要在這紛爭之中丟掉。

  一年。

  兩年。

  十年。

  百年。

  這些軍戶在這裡一待就是百年。

  雖然期間因為種種原因死去的軍戶不計其數。

  但是在經歷數代的繁衍之後,三十萬軍戶的數目沒有減少不說,更是已然增加到臨近四十萬的地步。

  唯一有一點沒有改變的是,那就是這些軍戶對於當初太祖那道旨意的態度,要知道明明可以輪換著前來的,卻偏偏把立下無數戰功的他們,如同流放一般安置在了這裡。

  眾人敢怒不敢言。

  可是卻依舊這般堅持了下去。

  而興獻王和袁宗皋在得知到這裡面的內情之後。

  頓時感覺尋到了天賜良機,在興獻王就藩安陸州的無數年裡。

  他和袁宗皋兩人,數次進入雲貴之地,秘密會見那裡的將軍將領。

  結交他們。

  招攬他們。

  向他們許諾。

  保證他們和他們的後代都能返回中原。

  就這般一來二去之下。

  將近四十萬的軍戶。

  已然全部開始唯興獻王馬首是瞻。

  而寧王的突然造反,再加上弘治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可能遇害。

  直接讓原本還打算再觀望一陣的興獻王,開始動了起兵逐鹿中原的念頭。

  而且興獻王和袁宗皋所做的,還不僅僅只是拉攏招攬這四十萬的軍戶。

  在數次秘密走訪雲貴之地的時候。

  他們還在這些軍戶的介紹下,和當地的土司搭上了關系。

  土司。

  其他各處也有。

  但是以雲貴之地最多。

  唐、宋、元諸朝, 雲貴之地皆以土司轄管,朝廷不設郡縣。

  就是太祖建朝之時,也是仿元舊製,封宣慰使,令其自領其土,自管其民。

  其實說白了,就是只要這些原有的土司承認大明的政權,那朝廷就給你一個朝廷的身份。

  也不用你繳納錢糧和稅銀,當地的諸般政事,朝廷這邊也不會插手去管理,你還是你,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必須承認是大明的子民而已。

  這般形式上的事情,那些土司怎會不乾,所以一個個的全部應承了下來。

  不過這也怨不得太祖皇帝。

  前文就已經說了。

  太祖皇帝當初也是仿元舊製。

  其實細說的話,莫說是元朝,就是唐宋,也是一般無二。

  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看似是大一統的模樣,但是這雲貴之地,偏偏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說其是一個國中之國也毫不為過。

  那些土司世代這般下來,也早就已經習慣了這般處理辦法,雖然太祖當年將那些軍戶留在雲貴讓他們心中頗有微詞之外,倒是也沒有其他的嫌隙。

  不過這般看似和平的狀況,在到太宗登基之後,卻開始改變起來。

  當時的太宗,以各種借口插手土司之間的事務,甚至派兵清剿,而且隨著流官的出現,一切都開始改變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