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蹴鞠傳》一百六十三.童貫大敗 太尉請願出征
  此刻已近黃昏,太師府會議廳內可謂燈火通明。蔡京、王黼、周邦彥正圍攏在一起商討著艮嶽的修建方案。
  “太師,這設計圖太草率了,”周邦彥敲著圖紙說,“按照這張破圖紙根本就無法施工啊!”
  “沒辦法,皇上催的急,這還是孟元老召集所有的宮廷畫師,連續幹了幾個晝夜才完成的。”蔡京解釋道。
  “唉,張擇端一死,朝中連一個真正會畫圖的人都沒有。”王黼感歎道。
  “將明呀,話可不能這麽說。時間擺在那,畫師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無從施展啊。”蔡京說道。
  “給李師師修建行宮,皇上著急,他現在連宮殿的名字還都沒想好呢。”周邦彥補充說。
  “可不是麽!”王黼插話,“那天,皇上覺得皇家宮殿叫艮嶽好像不好聽,還讓我給起個名字呢。”
  “你說啥啦?”周邦彥問。
  “我說叫華陽宮。”王黼答道。
  “華陽宮?艮嶽圖紙上需要修建那麽多的宮殿,哪個是華陽宮,你那樣說,豈不叫亂了?”周邦彥指著圖紙問王黼。
  “我只是隨口一說,皇上的宮殿輪得到我給起名字?”王黼說。
  “你倒有自知之明!”周邦彥說。
  “你們別聊天了,抓緊時間審圖。”蔡京打斷了他們的談話,“圖紙交代得不清楚的,就在施工時來完善。你們二人都有運作‘北岸華庭’的經驗,肯定對張擇端大師的設計理念有較深的認識。我相信,通過你們的聰明才智,是一定能把這項巨大的工程搞好的。”
  “太師,您別捧我們了。我們盡力而為!”王黼答道。
  “記住了,不是盡力而為,是一定要乾好,絕不能乾壞!你們過去所負責的汴河改造工程那是民用工程,這可是皇家園林!你們要是乾得不好,我可是要按瀆職罪論處的。”
  “可是……太師,這圖紙畫得比例都不對,我們怎麽乾啊?”周邦彥爭辯,“你看這圖中的湖石巨大無比,這石頭我們到哪裡去采購?”
  “所以呀,我一直認為,孟元老他養的那個部門都是一群棒槌。”王黼補充道,“我給北岸華庭安裝的湖石最大的才一人多高,你看,這塊石頭畫得竟然比樓房還高。”
  “當初孟元老交圖時,我也和他問過此問題。可是,他卻說,高明的設計師隻負責完成設計理念,不考慮施工。因為一旦考慮了施工,就會限制了他們超凡的思路。”
  “屁話,純屬屁話!世上沒有這樣的石頭,難道天上會掉下來?”王黼伸手指著天、指著地,比劃著。
  “哎,你們一說,倒讓我想起一人。”蔡京突然拍著腦袋說道。
  “誰呀?”
  “朱衝!一個建築商。此人作事向來有方法,他不像你們,只知道一味地埋怨。”蔡京委婉的給予了批評。
  “太師,這人我們沒聽說過,他不是京城人吧?”王黼表現出很積極的樣子。
  “他家住蘇州。”
  “看來我們又得去趟江南了。”王黼和周邦彥說。
  “到江南也找不到他了,朱衝已經死好多年了。”
  “太師,您拿我倆尋開心嗎?”邦彥笑著問。
  “不過,他倒有個兒子正在蘇州應奉局供職。”
  “誰呀?”
  “朱……朱勔!”蔡京人老記憶力差,勉強叫出了名字。
  “太師,您說的這個人我們倒是有一面之交。”王黼插話。“想當初,我到揚州辦事住在了苗天秀家裡,他打聽到我的地址後,特意從蘇州趕過來拜訪我。我看此人外表粗俗,對他沒有好印象,所以他推銷的石頭我一塊都沒要。”
  “王黼,邦彥啊,”蔡京語重心長,對二人說,“人生在世,你不知道哪些塊雲彩有雨?在工作中千萬不能感情用事。朱勔因為他爹和我有交情,想當初,他進京謀職,因為資歷不夠,還是我托高太尉給他補了個進士。”
  “那好,朱勔只要能找到大塊湖石,我們這幾天就可以動身。”
  “你們先別急著走。臨走前,你們先要把艮嶽的開工典禮辦了。要不然,皇上見沒動靜,又要催我了。”
  “太師,這事好辦。”王黼搶著說,“明天一早,我們就叫人把太歲山下的幾個違章建築拆了,再把周邊的幾個地主找來,和他們約談土地置換。估計三天后吧,我們就能張貼布告,宣告艮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後天可不行!”蔡京阻攔,“開工建設肯定要找個良辰吉日,這幾天,正趕上紫陽山人去天台山祭祖,得等他回來再確定具體時間。”
  “非找那個張道士算卦嗎?咱們皇城根還有一個趙瞎子,他算卦也蠻靈的。要不然,讓他先給皇上算算?”邦彥提議。
  “你還提那個叫花子,他要是算得靈驗,能把自己算得那麽窮?”王黼反對,搖頭說道,“這不靠譜!”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邦彥呀,我看將明分析得對。要讓趙瞎子算啊,非得把大宋王朝算亡了國!”
  “另外,蔡太師,”王黼突然想起一事,“我們一期發行的錢引,現在可余留不多了。要是運作太歲山這樣大的項目恐怕是杯水車薪。”
  “那只有發行第二期錢引了。”
  “可是……這二期錢引沒有賣房收入來平衡,這巨大的虧空如何抵消?”
  “王黼呀,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蔡京說,“我當初反對建艮嶽正是這個原因。我朝每年的稅銀連日用開銷都不夠,這又加上梁山繳費龐大的軍費開支,早已經入不敷出了。在這個時候發行第二期錢引是會引起通貨膨脹的。”
  “要說童貫出征時間也不短了,他要是能剿匪成功,端了匪穴,得到大筆的錢財,或許能抵消軍費開支。”周邦彥說道。
  “邦彥,此事你就別想了。童樞密即使打了大勝仗,他得了錢財,我估計早就在當地分光了。”
  “高太尉不是讓閆四到前線督軍嗎?”
  “他一個太尉府的大管家豈能管得住童貫?再者說,童樞密遲遲不歸,別說打個大勝仗,我估計呀,恐怕是遇到了大麻煩嘍!”
  “太師,真讓您猜對了!”說話間,童貫和高俅風塵仆仆地走入了進來。
  “蔡太師,”高俅一進門就解釋,“樞相一回來就向我匯報軍情,我覺得此事事關重大,還是找您一起商量為好。”
  “你們談事吧。太師、太尉、樞相,我們先撤了!”王黼拉著周邦彥起身告辭,順便把桌子上的圖紙疊起來帶走。
  “道夫,你說說前線的情況吧。”蔡京看著他們二人坐好問道。
  “太師,這個濟州府尹也太不像話了!他是怎麽擁軍的?上萬人的部隊天天吃土豆,連塊牛肉都沒有,我們怎麽有勁打仗?”童貫抱怨道。
  “道夫,你先別說這些,”高俅把話給截了下來,“濟州府那個地方離梁上較近,大戶人家都怕土匪,他們早就牽著牛、趕著羊來京城買房定居了,部隊有土豆吃就不錯啦。”
  “不說濟州府也罷。還有,梁上泊那個地方全是水,我帶去的軍隊都是步兵。我一打他們,他們就跑到水窪裡躲起來,根本就無法正面交鋒。”童貫又說出了第二條理由。
  “這麽說,你沒有和梁山土匪正面交鋒了?”蔡京問。
  “不是,大小也打了幾場戰役。”
  “殺敵多少?”
  “大概……或許……有五百人吧?”童貫說不準,帶著商量的口氣說。
  “是我問你!”蔡京有些急了。
  “就五百人!”童貫立刻回答。
  “胡說!”蔡京真的氣急了,“這種數字我如何向皇上匯報?”
  “太師,你說應上報多少人?”
  “道夫,殺敵能是整數嗎?——太假啦!”高俅提醒童貫。
  “哦,”童貫明白,“五百零……三人!”
  “咱部隊傷亡有多少?”蔡京又問。
  “兩千。不……不,兩千零六人。”童貫學會編數據了。
  “樞相啊,你是打了一個打敗仗啊!”蔡京拍著桌子吼道,“你……你……還有臉埋怨濟州府隻給你土豆吃,我看,餓死你們都不為過!”
  “道夫,你可不能再說濟州府的壞話啦,如果皇上追究濟州府的責任,把他們都叫到京城來,一旦問出實情,我們就是想替你隱瞞都不行了。”高俅假意保護童貫。
  “那我該怎麽辦呢?”童貫傻眼了。
  “首先,就不能讓皇上知道大宋軍隊有如此大的傷亡。”蔡京斬釘截鐵地說。
  “不如實通報,傷亡士兵的撫恤金我怎麽發放?”
  “死了多少人?傷了多少人?說具體點。”蔡京想著策略。
  “官兵死了大約五百,不,不是,五百零——”童貫想著如何把謊話說圓滿。
  “死人絕對不能超過三百,其余都說病了。”蔡京在給童貫出主意。
  “可……他們得了什麽病?”童貫問。
  “大熱的天你真讓我著急!”蔡京用手抹了一下頭上的汗水說,“中暑!”
  “對,對,中暑!還是太師高明。”童貫終於露出了笑模樣。
  “道夫,”蔡京推過來紙筆對童貫說,“你把詳細的部隊傷亡情況寫在這張紙上,明天我們上朝一塊向皇帝匯報。”
  “是寫真數據,還是假數據?”
  “當然是假的, 寫真數據你還不得砍頭?我讓你把數字寫下來,是為了我們三人明天匯報工作時數字一致,你懂嗎?”蔡京給童貫詳細解釋。
  “還是太師想得周到。”童貫想明白了,數字很快寫好了,他展示給蔡京、高俅看。
  蔡京看完後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明天,我準備向皇上匯報三點內容:第一,我軍長途跋涉,士兵疲倦影響了戰鬥力;第二,我軍為步兵,不習水戰;第三,天氣炎熱,士兵難捱酷暑,為減輕無畏的傷亡,所以回京修整以利再戰。”
  “太師說得真是太好了,我一路上糾結都不知怎麽說。”童貫如負釋重。
  “太尉呀,這次童樞密出征失利,我們也是有責任的。我們前期工作沒做好呀。”蔡京讓高俅和他一起承擔責任。
  “太師,您批評的對!”高俅欣然接受。
  “下次道夫出征看來是要準備水軍了,你有人選嗎?”蔡京問高俅。
  “太師,不單要準備水軍,還要多增加兵馬。童樞密這次失利真正的原因是中了梁上匪寇的十面埋伏。梁山匪徒很多。”
  “梁上有這麽多土匪?”
  “是呀,是啊!”童貫趕緊接過話來,“他們不但人多,而且各個驍勇善戰。太師,下次出征,您……再也不要派我去了。”童貫膽怯了。
  “你不去,我派誰去?”蔡京問。
  “太師,我高俅願親自出征!”高俅知道他不說,朝廷也會派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