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製作仙玉的作坊也是經過了擴張,以作坊的速度,每日能夠生產仙玉上萬塊,這些可都是能夠轉化為金錢的。
返回城內的途中,賈詡的信心受到了不小的鼓舞,匠作坊和仙玉作坊,讓賈詡看到了徐州壯大的可能,強悍的軍隊與金錢上的支撐,必定會讓呂布崛起於諸侯之中。
四戰之地的徐州,誰說不能成為呂布崛起的資本呢,手段得當,吞並兗州、青州之後,呂布就有了與袁術、袁紹叫板的實力,到時候即便是袁術翻臉,以呂布的實力也不會有絲毫的畏懼。
“文和,郭嘉如何?”呂布突然問道。
“此人頗為聰穎,智謀方面亦是有著過人之處。”賈詡道。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此人留在徐州,若不然的話,你應該明白怎麽去做。”呂布道。
賈詡點了點頭,當初他是怎麽來到徐州的,沒想到呂布成為一方諸侯之後,這般野蠻的作風仍舊沒有更改,這也符合呂布的性格,放任有才華之人從徐州離開的話,那就是呂布的損失了。
呂布的實力雄厚,令諸侯不敢輕視,並不代表文人士子會爭相投靠,這種時候呂布會采用其他的手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彭城比之呂布最初前來的時候要繁榮許多,但呂布仍舊感覺到不足,僅僅是依靠仙玉作為支撐,還是不夠的,如何能夠得到百姓的支持,讓他們過上穩定的生活,不用為吃穿擔憂,百姓還會拒絕這樣一位君主嗎。
製作仙玉的作坊,乃是機密,不可能讓普通的百姓參與到其中,但徐州完全可以開辟其他的產業,如織布,這些也是生活中必須的物資,當前徐州雖說有織布的作坊,規模上不是很大。
而軍中將士需要的衣服也不在少數,以徐州當前士卒的數量,打造一個製衣廠的話,還是綽綽有余的。
想到之後,呂布當即召見糜竺。
糜竺可是徐州的財神爺,許多事情若是離開糜竺的話,會有著諸多的困難,在經商方面糜竺的天賦比之為官要更加的厲害,糜竺能走到徐州別駕的位置上,在為官方面也是頗為厲害的。
呂布將設想說完之後,糜竺沉思片刻道:“主公,這些作坊建立之後,需要得到各地商人的認同,布匹以蜀錦最好,製作衣服的作坊,建立之後,能讓不少百姓得到謀生的機會。”
“無妨,製衣作坊,同樣是需要布匹的,再說有子仲在城內,還愁這些布匹難以出售嗎?”呂布笑道。
糜竺道:“經商之中,以鹽鐵之利,最為動人,以往鹽鐵皆是掌控在朝廷的手中,地方官員或者是家族難以插手,但現在形勢不同,如若徐州能夠產鹽的話,必將會得到巨大的利潤。”
呂布聞言,眼前一亮“子仲之言甚是,東海、琅邪、廣陵,皆是臨海,到時候能得到大量的鹽。”
“海水曬鹽所得到的鹽,也可。”糜竺道。
“這件事情就由你負責,讓可靠之人錢昂即可。”呂布道。
“屬下明白。”糜竺拱手道。
投靠呂布之後,糜竺發現自己的任務越來越重了,整體忙碌,甚至有些時候連休息的時間都不能保證,不過這樣的生活讓糜竺感受到的是充實,多少官員想要過上這樣的生活還不能呢。
任務繁重,代表了君主的信任,將君主交給的任務更好的完成,才能有著更多的機會。
糜家與呂布聯姻,這就是很好的開始,關鍵還要看糜家能不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
仙玉在大漢引起了熱潮,甚至傳到了塞外,在糜竺看來終究不是長久之策,
短時間內聚斂了大量的財富,一旦製作仙玉的方法流傳出去的話,仙玉的價值必定大打折扣。提前有所防范,才不至於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驚慌失措。
轉眼到了一月之後,匠作坊傳來消息,呂布要求鍛造的百煉鋼兵刃正在運送到軍中,彎刀剛剛鍛造成功,想要達到呂布要求的八百把的數量,還需要一月的時間。
百煉鋼鍛造的兵刃,比之普通兵刃鋒利,消耗的材料和時間要更多,多少匠人以鍛造出百煉兵刃為目標。
徐州匠作坊掌控了百煉鋼的鍛造技術之後,匠人只需要使用百煉鋼鍛造兵刃即可,在這一點上,匠人還是能夠很快學會,一名匠人,一日便能打造出三把百煉兵刃, 這是匠作坊的匠人日夜不休的結果換來的。
能鍛造出百煉兵刃,對匠人而言是巨大的刺激,這是他們以往夢寐以求的結果,達到之後,自然是激動不已,在打造兵刃的時候,也更加的有激情了。
以匠作坊匠人的數量,完全能夠做到日夜不停的動作。
天氣炎熱,匠人揮汗如雨,很少有人停下來,打造出兵刃可是有著獎賞的,雖說現在百煉鋼的技術掌握了,鍛造百煉兵刃的獎勵變的很少,只要能不停止的工作,得到的金錢還是很可觀的。
匠人鍛造的兵刃,乃是陷陣營所用,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陷陣營為徐州軍步卒之中最為精銳的存在,裝備更為精良的兵刃之後,他們在戰場上的破壞力將會更大。
在這一點的待遇上,就算是騎兵見到之後,也會羨慕不已的。
莫說徐州軍的騎兵,即便軍中將領也難以想象到,呂布能將百煉鋼兵刃裝備到軍中。
當郭嘉看到如此數量的百煉兵刃的時候,神色間寫滿了驚訝,他是謀士,能夠看到的東西也更多,百煉兵刃的大名郭嘉自然是聽說過,就算是雒陽軍中也不可能做到給軍中士卒裝備百煉兵刃。
“溫侯,卑職認為,不宜將這些兵刃直接分配給陷陣營。”郭嘉拱手道。
“奉孝此言何意?”
“陷陣營將士精銳,軍中將士皆是知曉,但這是百煉兵刃,即便是軍中的將領也想要擁有,試想,陷陣營普通士卒,都能夠裝備百煉兵刃,一些將領會有著什麽樣的想法。”郭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