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靖難英雄譜》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渡睢水
朱高煦先是一怔,然後動容道:“我軍一旦從下遊渡過睢水,就相當於插到了盛庸‘徐宿淮’三城防線之後,確實是化被動為主動的一著妙棋。”
  丘福看著藍楓劃出的進軍路線,也點頭道:“如此我們就不必困於徐州和宿州這兩座堅守的城池之間,當大軍繼續向南挺近,徐州的陳暉和宿州的平安何福將被我們甩下,不得不追在我們之後吃灰。”
  朱棣審慎地道:“思路是不錯的思路,但平安何福也不是傻子,當他們了解我們強渡睢水的意圖後,一定會率主力趕往睢水南岸,力阻我軍渡河。”
  “說的正是。”藍楓眨了眨眼,“那麽敢問大王,有沒有信心?”
  朱棣一怔。
  藍楓重複道:“有沒有信心強渡睢水,在睢水岸邊與平安何福決戰?”
  “這是將敵軍‘徐宿淮’三部各個擊破的良機,一旦得勝,淮河以北的整片地區將任由大王馳騁。”
  朱棣又是一怔,至此才徹底明白藍楓這個主張的深意。
  這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首先就是通過渡過睢水,使大軍切入到敵後,佔據戰略上的主動。
  他剛才未曾想到的第二得,就是此刻位於宿州的平安何福為了不讓他渡河,不讓他佔據這個戰略上的主動,一定會傾盡主力在渡口處與他決戰。
  按凌羽飛剛才的陳報,平安何福的部隊在十萬人上下,雖然佔據渡口河岸的有利地形,也未見得能擋住他二十萬雄兵的衝擊。
  盛庸部署在淮河一帶的總兵力超過三十萬,但在強渡淮水的這一刻,將只有十萬兵力能立即投入戰場。
  如果能利用這個優勢一舉擊潰平安何福,相當於吃掉盛庸手上一顆重要的棋子,這比奪取一座城池更有意義。
  想到這裡,朱棣忽然哈哈一笑,豪氣乾雲地道:“當年我以十萬北平軍對李景隆的五十萬尚且不懼,何況現在以二十萬對十萬呢?”
  隨後的幾天,朱棣一方面派丘福、李遠等人繼續圍困徐州,切斷城內陳暉部與外界的一切聯系,一方面使朱能率隊推進至睢水北岸,加緊趕製浮橋。
  他們製作浮橋的舉動並未刻意掩人耳目,南軍斥候迅速報告給宿州的平安、何福兩位主將。
  平安久經戰陣,一聽說燕軍正在製作浮橋,問清人數之後立刻做出推斷,朱棣圍困徐州是假,渡河南下是真。
  於是他一邊遣人送信給屯兵淮上的盛庸,一邊與何福一起,盡起宿州城內的十萬大軍,抵達位於睢水南岸的婁莊。
  婁莊位於宿州以東,處在徐州城的正南方。睢水在流經此段時河道很淺,水流也緩,最適合大軍過河。
  朱棣準備就緒,命令大軍開拔,推進至睢水北岸。
  原本圍在徐州城下的丘福、李遠部迅速撤走,城內的陳暉不知城外發生的事,恐燕軍有詐,不敢深追。
  等大軍聚齊在睢水北岸,朱棣立即下令,開始渡河。
  其麾下騎兵可由較淺河段直接涉水通過,步兵則分別在上遊和下遊架起百余座浮橋,快速過河。
  他們在河岸上遭遇到平安何福部的頑強抵抗,雙方激戰一整夜,各自都付出不小的傷亡,這才在第二日的黎明分出勝負。
  平安何福部雖佔據地形上的優勢,無奈朱棣是這個時代最擅長進攻的主帥之一,其步兵和騎兵的協同作戰亦可謂是天衣無縫,再加上朱能、丘福、張輔、朱高煦,還有藍橋風夜菱等人奮力作戰,終於抵擋不住,棄守婁莊大營,向南敗走。
  朱棣佔據婁莊大營後,立即升帳議事。
  首先仍舊由凌羽飛這“超級斥候”介紹附近的地勢地形。
  在婁莊以南,是佔地龐大的齊眉山,山中有一條小路可直通淮河北岸,平安何福部的敗軍就是由此路撤退,猜想是去與淮上的盛庸會合。
  而在齊眉山以東,有一條大路,可通往東南方向的靈璧城。靈璧城位於睢水與淮河之間,是座小城,目前沒有大軍駐守。
  另就是從婁莊向西,可沿睢水南岸直至宿州城。
  依據凌羽飛的介紹,藍楓提出三條計策供朱棣挑選。
  其一,既然平安何福部退入齊眉山,宿州必然空虛,朱棣可沿睢水南岸西進,則宿州唾手可得,城中各種糧草軍需自也為燕軍所得。
  其二,可走東南大路,通過靈璧抵達淮河下遊,繞過盛庸重兵防守的淮上,進軍東南,經淮陰、高郵、揚州等城渡過長江,則京城已近在眼前。
  其三,便是趁大軍得勝之際繼續掩殺敗軍,由齊眉山內小路直插淮河南岸。途中如遇平安何福部回軍抵抗,就再次與其決戰,如遇盛庸的援兵,由於我方氣盛,敵方氣衰,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仍有可能接連取勝。若能將盛庸一並擊退,則淮上亦成燕軍囊中之物。如此盛庸的淮河防線徹底宣告瓦解,朱棣將可劍指京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京師城下。
  朱棣逐一分析道:“第一計取宿州,固然能得到不少糧草補給,但京師在南,宿州在西,此刻舍南而就西,無異給南軍喘息之機,不是上策。”
  “第二計走東南,雖然是大路,靈璧淮陰一線的防守也弱於淮上,但如此一來我軍則不得不繞路而行,從東南兜一個大圈,怎也要一個月才能到京城。而且盛庸大軍主力尚存,仍有可能再次與我決戰,此計也不理想。”
  “唯有第三計最合我意,走齊眉山的話,路途最短,渡淮後距離京城也最近。我軍孤軍深入,沒有什麽比時間更寶貴,兵貴神速,只有攻到京城,才算摸到勝利。”
  “兩軍戰場決勝, 最重氣勢。如今我軍強渡睢水,又力克平安何福的大軍,正是士氣最旺之時,趁勢掩殺只會讓南軍敗得更慘。”
  “相比之下,平安何福的敗軍士氣頹喪,盛庸不來接應還好,要是來了,他本部中軍的士氣也會被平安何福的敗軍帶衰,狹路相逢勇者勝,斷然不是我王者之師的對手。”
  說到這裡,朱高煦不無得意地提醒道:“之前兩戰李景隆,都是在初次決戰取勝之後銜尾猛追,把李景隆追得丟盔棄甲,幾十萬人潰不成軍,可見士氣此消彼長,更重過人數多寡。”
  “盛庸呵,不怕他來,就怕他不來,我的東昌之仇還沒報呢。”朱棣拔出寶劍,直指齊眉山的方向,狂喝一聲道:“追!將南軍主力一舉殲滅,省事!”
  他提到“東昌之仇”,在東昌經歷了喪父之痛的張輔高聲應喏,率本部人馬第一個衝了出去,開進齊眉山的小路。
  其余各部依次跟進,藍橋率領的懷柔營和風夜菱的昌平營因為在軍中地位不高,只能隨在隊尾。
  藍楓看著齊眉山險峻的山勢,心中隱隱泛起一絲疑慮,但看眾將士情緒高漲,終又把那疑慮壓了下去。
  畢竟,盛庸手上的牌已打得差不多了。
  正如朱棣所說,就算盛庸親率大軍進山接應,在受到敗兵傷兵拖累的情況下,贏面也比不過士氣正旺的朱棣。
  若連盛庸的中軍也一並擊敗,靖難大計真就離成功不遠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