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蹴鞠傳》一百.經濟分析 拋出巨量紙幣
  在符寶樓僻靜處有一處臥榻,上面擺著一個精致的茶桌,蔡京和王黼賞畫完畢剛好走到這裡。書童見到兩位官人坐下,端來了熱茶。他們一邊品茗,一邊說話。
  “王黼呀,那天我在天上人間提議你主管錢引之事,遭到了朝臣們的發對,他們認為你沒有乾過財政,沒有實踐經驗。”蔡京年邁,他急於提拔年輕人,對於王黼他還是有些擔心,因此話裡話外要不斷地敲打。
  “太師,沒乾過可以學嗎?我最近研讀了許多這方面的書籍,工作也在穩步地推行當中。”王黼害怕蔡京反悔,急切地分辨著。
  “錢引的事做得怎麽樣啦?”
  “我從度支,戶部抽調了人手,專門成立了‘錢引務’。各種面值錢引雕版印模都已製作完畢。”王黼戰戰兢兢地回答,害怕蔡京問到自己不懂的地方。
  “為什麽用雕版印刷,而不用畢升活字印刷呢?”蔡京問道。
  “活字印刷容易仿製,雕版印模只要保管好,就不容易仿製。”
  “預防假幣是對的。”蔡京給予肯定。“朝廷發紙幣是我倡議的,你作為一個合格的執行者,要有詳細的計劃。”
  “我,我……”王黼汗都快下來了,這兩天,他淨作升官發財的美夢,具體工作他沒做過多的考慮,“為了完善發行計劃,我正查閱大量的資料。”
  “說說你知道哪些?”蔡京語調冰冷。
  “據史書記載,紙幣起源於益州。益州當地商業繁榮,盛產的鹽、絲、茶等,需要銷往全國各地,。因鐵質錢幣笨重,價值卻很低,當時人們要買一匹布,需支付約七八十斤重的鐵錢,遇上大宗買賣就更麻煩了。商品流通不便,所以他們發明了紙幣交子。”
  “四川的紙幣為何叫交子?”蔡京問道。
  “交子”是四川土話,是票證、票券的意思。就是存款人把金屬幣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楮紙上交給存款人做為憑證,並收取一定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稱之為交子。”
  “應用范圍廣麽?”
  “隨著經濟的發展,交子使用越來越廣泛。為此,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還設有分鋪。由於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逐漸贏得了很高的信譽。”
  “當時有多少交子鋪,有記載嗎?”
  ”宋太宗初年,成都有十六家富商訂立契約,創立了私人“交子鋪”。朝廷見他們的方法可行,就介入了交子的發行,由民辦改為官辦。官府把交子作為貨幣推行,成了法定的貨幣,稱作“官交子”。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了近80年,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你知道交子廢止的原因嗎?”蔡京繼續追問。
  “不,不……知道。”
  “這是必須搞清楚的問題!他們遇到的問題我們也會遇到,重續前轍,我們必須總結失敗的教訓,采取相應的針對措施。”蔡京開始批評王黼了。
  “廢除的原因沒有詳細記載,我認為是沒有合理的規章制度作保障,才使得後期出了問題。”王黼說廢話以贏得思考的時間。
  “出了什麽問題?”蔡京追問。
  “我認為……是紙幣磨損得快,官府每三年就要更換新紙幣,在回收舊紙幣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混亂,不好控制。”王黼只能瞎說。
  “你覺得這理由對嗎?”蔡京對王黼表示失望。
  “後來,我覺得問題是出在了準備金制度上。”王黼反應靈敏,胡亂說吃一個理由後,他想起了新的理由,“益州在剛開始發行紙幣時,是非常謹慎的,需要有三分之二的準備金。”
  “說具體點。”
  “在仁宗天聖元年,益州交子務,首屆交子發行了126萬貫,以鐵錢為基準,準備金為36萬貫,保證了紙幣交子可以隨時兌換鐵錢。可是,到了後來沒有遵循這一原則,貨幣超發,導致無法兌現,最終使得紙幣夭折。”王黼說道。
  “你認為益州交子務發行紙幣失敗,是因為沒有嚴格執行準備金制度?”
  “對的。”
  “你認為我們這次紙幣發行多少合適呢?”蔡京問道。
  “一比一,有多少庫銀就發多少貨幣。沒有擠兌之憂。”王黼果斷地說道。
  蔡京搖了搖頭說道:“在太宗時期,我朝每年鑄幣八十萬貫,到神宗熙寧年間,已達六百余萬貫。今年我朝需要鑄幣數量還要多,但最終沒能確定。”
  “為何確定不了?”
  “我先和你算一筆帳,我朝今年稅賦收入共7000萬貫,按估算,明年就達10000萬貫,後年就可能是16000萬貫。大宋朝所創造的財富在不斷增長,如果我們不發行紙幣補充,銅鐵都用到造幣上,我們還拿什麽造兵器,拿什麽去打仗?”
  “哦,發行紙幣不只是為了汴河開發,是為了給增長的財富找到相應的貨幣。”
  “對了。鑄幣司造假就有其中的原因。現在我朝沒錢發俸祿都是以實物衝抵的。”
  “是是,我上個月的俸銀有一部分就是發的大米。”
  “這些年,我們擴充騎兵買戰馬花了多少錢?和遼金兩國交往花了多少錢?我朝大量銅錢、白銀外流,已經造成硬通貨短缺,朝廷庫銀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以庫銀為標準發行紙幣是行不通的。”
  “沒有庫銀,我朝發行紙幣以什麽為依托呢?”王黼像學生一樣地問道。
  “以朝廷的信用為依托!或者說,以朝廷的稅銀為依托——能收多少稅,就按比例發多少紙幣。我們不需要準備金制度,讓應收稅銀都轉起來。”蔡京決定發行紙幣是有他一定的思想基礎的,絕對不是信嘴胡來。
  以此邏輯發行紙幣是王黼想不出來的,他想都不敢想。他知道,這樣發行紙幣的風險更大,搞不好會通貨膨脹,造成難以挽回的金融風險。他想提出反對意見,又怕官位不保,只能按蔡京的意見辦。於是說道:
  “太師方法可行,發行比例定為多少呢?”
  “初期紙幣按稅銀10%發行,後期按需要進行調整。”
  “這樣算,初期就要發行700萬貫?”
  “你算的沒錯。”
  “仁宗時,一年才發行126萬貫,比過去……可多出了不少?”王黼有些擔心。
  “不用擔心。經濟在發展,墨守陳規是不行的。”蔡京非常有信心地說道。
  “是的,我會按太師意見辦的。”王黼心中暗喜,他意識到,蔡京雖然說話嚴厲,實際上是在教他工作方法。財權是一切權利的核心,由他掌控的“錢引務”,那是座一金山,一座隨時會噴發的金山。
  “將明呀,你知道‘錢引’怎麽用嗎?”蔡京問道。
  “我知道:一部分用作前期建設基金,一部分給開發商做貸款。”
  “現在有誰申請了貸款?”
  “提交申請的有兩家:一家是,錦繡山河房產開發公司;一家是,廣廈千萬間房產開發公司。他們一個主營鹽務,一個主營漕運,都是朝廷的壟斷產業。”
  “有私營企業嗎?”
  “還沒有。”
  “西門建築公司奉獻《清明上河圖》有功,你不能忘記了他們。”
  “西門慶……辦貸款有抵押嗎?”
  “你看著解決吧。”蔡京說話時顯得有些不耐煩。
  王黼這才明白,蔡京此次來的目的是為了給西門慶和賁四這個清河縣的草台班子辦貸款來的。蔡京說“你看著解決吧”的語義他心知肚明,於是說道:“太師,我會想辦法解決的。”
  “好啊,將明,我希望我沒看錯你。”蔡京滿意地點點頭起身要走。
  “太師,您別走,皇上就在隔壁。”王黼用手一指意闌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