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北方人愛吃肉,個子極壯,而南方人愛吃魚,往往精明。當然,兩者兼吃,那是最好。後來常提的,蜀黍不約,自是取於蜀地乃大產黍米的緣由。然而,現在的蜀國對於黍米,還遠遠極為陌生。
除了劉禪,劉禪恨不得先煮一鍋吃了再說。
得了黍米,劉禪不得不給諸葛亮等人科普一下重要性,劉禪從陳祗手裡抓起了一小把,拿在手裡,細細一看,的確是賣相不錯的黍米,可以當種子,於是說道:
“陳祗這回的確得了大功,這黍米非同小可,平常雖然偶爾能得到一些黍米,卻數量極少,不成規模,爾等莫看黍米產量不多,去殼麻煩,食之不夠充饑。實則黍米比粟米要好得多,易消化,好吸收,老少皆宜,依朕看,往後黍米可用於平時食用,戰時則仍以粟米為準,這些黍米取一半用於萌芽、種植,待找個適合的地方大規模播種下去吧。”
劍閣關當然不適合種植黍米,這些黍米還是要運到別的地方去,比如蜀都或者漢中,用來種植黍米,一開始可能成效較低,產量不如粟米,但只要堅持年年都種,不斷地育優產優,劉禪相信蜀國為天府之國,自然是產糧產物皆是不弱於他地。
“朕知道你們不信,也罷,讓陳祗去搗弄些來,朕親自教其烹煮,待吃過,爾等就會知道黍米的好處了。”
這年代,對於谷物的去殼,仍是用搗臼碎殼為主。劉禪這麽說,並沒毛病。
劉禪揮了揮手,將陳祗退了下去。劉禪明白黍米是百姓民生的大事,可眼下說這些不太適合。大戰剛過,還是以軍務為主,自是諸葛亮和薑維等人需要議事,稟報之際,也就不願多談。
果然,陳祗一走,諸葛亮自從來到劍閣關,了解所有的過程,也就將這段日子的時間線給整理了出來,很快就梳理了一份比較重要的節點,或者需要做出決定的要事,諸葛亮沒有避重就輕,而是簡明扼要地說道:
“陛下,劍閣關一戰,董輔國戰死,因戰而殉的蜀兵多達三千之數,敢問陛下是否依軍中規定而辦?給予相關的優恤?”
那些俘虜的魏軍和繳獲的糧草輜重,都好辦。願意投降的就地收編,不願意投降的發配到礦山或者邊遠地區充當勞力,而糧草等有陳祗,也不用諸葛亮怎麽操心。雖說,之前劉禪已是定下了規程,但這一次死傷好像有點嚴重,諸葛亮也就不怕多舉一問了。
“董輔國老當益壯,為國而死,朕亦很是心痛,理應擇日送回蜀都,以國士之禮葬之。董輔國可尚有親屬?至於所有戰死的蜀兵皆按章而行,厚葬優待,不可讓將士寒了心。”
劉禪對於戰死的蜀兵還是很大方的,況且這些蜀兵本來就是為了劉禪的蜀國而戰,這一點容不得劉禪有任何輕視。
聞言,諸葛亮也放了心,不會食言的君主還是好君主,其實現在蜀國是難,但還沒難到連些許戰死的蜀兵都優恤不了。諸葛亮就怕劉禪不肯,覺得沒必要,或者做了沒多大意義。
劉禪有問,諸葛亮和薑維等人自是不敢不答,況且董厥有沒有親屬,這明顯問的就是男丁,如兒子之類的,表示劉禪要額外加封了,彰顯天眷了。諸葛亮對董厥不熟,可薑維那是跟董厥在劍閣關這兒一起待了很多年的老戰友。
薑維不得不搶答,說道:
“陛下,董輔國尚有一子,名為董允,字休昭,年方十八,留守於蜀都,任為書吏。”
薑維也願意自己的好友,董厥的後代能夠有個好前程,不然人死道消,再過個幾年,董厥沒有人想起,那董允說不定還是泯然眾人矣,這樣一來忠臣後代無人問津,恐怕也不是劉禪和薑維等人所願。
“忠臣後代,必定純良。派人持朕詔書,前去征辟董允,充任為侍中尚書令,參議朝政,以繼父志,享國之殊榮。告訴太子,好好重用,就讓董允暫在蜀都幫忙鎮守吧。”
侍中尚書令,官職已是不小了,雖不及丞相,但在朝堂上也有一言之地了。劍閣關的將士皆有些羨慕,但並不嫉妒,這是董厥付出了性命掙回來的,董氏應得的。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剩下的就是零七散八的軍務了,劉禪對於這些並沒有再畫蛇添足,統統皆交給了諸葛亮和薑維兩人共同決定,妥當處理。
到了傍晚,陳祗又一次完美地完成了任務,捧了一大盆鼓搗好的黍米前來,劉禪湊近一看, 真是慘不忍睹,難怪黍米推廣困難,只見黍米雖然去了殼,卻是成了碎塊,幾乎沒有一個是完整的。
這樣的黍米,除黍米粉又還有點距離,但與完好的黍米那是不同的二樣。想到陳祗是盡心盡力,劉禪也就算了,沒有多余的責怪,別說是黍米了,所有的谷物都是這樣去殼的,不像以後有了去殼機,黍米基本個個飽滿脫殼,大如山裡的螞蟻。
“陳祗,將這些黍米皆放入鼎內,加入清水,熬製而成,記得多加些水,確保黍米粥水粘而不稠,這樣喝起米粥來,才有味道。”
黍米都是碎米,不好煮飯,加上現在的青銅鼎根本沒辦法煮飯,鼎蓋沒法蓋緊。而青銅染爐的密封性也有限得很,想煮飯,沒有鐵鍋之類的,那就想都別想。
陳祗一聽,趕緊盡數照辦。
說來也奇怪,明明只是黍米和水,卻是越來越香。黍米粥的香氣,順利地將諸葛亮和薑維等人的食欲都給勾引了起來,張飛更是連連喊餓。
以往,諸葛亮和薑維等人也不是沒有吃過黍米,但大多都是蒸熟即食,毫無味道,甚至偶爾沒有蒸熟,吃黍米就如同在咽糠,難吃得很。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不料,黍米最大的妙用,居然不是煮成飯食,而是熬成清粥。簡直就像出現了奇跡,同樣的東西卻變戲法一樣,突然變得好吃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