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太白紀略》楔子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

  陽春三月,惠風和煦,建康城早已綠意盎然,正是踏春的好時節。

  但此時城裡城外人馬慌張,互相擠踏,絕非郊遊踏青的情形。

  更有傷兵潰勇三五成群擁塞街頭,都言朝廷大敗,大將軍王敦已攻破石頭城,兵鋒正銳直指皇城,這建康城眼看是不保了。

  大晉王朝兵禍不斷,京都被人攻破已經不是頭一遭了。先是永嘉五年洛陽城破懷帝被擄,再有建興四年長安城破湣帝出降。頭兩遭都是胡人乾的,今次總算輪到漢人自己大顯神威!

  大將軍王敦以清君側為名屯兵建康城下,旦夕破城,是行伊霍之事,還是斷絕晉祚,也只在大將軍一念之間了。

  太極殿

  大晉皇帝司馬睿倚在龍椅上,神情凝滯,默默無言,王朝末日,不知他正作何感想,是歎社稷傾覆,還是憂性命難保?

  “太白不去,刀兵不斷!陛下,再不決議,怕就遲了!”欽天監祭酒庾亮焦躁催促道。

  “皇朝命脈,寄予繈褓之童,恐為王敦恥笑!”司馬睿終於開口說道。

  “但有他法退敵,何用讖文?”庾亮苦笑道,“若待王敦進城,讖文亦無用處!”

  司馬睿長歎一聲,問道:“七哥兒可準備好了?”

  庾亮神色一黯,為難道:“倒已收整妥當,裴開也已在宮內候旨護駕,隻是荀妃娘娘哭的厲害,舍不得七皇子跨海去燕,說,說讓陛下換一人去。”

  司馬睿勃然大怒:“有誰人可換?可還有別人犯那太白經天?!”

  庾亮默然不答,平州燕地偏遠苦寒,天下一十九州無出之右,荀妃不舍七皇子出鎮就藩,也是人之常情!可誰讓她生下這麽一個災星呢?

  這個第七皇子司馬白,是荀妃今年正月十四所生,尚在繈褓之中,乃是司馬睿最幼皇子。

  司馬白生來奇異,一對眼眸竟是不同顏色!

  右瞳金黃,左瞳卻晶白剔透,仿佛於眼白中嵌入水晶冰球,冰球中一點黑眸,深邃不能見底!

  此金白異瞳,雖說神奇,卻也有妖瞳之謂!

  而司馬白之異,何僅於此?!

  此子出生之日,太白星於正午現於太陽之側,乃大不詳天象,謂之太白經天!

  因天不容二日,且太白星主殺,是故太白經天寓意天下將有刀兵之劫,皇帝變更,百姓流亡。

  恰恰,大將軍王敦於他出生這天,正月十四,兵起武昌!

  待到平叛大軍一路敗退,王敦兵鋒無人能阻,朝廷已流言四起,都傳王敦兵禍,怕是太白作祟!而欽天監三卜卦辭,竟一般無二――太白不去,刀兵不斷!

  宮闈秘傳司馬睿曾動殺子之心,荀妃以死相諫亦不能阻,虧得司馬白同母長兄,皇太子司馬紹以一句“司馬家骨肉何以相殘至此”,方才製住!

  司馬睿固然知道王敦早有不臣之心,與孩子無關,也清楚天下兵禍連年,全因八王之亂司馬家骨肉相殘,更與孩子無關!可太白經天的不詳之兆讓他如鯁在喉!既不忍殺,但求一去而已,便尋一天涯海角,遠遠打發了,讓他自生自滅罷!

  “卿再去勸勸荀妃,”司馬睿長歎一聲,“就說司馬氏若能渡過此劫,朝廷日後必不虧負七哥兒!”

  注:晉永昌元年大事記

  1、正月十四,太白經天,荀妃生司馬白;

  2、同日,大將軍王敦兵起武昌,欲誅奸佞,以清君側;

  3、三月,王敦攻破石頭城,縱兵大掠,建康震動;

  4、三月,帝用庾亮計,加封平州刺史慕容@都督幽平二州、平州牧、遼東郡公,封幼子司馬白為昌黎郡王,遣使入燕;

  5、四月,王敦改易百官、誅殺重臣,帝欲禪讓,然天佑晉室,敦忽而還軍武昌,社稷得保,無人知其原委;

  6、十月,司馬白至棘城,慕容@大喜,奉白於世子府,與諸子同養,用度冠於慕容;

  7、十一月,帝憂憤而崩,太子紹即皇帝位;

  8、十二月,羯趙君子營大執法、右侯張賓暴卒,趙主石勒悲慟欲絕,撫棺泣曰:天不欲成孤事,何奪孤右侯之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