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民國之逆轉家族史》第132章:大結局(下)
  謝輝現在除了在報紙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以外。

  還私下裡讓王思齊聯系華克之跟王亞樵。

  雖然他們離開了神州集團,但是誰會知道他們現在已經是入了黨。

  因為有謝輝的參與,王亞樵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過早的死去,現在他們已經加入了共產黨。

  不過做的事還是暗地裡的地下工作。

  謝輝已經想通了,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雖然不能改變什麽,但是最起碼能盡自己的能力為人民做一點點事,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華克之王亞樵聯系上地下黨。

  謝輝別的東西沒有,但是錢他卻是最不缺的,而我黨搞革命要想活動,錢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糧食還是武器,都是需要錢的。

  謝輝打算先私下資助助共產黨100萬作為經費。

  當然,這事情必須得暗地操作,畢竟現在明面上是國共合作,不過謝輝知道,國民反動派並不是真心想要合作的。

  在兩黨合作之間,國民政府可是沒少對付共產黨。

  隨著時局的嚴峻,雖然國共兩黨已經通電全國一致對外,但是謝輝從華克之跟王亞強那裡反應過來的消息也知道,國民黨內部的反動勢力依然蠢蠢欲動。

  最近更是曝出有革命者受害的消息。

  謝輝想到在1941年將會爆發的皖南事變,由此可見國民政府其實內地早已在策劃了。

  謝輝思量許久還是動筆將《囚歌》寫了出來: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衝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囚歌》本是近代革命者於一九四二年皖南事變後被俘在監獄中創作的一首現代詩。

  此詩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醜惡行徑、極端虛弱的本質,表現了革命者的偉大氣節,抒發了為革命獻身的壯志豪情。

  《囚歌》以一篇白話述志詩,

  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不著一典,沒有華麗的文字雕飾,更沒有用一個典故,但音韻嘹亮,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壯美,讓人讀後被作者那股凜然正氣所震撼。

  雖然現在事情還沒有爆發出來,但謝輝經過南京大屠殺事件,覺得自己在有些事情上也可以給人民提個醒。

  其實,南京大屠殺事件爆發以後,謝輝內心是有點自責的,他知道所有的大事件爆發的時間地點,更是知道那一次的災難會有多少人犧牲。

  可是他沒有提醒,沒有任何解釋的語言,發表一句一字。

  雖然自己的提醒不一定有用,可只要自己去做了,就算沒有達到目的,也可以求個心安,更何況,要是有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警示,而避免了那場屠殺,那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現在,雖然謝輝不能直接說出來,但是以詩的形式作為警示,也是可以的。

  謝輝並不是沒有想過,寫這首詩可能會得罪國民政府,可是如果不做點什麽?他會覺得心裡難安。

  他也想過會被報復,所以他其實一早就已經將家人送去了美國。現在留在國內的只有他一個人。

  不到最後,他不會走的。

  不過即使謝輝委婉的提示了,可是歷史根本就不容他一人之力去改變,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謝輝雖然無奈,可想想還是釋然了,因為他知道,這不是他一人能掌控的了的。

  而對於國民政府的報復他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謝輝從參與進來以後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是他想象中的刺殺並沒有到來。

  蔣校長多多少少還是顧忌謝輝的勢利的。

  雖然謝輝參與了,可是他也不能將他怎麽樣?

  最後謝輝再沒有去參與了,因為他知道,無論他做了什麽事,都於事無補的,幸好這全國統一抗日的大勢潮流,並沒有因為他而改變。

  集舉國勢利,終於在1945年,日本簽訂了條約無條件投降。

  不過雖然日本人被趕出了神州大陸,可國內的民眾生活也並不好過。

  因為還有三年內戰,畢竟一山不容二虎,無論是國黨還是共黨,他們之間只能有一股勢力能掌控這個國家。

  不過,此時已經跟謝輝沒有任何關系了,因為他已經開始在籌劃著搬遷的事情。

  他知道最後國民黨會全軍敗北,最終以失敗告終退回台灣。

  謝輝的神州集團業務現在可是遍布於全國的,要想搬遷走,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事的。

  所幸還有三年,謝輝也並沒有打算將所有的產業完全搬空,因為這樣一來,沒有地方可接收拾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謝輝也想將國內留一點東西。

  他知道最後,像自己這種資本家所留下的產業,最終都會國有化。

  他也希望國家能,迅速強大,不過,經過這麽多年的戰爭,這塊土地早已經千瘡百孔了。

  所以他最需要的是, 修養生息。

  謝輝留下來的東西,也將為國家進步發展多多少少能帶來一點收益的。

  雖然,謝輝對這片土地很是留戀,但是他知道以自己家這樣的情況,留在國內,根本就不可能有活路。

  所以他的目標是香港,此時的香港目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總有一天他會回到祖國的懷抱的。

  而且這塊土地本來就是屬於神州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謝輝還是有希望活到回歸的那一天的。

  等謝輝將家裡的錢財都轉移到香港以後,已經是兩年後的事了。

  本來王思齊是不打算跟謝輝去香港的!不過最後在謝輝的強烈要求下,他還是跟著謝輝去了香港。

  此時的王思齊雖然只是神州報社的一個主編,但是這麽多年跟著謝輝可是掙了不少錢的。

  謝輝跟王思齊可以說是相識最久了,他一直將對方當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希望對方最後悔恨。

  於是謝輝對國內後續的發展作了一個分析,最終的鬥地主,產業國有化等事情他也相應的說了下。

  雖然王思齊覺得國內後續應該不會像謝輝說的那樣嚴峻。

  可是對於謝輝的這種判斷他卻又很是信服,因為從他們相交開始,謝輝的決定就從來沒有錯過。

  最後為了家人,他也跟著謝輝一起去了香港。

  謝輝去香港以後,馬上將留在美國的家人接了回來。

  從此,大陸隻留下了一代才子的美名,而香港將成為謝輝最新的舞台。

  新的故事將從此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