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詩劍訣》第一百一十六章 儒・釋・道
  如畫是位年輕的和尚,並且是位英俊的胖和尚。他原本兄弟姐妹七人,自幼家貧。在其方且為二、三歲孩童之時,其父母路遇當時少林寺藏經閣四處遊歷的僧人空聞,空聞見之,便道這幼童與佛有緣。其父母便忍痛將其送予空聞,空聞帶其歸寺,按當時字輩,且其生就英俊,便喚其“如畫”。
  嵩山少林寺下屬十個院堂,分別是羅漢堂、般若堂、菩提院、戒律院、證道院、懺悔堂、藥王院、舍利院、藏經閣和達摩院。
  這是大多數少林弟子習武修行的地方是羅漢堂。羅漢堂主要專研拳、棍、陣法等,羅漢堂首座應是達摩院八大高僧中拳法最高的一位。
  而那般若堂則主要專研掌法、抓法等。般若堂首座應是達摩院中掌法和內功最高的一位。
  拳法、掌法歸羅漢堂和般若院,那菩提院則主要專研刀法和各類特殊兵器、武功。菩提院首座應是達摩院中刀法和佛法最高的一位。
  管理少林弟子戒律的自然就是戒律院。戒律院主要修習的是諸般擒拿手和普門杖法。院中弟子有兩大職能,即持戒和守律。持戒僧的職責是降服犯戒弟子,就好比警察的職責是拘捕犯人歸案。守律僧的職責是位犯戒弟子定刑和宣揚本寺律法,就好比法官的職責是給犯人判刑並執行法律。這也決定了該院的武功是以擒拿為主,殺傷力並不大。但是戒律院首座的武功是達摩院中擒拿功夫最高的,凡是少林弟子,不論武功多高,只要沒有習過擒拿手法,不懂得如何破解擒拿手,必會被戒律院僧人所擒伏。
  少林寺為佛教盛地,有少林武功,自然不會或缺佛法。證道院是少林高僧修行佛法的地方,凡是能入證道院,一定是在佛法上有了相當的造詣。證道院不傳武功,隻傳佛法。院門前的對聯是:“佛門廣大,普渡眾生。”這正是佛門所持的主旨所在。
  當有犯戒弟子需關禁閉之時,懺悔堂則應運而生。該堂弟子必須是嚴守本寺戒律的,武功在戒律院中屬中游水平的,他的職能好比監獄的看守。懺悔堂門前的對聯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普渡眾生”,救眾生於苦海之中,自然需要解除眾生的疾苦。藥王院主要研究少林寺的傳統醫術,藥王院首座是全寺最精通醫道的高僧,他的職能是為受傷的少林弟子治療。
  當有少林高僧坐化,便由舍利院超度圓寂高僧亡魂的。凡是寺中有道高僧,死後都將進入舍利院火化,然後將其骨灰藏於寺後塔林之中。舍利院弟子還兼負全寺的清掃等勤雜事務,因此院中弟子大都武功低微。舍利院只有一種武功,那就是“鐵帚功”。正因為舍利院不傳武功,所以院中弟子只能靠到各院乾活時看見的一些招式來自己練習。所以一旦有天資和悟性極高的弟子,往往武功能夠自僻蹊徑。
  少林寺所有的武功秘笈和佛學經典,均會放於藏經閣。藏經閣弟子的主要職能是在閣外看守經樓。每日只有一次機會進入藏經閣,那就是做日常的清潔和書籍整理工作。藏經閣弟子武功不高,但大多是寺裡輕功出類拔萃的弟子。又由於能每日接觸浩如煙海的武學書籍,因此只有天資極高的弟子能夠自習成材。藏經閣首座是寺裡資格最老的僧人,並且不會武功,這就決定了藏經閣是不傳武功的。但是舍利院和藏經閣卻往往是寺中隱藏高手的地方。
  能進入達摩院是寺中武僧的最高榮譽。達摩院只有八個席位,集中了全寺武功最高的八位大師,主要研究本派最精奧的武學。此次王九來此的目的,便在於空性長老,他亦是達摩院中八位大師之一,且其執掌戒律院!
  王九此次之行的難度可見一番!
  但王九仍然來到了嵩山少林寺的腳下。而如今,卻有一位年輕英俊的胖和尚坐在他的面前。
  “在下藏經閣雲遊歸來的僧人如畫,方才在下觀施主手法甚是巧妙,心中竊喜,所以坐此與施主聊聊。”這和尚如畫道。
  王九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齒拱手道:“在下雕蟲小技,實不勞如畫師傅關注。”
  而這王九的笑容,如有撥開雲霧之感,發自內心,隱隱有影響別人心神之能,卻讓如畫愣了一下,直讓如畫更覺這算命先生不可小覷。
  “施主實在過謙了。灑家覺得施主絕非一名簡單的江湖術士,”如畫笑道,“不若施主幫灑家算算,看看灑家能否證道成佛?”
  王九啞然失笑道:“‘證道’,這卻為道家;‘成佛’這為佛教。何時佛與道已成為一家之說了?”
  如畫卻板著臉孔道:“何止道、佛,儒釋道都可三教並舉,難不成你不知曉?”
  王九瞬間起身,拱手向如畫道:“請恕在下才疏學淺, 願聞其詳。”
  如畫卻是笑得如同得逞的賊人一般道:“儒釋道‘三教並舉’,其實基中並無很深的溝壑,但究其存在,卻是有其深遠的意味……”
  按照如畫的說法,“三教並舉”的意味便在於:
  首先,儒、道、釋各有影響范圍,三分天下,雖然其間常有高低先後之爭,但均為一種社會意識的力量。
  其次,所謂三教歸一、三教一家之類的說法,不論是出於那一家之口,無一不是從維護社會道德,有利政治統治為出發點和歸宿,認為在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謂“三教雖殊,同歸於善”。這種“一”致被強調的結果,實際上是將儒家理念作為三教的取舍標準,故反對三教並提的一方,也是以佛、道二家不具備能與儒家等量齊觀的社會功能作為一條重要理由,認為三者在道德趨向上仍未一致,甚至還有所抵牾。不過在魏晉,乃至隋唐,反對方始終不是社會主流意見,至少在絕大多數時間裡未被最高統治者所采納。
  第三,三教仍然各自保持著獨立的形態,不過相互間在觀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斷地進行交流和融合,一定程度上從外在功能上的互補加深到內在思想上的融通。
  最後,由於自南北朝起玄學的消退和經學的東山再起,尤其是王通、韓愈等人對新儒學的發展,直至程朱理學,儒學主導社會意識的動能日益強大,促使三教在隋唐之後朝儒家傾向的勢頭也愈來愈明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