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喜馳援錢塘城,布衣相等人被包圍,唯獨子不語一人仗著武藝高強殺出重圍,逃的無影無蹤。
卞喜簡單布置好錢塘城的守衛工作,命羅熙等人死守城池,若博楊軍來襲,勿與洛林等人出城作戰。然後他便率軍離了錢塘城,往余杭的方向趕去。
他不敢耽擱,因為孫堅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孫堅、程普、韓當三人皆有戰勝他的實力,他亦不敢大意。
他交代羅熙等人小心洛林,而洛林卻未如他所料繼續攻來,因為在他趕往余杭城的同時,洛林帶著花舞、藍田玉、凌子期、武奎、柳元、孟元朗、唐禹、朱桓及麾下眾將等人趕回博楊城。
而王越、李靖、馮元三將卻被他留在了富春城。王越暫時代理富春城縣守一職,麾下統兵數量不受限制,另外兩將留下自然有洛林的用意。
當卞喜趕到余杭城的時候,孫堅早已經收到陳治麾下探馬告知情況,後者見勢不妙,帶兵往由拳城撤去了。
這也正合了卞喜的意,正好他也不願與孫堅多做糾纏。
洛林、花舞兩人率軍趕回博楊城,防備英布的攻城。而英布此時剛剛收到第一道聖旨,任命他為丹陽太守,大漢朝的一方要員。
他在排行榜上已經超越了一眾玩家,僅次於宮中的南宮衛士令亞特蘭蒂斯,但僅論麾下軍士數量的話,他是亞特蘭蒂斯的幾十倍。
英布接旨後將聖旨捧在手心裡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膩,直到傳旨的小黃門實在等不下去,臉上的表情由和顏悅色變得有些慍怒,陰陽怪氣地咳嗽了一聲。
英布聽到咳聲,知道他因為太過高興怠慢了來使,他趕緊從系統倉庫拿出一大包金幣,請來使坐下,陪笑道:“陳大人,您辛苦,這是下官的一點小意思。”隨後他又拿出一包塞到來使手中,說道:“這是給張大人的,還望您一起帶到。”
來使喚作陳義,乃是張讓的一個爪牙。其實,黃巾軍除了與封、徐奉兩人接觸之外,還曾與張讓接觸過,而陳義便是黃巾軍與張讓的中間人。
這些,英布也是與唐帥閑聊時聽他講起的。
英布想到唐帥,心中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他受會長之命,一直與大唐精誠合作,在暗中與張角接觸,協助黃巾軍起事。最初,他們合作的非常愉快,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只是揚州境內突然出現了洛林這個不和諧因素,成為眾人成就大業的一個阻礙。
黃巾軍多次進攻博楊城,均無功而返,還折了陳瞎子、白繞、韓弘這些渠帥,唐卒、唐炮兩人亦被守軍俘獲,讓大唐的名聲受到了損失。
其實,大唐率軍進攻博楊城為自己正名也並沒有什麽,一切本都無可厚非,可自從唐帥下達那個命令之後,所有的一切都變了味。
英布並未跟會長作出請示,直接率軍撤退,斷絕了與大唐的合作。
說實在的,英布還要感謝洛林將唐帥逼得氣急敗壞,讓他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昨日,他下線之後與會長溝通交流,會長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做的好,我支持你的選擇。”
英布思緒飄了一會兒,突然發現陳義正在一臉期待地看著他,貌似在等著他的回答似的。
英布方才並未聽到陳義說過什麽,衝著旁邊的樂羊擠眉弄眼,向後者求助。
樂羊見他如此,隻好無奈地搖搖頭,從系統倉庫中掏出一個錢袋遞給陳義,說道:“與大人一同來的軍士的確也十分辛苦,自當是要犒勞一下,還望大人代為手下。”
樂羊看著陳義接過錢袋,心中一陣肉疼,這些可都是他千辛萬苦積攢下來的家當。
方才陳義借著軍士勞碌的借口向英布斂財,不知道英布是有意還是無意,居然在這個時候走神了,樂羊隻好代他掏這一筆錢。
樂羊將錢遞與陳義之後,一直向英布使眼色,希望他不要忘記將錢補給自己。樂羊看著他恍恍惚惚的狀態,生怕他將這件事給忘了。
陳義將樂羊遞來的錢袋收好,臉上滿是喜悅,笑起來連臉頰的肥肉都在愉快地抖動著。
他又與樂羊寒暄了一會兒,示意英布將眾人屏退,似乎有要事相告。
英布見狀,屏退左右,隻留他與自己兩人在堂中,問道:“不知陳大人有何見教?難道是張大人有要事吩咐下官?”
陳義聞言,笑道:“博楊城謀逆作亂,一定要殲滅才行,我離開洛陽時,張常侍已準備向陛下請旨,此時估計已經在路上了,還望英將軍不要辜負常侍大人的栽培。”
英布聞言, 心中頗有些無奈,這明擺著就是要讓他帶兵去討伐博楊城。他實在是想不明白洛林又怎麽得罪張讓了。
兩人明明隔著十萬八千裡,也能結這麽一個仇,不得不感歎洛林的影響力。
博楊城自從與袁紹、唐帥、趙無雙一戰之後,正處在戰後重建期。並且洛林、花舞帶著博楊城的一眾高手隨孫堅去討伐卞喜了,博楊城此時的守衛一片空虛,除了文醜外,只有一眾屬性點掉到不堪入目的玩家。
若此時聖旨送達,英布有信心將博楊城一舉攻下,達成唐帥都沒能完成的成就。
但是,得罪洛林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他一定要在行動前權衡好利弊。
此時,三哥、扈三娘、程咬金、亞瑟、石虎、一夢千年、千羽等人正在沒有房頂的領主府內商量對策。
三哥將廖清雲的話全數講與眾人,卻沒有在眾人臉上看到任何驚慌。博楊城經歷多次大戰,眾人早已經對此見怪不怪了。
以至於程咬金又在托著下巴自嘲:“唉,估計真的要成為百死將了。”
亞瑟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沒事,有兄弟陪你。”
這兩個人就是一對活寶,讓本來有些壓抑的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令三哥哭笑不得。
於是,眾人最終決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