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有匪》第135章 謀立軍紀
王慶坐在書房,翻閱著手裡的大事年表。這是他根據腦中記憶,撰寫的一份編年大事年表,這東西是盡密的,沒有第二個人看過。

政和五年的大宋,依然是風平浪靜,歌舞升平。可是在雁門關外,大遼境內,烽火已連天!

正月,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改元收國,更名旻。金完顏旻親身帶兵攻打黃龍府,進臨益州,州人走保黃龍,完顏旻取遼余民以回。

於是大遼遣騎二十萬、步卒七十萬戍邊。遼帝耶律延禧率兵趨達魯古城,次寧江州西。不久,遼帝下詔親征,遣僧家奴持書約和,斥金主舊名,且使為屬國。

完顏旻複書:“若回叛人阿疏,遷黃龍於別地,然後再議”。

金軍進逼達魯古城,遼軍大敗,天下震動。

遼國局面已近崩壞,各地百姓紛紛起義。其中最強者,當屬饒州渤海人古欲,此人自稱大王,聚步騎近三萬余人,遼派蕭謝佛留領兵彈壓,被古欲擊敗。四月,遼國南院副都安排蕭陶蘇斡親為都統,領兵彈壓。兩軍鏖戰,蕭陶蘇斡大敗虧輸,古欲兵勢達到了壯盛。

趁著遼金逝世鬥,無暇他顧,童貫遣軍分出湟州與會州,自領中軍駐蘭州,為兩路聲援。在古骨龍,宋軍取得了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

仲春份,朝廷詔令童貫領六路邊事,一時風頭無兩。

歷史慣性壯大異常,編年上的大事,逐一被印證了,最多是月份和日子有出進。

王慶向下看往,這一年最大的事,莫過於玄月份的護步答崗之戰。

這一戰若真的是二萬擊潰七十萬,那麽毋庸置疑,金軍確定擁有五戰氣軍團。

王慶一想就頭疼,大宋最強的軍團也就是三戰氣。而梁山,梁山現在連一支雙戰氣軍團都沒有,戰力全是靠武魄高手在撐著。說白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他還想和金軍碰一碰,就這樣的戰力對照,怎麽碰,拿雞蛋碰石頭麽。

當然,這是拿金軍作對照。單從國內來看,梁山隱隱有成為綠林龍頭之勢,發展勢頭極為迅猛,各處官軍抱殘守缺,水泊前,無人敢近傍半步。

陽谷縣劫刑場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遍了天下。

這一戰,各方出動了大批的武魄凝形高手,甚至湧現了兩位武魄進玄強者,其聲勢為近五十年來所未有。

實在在國戰中,會有更多高手出戰,但強者混在數以萬計的部隊中,並不顯得那麽突出。至於兩邊強者的碰撞,往往一場戰鬥就能交鋒一個回合。隨著戰鬥情勢的變更,國戰中已很少有人會在陣前鬥將了。茫茫亂軍之中,能保住命就不錯了,還想挑選對手?做夢呢。

刑場一戰,湧現了大批一對一的單挑,武林名宿隕落了不少。最震動的,莫過於方七佛單挑孫安。一個是北丐幫幫主,一個是明教,倆人拚得兩敗俱傷,生逝世不知,有人說一招就定了輸贏,也有說二人鬥了五百個回合的,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對於江湖人士來說,高手單挑是永不過期的談資。不久,方臘、田虎聯手洗蕩了陽谷縣,給這場大廝殺結了一個血淋淋的尾。

天下震怖!

無論中間過程如何,梁山成功救走陳廣是不爭的事實。這使得梁山泊收獲了宏大的名看,群雄聲價水漲船高,投奔山寨的綠林絡繹不盡。

王慶對投山的綠林來者不拒,並不因操行惡劣就選擇拒之門外。這些刀口舔血的人物,放在外面全都是社會的隱患。比起關門宰客的黑店,這些人具有更強的流動性、隨機性,搶完就跑,殺了就走,並不在一處停留許久。而宋朝通信手段落後,當官的往往自掃門前雪,只要劫匪出了自家轄區,能推倭就推倭,能扯皮就扯皮,兩手一攤,再不往管。更惡劣的是,很多官員連門前的雪都不敢掃、不願掃,黑道氣焰一再助漲,致使盜賊多如牛毛,良善不得安生。

假如按照明朝戚繼光的選兵標準,這群綠林全部都得落選。但是大宋缺乏血勇之氣,這夥綠林敢殺人縱火,最少膽氣是有的。以軍紀束之,賞罰勵之,良將統之,不敢說練成鐵血強軍,總比處所上的官軍要強一些。

到五月份,陸續上山的有五千之眾,其中有三千余人有過綠林的經歷,余者多是些居無定所的流浪漢。

這些人多是赤條條的王老五騙子漢,基礎上都沒有家屬累身。他們熱衷於好勇鬥狠,一日不爭鬥,渾身都難受,精力充分無比。

王慶想得很簡略,身材素質精彩的,編進行伍。身材較弱的,分配到各部分做工。建設中的梁山,最不缺的就是工作崗位了。

現實是,這些人對勞動缺乏足夠的耐心,一門心思削尖了腦袋要進部隊。修路也好,蓋房也好,紡織做工也好,他們根本不屑為之。他們寧可在部隊當一個大頭兵,也不願往施工隊當工頭。

自願上山落草的人裡不可能有善茬,天天一個不服兩個不忿的,為了一句口角不惜打得頭破血流。這種暴力衝突此起彼伏,一眾頭領為了平息事端,忙得焦頭爛額。

軍規軍紀的制定,賞罰條令的出台,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王慶在處理完丐幫的事後,一直都在忙這件事。

後代的軍紀,很難套用在山寨裡。像什麽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種事就算正規軍也不可能做到。梁山高低都是山賊,能夠做到令行禁止,不隨便奸、淫擄掠,就十分好了。單是這兩條,九成的宋軍都不可能做到。豈不聞,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但是軍紀又不可不明,部隊若是一盤散沙,高手再多又有何用呢?

王慶思前想後,感到還是戚繼光的軍紀比較實用。冷兵器時代的名將兵書,王慶讀過孫子、吳子、三韜六略,多偏理論。實踐性比較強的,當屬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且戚繼光是大明中葉的將領,軍事思想與王慶更契合一些。

當然,明與宋畢竟不同。在戚繼光的軍事戰術裡,火銃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這個時代別說火銃,鞭炮都沒處尋,故而要作很大的修正。王慶也想過,是否可以用手弩替換火銃,便讓劉慧娘試製了幾把,單兵威力尚可,想在軍陣裡替換火銃,則略顯不足。

因此,王慶並沒有把戚繼光的兩本兵書拿出來,僅僅鑒戒了其中的軍規軍紀。抄寫之後,發給王進、林遵等人瀏覽,隨後開會討論。

諸將閱後,盡皆大驚。沒想到一向講義氣好說話的寨主,竟拿出這麽一份魔鬼軍章程來。

戚繼光軍紀之嚴,恍若魔鬼一般,動不動就要斬立決。

臨陣詐托病病者,斬。臨陣拋棄軍器者,斬。埋伏作戰,遇賊人不起以及起早者,隊長斬,士兵捆打。臨陣退縮者,容許甲長割兵耳,隊長割甲長耳,哨官哨長割隊長耳,把總割哨官哨長耳。收兵回營,查無耳者,斬。一人撤退則一人被斬,全隊撤退則隊長被斬,隊長戰逝世而全隊撤退則全隊被斬。不服主座者,做不到令行禁止者,殺平民冒功者,奸**女者,斬斬斬!

行軍途中擅自離隊尿遁者,割耳;喧嘩說話者,捆打四十。練習也還有考核,凡成績在中下的,捆打;逃兵同隊之人各自捆打……

這個軍紀,放在戚繼光軍中是行得通的,由於每一個士兵都是他親身挑選的。選的都是身強體壯的誠實人,讓幹什麽就幹什麽,盡無二話。

王慶就是一山賊頭子,不可能像戚繼光一樣四處選兵。且宋人與明人不同,再誠實也是有限度的。王進表現,這軍紀一旦頒布,一大半嘍囉得自切手腳逃兵役,大夥嘴上說給寨主當牛做馬萬逝世不辭,只是表現恭敬,可不是真的要往做牛做馬。

“太嚴苛了。”連一向愛講軍紀的林遵也大搖其頭:“且太複雜了,這也要斬,那也要打, 咱們畢竟是賊,弟兄們上山進夥是求個快活,不是來受活罪的。這軍規軍紀一旦頒布,各營都要嘩變,依我之見,還是再考慮考慮吧。”

休說諸將,就是李誡和劉益也都持反對意見。

李誡語重心長的說:“寨主啊,大宋的部隊,確實是沒什麽紀律,賊過如梳,兵過如篦,你想轉變這是好事,我們也盼看梁山軍能軍紀嚴明。但凡事不能矯枉過正,用力過度的話,怕是會適得其反。”

劉益更直接一點:“寨主,你頒布這號召,是打算做樣子邀人心,還是真個要令行禁止?”

王慶被他問得愁悶了:“我就一山賊,做樣子給誰看?軍規一旦頒布,那確定是要人人遵守的。”

“既如此,得大改,把那些繁瑣的東西全都往了。”劉益一本正經的說;“可別怪老夫沒事先提示,軍紀過嚴,那是會激起兵變的。我宋人閑散慣了,你要拿人當秦卒使,小心崩碎你一嘴的牙。”

王慶無奈之極。

都說真理控制在少數人手裡。可當所有人都說不行,只有他自己感到可行,那麽錯的多半是他自己。

就算這是真理,當所有人都反對時,它就是錯的。自古以來,再雄才大略的獨夫,都沒個好下場。

想了想,改吧。小說大宋有匪最新章節第一百三十五章謀立軍紀網址: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