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微微一亮,身在重陽大殿的薑商就聽到遠處傳來的號角之聲。
“終於要發動攻擊了!”
薑商嘴角上揚,然後對身邊站立著的十位,身披重甲的鐵甲軍都統們說道:“接下來就要看你們的表演了,去吧!”
十人聽後,因為身披重甲的緣故,是無法下跪的,但他們卻動作同意,抱拳向薑商行禮,說道:“是!末將定不會讓大將軍失望的!”
十人領命之後,便退出了重陽大殿。
這時,薑商又對自己的那十二位弟子說道:“你們帶領我全真教弟子,等蒙古大軍被擊潰後,負者追殺潰逃的蒙古兵,不可放走一人!”
“弟子遵命!”
十二弟子行禮應道。
薑商這是充分利用了鐵甲軍的勢不可擋,與全真弟子們的機動性。到時鐵甲軍與蒙古兵對上,定會將其擊散,使其潰不成軍。
全真教的弟子人人會武,又身懷輕功,追殺起那些已經沒有鬥志的潰兵來,簡直輕而易舉。
全真教外,蒙古兵已經大舉入侵,看著在那些全真教的弟子們慌忙逃跑的舉動,讓他們心中無比自豪。
什麽狗屁武林高手,什麽狗屁中原武林第一大派,在面對我們蒙古勇士之時,還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這是大多數蒙古兵們的心生。
可是,在他們就要衝去全真教中時,卻發現從全真教中用出無數的黑流。
“重甲兵~”
衝在最前方的蒙古兵們,震驚的吼道,他們不知道全真教中,怎麽會湧出如此多的重甲兵。但是身為普通步兵的他們卻非常清楚,當他們面對重甲兵時絕對會是一個噩夢。
那些衝在前方的蒙古兵們,剛剛停下腳步,卻又身後傳來的巨力給推向了前方。
而那些重甲步兵們早就集合成了陣形,手中的長槍跟隨著他們長官們的口令,中不斷的刺出。
“左刺……左刺……”
“右刺……前刺……”
重甲步兵們的動作統一,不管前方是否有敵人,只要他們的長官喊出突刺的方向,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刺出。
這些鐵甲軍們,就如同絞肉機一般,不斷的收割著蒙古兵們的生命。而即便有些蒙的弓箭兵用弓箭還擊,他們的箭矢,也無法穿透鐵甲軍們身上厚重的戰甲。
一個時辰後,蒙古大營中原本坐等好消息傳來的耶律楚材父子三人,當聽到通信兵傳來前方的戰況時,簡直不敢相信,他們同樣疑惑全真教中,怎麽會有重甲步兵的存在。
就在耶律楚材意識到“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個道理時,剛要下令大軍撤退,就聽到外面傳來亂哄哄的叫喊聲。
“不好!”
耶律楚材常年代兵,自然知道這中叫喊聲代表了什麽意思,這正是大軍潰逃的聲音。以往這種情況,隻發生在宋、金兩國士兵的身上。
當耶律楚材父子三人出了營帳後,果真發現他們帶來的蒙古士兵們,正潰敗逃散。他們連忙上前聚集潰兵,可是這些蒙古兵們,已經被鐵甲軍給殺破了膽。
再加上潰逃的蒙古兵實在是太多,耶律楚材父子三人不要說聚集潰兵了,僅此一個照面,他們就被潰兵們推到在地,然後又被眾多潰兵踐踏而過……
這次宋、蒙之間的戰鬥,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三個時辰,就在鐵甲軍付出了三死、十二傷,全真教弟子再次付出了近百傷亡的情況下,全殲了蒙古三萬大軍。
其中,那三死、十二傷的鐵甲軍,並不是被敵人殺死的,而是因為山路崎嶇,他們不小心摔倒跌下山出現的傷亡。
唯獨那些全真弟子,是被潰逃的蒙古兵們,在明知無法逃脫的情況下,反功而死的。
這主要也是因為,這些全真弟子也僅僅是全真教新收的弟子,還沒有經歷過生死之戰,不然他們在人人會武的情況下,不可能解決不了一些普通的蒙古兵。
至於耶律楚材父子三人,當全真教弟子們發現時,他們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據發現屍體的全真弟子說,他們是被潰兵活活踩死的。
至此一戰,鐵甲軍名揚天下,宋、蒙之戰也拉開了序幕。
淳祐三年,十月,三日。
蒙古大汗孛兒隻斤·蒙哥,禦駕親征,首先對襄陽城發動攻擊,欲要一舉攻破襄陽城,為蒙軍提升士氣。
可是,蒙古人小看了襄陽城的牆高壁厚,更是小看了郭靖的統軍能力。強攻十幾次均是無果, 甚至還損兵折將。
郭靖十幾年前就得到了《武穆遺書》,深得兵書中的精髓。若不是宋、蒙兩軍兵力太過懸殊的話,此時在蒙古軍士氣低落的情況下,郭靖帶兵出城與蒙軍一戰,絕對能大獲全勝。
而此時的薑商呢?
就在終南山大捷之後,薑商便獨自回到了南宋皇城臨安府,而鐵甲軍負責保護全真教搬遷途中的安全。
是的,全真教要搬遷至南宋境內,雖然這次在薑商出其不意之下,獲得了終南山大捷,殲滅蒙古三萬大軍。
但是,全真教畢竟還是處在蒙古人的勢力范圍內,若是他們不搬遷,恐怕用不了多久,蒙古人又會派大軍前去圍剿。
而讓薑商把剩余的九萬鐵甲軍,調派過去保護全真教,也不現實。先不說鐵甲軍已經暴露,不會再讓蒙古人上當,單單是供給十萬鐵甲軍的糧草他就無法解決。
若薑商真的如此做了,恐怕到時不要說全真教會被蒙古人剿滅,就連他辛苦訓練出來的十萬鐵甲軍,也得被蒙古軍消滅在終南山中。
而且,在薑商看來,此時還不是跟蒙古人大戰的最佳時機,其因有二。
第一,雖然此時整個南宋已經盡收在他的手中,可是各個地方還存在著一些門閥士族。
這些門閥士族由於畏懼錦衣衛的存在,此時還不敢攪風攪雨,可一旦宋、蒙大戰爆發,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再後方搞些小動作。
第二,南宋此時的國力還不充裕,尤其是在糧食的儲備上,還不足矣讓南宋對蒙古展開一次曠世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