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遼文聘之後,諸葛亮開啟八門傳送,帶著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呂布,薑維,陳到傳送到曹操所在的連綿山脈盡頭的巨大營寨。
面對守備森嚴的曹魏大營張遼的辦法是直接突擊突破營寨的守護陣法,諸葛亮的辦法是在外圍用一個更大的陣法包圍營寨慢慢進擊。
只是他們都想不到張遼和文聘的突擊竟然那麽順利,闖入帥帳的文聘一進大帳就看到曹操一手臥著插在床榻上的寶劍的劍柄另一手扶著額頭一副正在頭疼的樣子。
文聘認識曹操,他和曹操見過面也知道曹操有著頭風的頑疾,雖然已經感覺有什麽不對但是文聘還是抓住機會果斷一矛刺向曹操的胸膛。
曹操直接被乾掉變成一團能量粒子飛散到空中,文聘突然瞪大了眼睛曹操死後釋放出來的能量粒子質量和數量都遠遠低於文聘的想象。
原來那是曹操的替身――崔琰,擁有英靈技能“魏武替身”的崔琰動用了英靈技能後直接變化成了曹操的樣子沒有相關偵查類技能的文聘根本沒有察覺。
南匈奴單於乎廚泉派使者覲見漢天子,使者聽說曹操進爵為魏王,就提出要向魏王拜賀。曹操允許之後卻覺的自己長的不夠氣派,他又想在外族人面前顯顯威風。就叫尚書崔琰做自己的替身接見匈奴使者。
接見時,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賀,曹操卻扮作侍衛模樣,手握鋼刀,挺立在坐榻旁邊。
接見完畢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說:“魏王俊美,豐采高雅,而榻側捉(握、提之意)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
而此時真英雄曹操正在看著自己效仿曹仁火燒龍尾陣的火燒大營困住張遼和文聘,以崔琰之死為啟動條件的洶湧的火陣引發潛藏於地下的特製炸藥劇烈的爆炸。
曹操在附近的山頭上滿意地捋著胡須,哈哈大笑說道:“哈哈,可惜諸葛亮使了詭計,讓我大將曹仁,典韋,許褚未能歸來,更可惜的是那諸葛小兒實在謹慎竟然用八卦陣圍住了營地而不是衝進去。”
“丞相妙計之下,我軍士氣大振,劉備諸葛亮竟然敢來就只能落入我們的十面埋伏之中,逃脫不得等會兒末將就為丞相線上劉備諸葛亮二賊的殘骸。”夏侯惇策馬上前對曹操鼓勵吹捧道。
曹操身後十個騎著戰馬的將領在曹操英靈技能“十面埋伏”作用下身上各自籠罩一件黑色的披風,他們的身影在黑夜之中顯得更加隱蔽迅捷。
這十位將領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夏侯霸,曹真,曹彰,徐晃,於禁,張頜,樂進,李典。
十位將領分別領著同樣受到“十面埋伏”技能加成的十隊虎豹騎騎兵從山上一湧而下,組成曹魏推演出來的軍陣西方白虎庚金百煉十絕殺陣,被陣法鎖定中的諸葛亮等人也沒法使用空間能力離開戰場了。
這套活陣不拘泥於地形而是以組成陣法的高級英靈武將和低級英靈士兵們為陣法的基石不是以陣法的要求來設置人員方位而是以人員為基礎設定陣法讓這十隊騎兵之間相互呼應在戰馬奔馳甚至是士兵作戰的動態情況下仍然組成陣法享受陣法的加成。
曹魏的十面埋伏和諸葛亮的八卦陣還在碰撞,黑色的能量霧氣和八卦光圖平分秋色的時候,在熟悉本地的英靈陶謙的帶領下孫策,孫權,周瑜帶著東吳英靈們全軍出擊把曹操圍在了土山上。
看到這一幕的師十四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那個是陶謙那麽被他收在袖中的那個是誰呢?那個被誤認為是陶謙的其實是故意偽裝成陶謙讓師十四抓走自己通過自己和師十四之前的聯系混淆天機的王守一。 王守一雖然還需要療傷,但也不介意在這個時候顯漏身份對師十四指點迷津,他悄悄傳音給師十四說:“我不是陶謙,是你二爺爺師八重,但是這件事情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你要聽從我的指令潛入地下破壞一個可以把在場的所有人都乾掉的布置,你明白嗎?”
師十四可能還不是很明白,被包圍的曹操卻對自己面臨的危險十分明白清楚,孫策二話不說直接衝向了曹操。
護衛在孫策身旁的太史慈和曲阿小將並力向前, 但是他們都沒有名將殺手馬忠射箭的速度快,為曹操隨身之背劍心腹夏侯恩拔出寶劍青釭劍連人帶劍舍身撲擊才擋住馬忠這一箭。
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劍”,一名“青釭劍”。倚天劍鎮威,青釭劍殺人。倚天劍曹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
青釭寶劍當然沒事,實力不足的夏侯恩直接背著又快又急又狠的一箭隔空震成了瀕死狀態化光而去。
曹操看著夏侯恩化光而去的方向,歎息一聲說:“子桓誤我啊!”
話音剛落馬忠的另一箭射中曹操右腿衝擊力甚至使得曹操翻身落馬,太史慈縱身一躍人還在空中手中的兩把短戟就先後射向了曹操的胸膛。
曹操身後一個穿著金黃色鎧甲身材高大的將領挺身而出,一手抓住一把短戟輕輕一捏把兩把短戟捏爆成兩團能量。
“某家是建安七子山濤的叔父發丘中郎將山孔山德魯是也!有俺作為丞相的首席文化秘書官,誰也別想傷到丞相!”金甲巨漢山孔大聲吼到。
山濤,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西晉大臣。好老莊之學,與嵇康、阮籍等結交。年四十始出仕,官至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領吏部10余年。選用官吏,皆親作評論,以供皇帝選擇,時稱《山公啟事》。太康四年卒,年七十九歲。卒,諡曰康。濤著有文集十卷,(《唐書經籍志》作五卷。此依《隋書志》)《山公啟事》三卷,(《隋書、唐書經籍志》)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