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適逢黃埔軍校南寧六分校第八期畢業(黃埔十二期)。當期畢業的大部分學員,充實到將要出發北上的7軍、31軍、48軍部隊裡擔任基層指揮員。剩余的學員負責訓練新的有生力量,組建新軍與補充部隊的新兵訓練工作。在這裡講一個7軍172師野戰補充團訓練與上戰場故事。
廣西南寧市西北方向有個叫西鄉塘的地方,當年那裡有個廣西民團管理學校訓練新軍的一個大校場以及新兵宿舍,在不遠處的心圩山裡面還有一個訓練山地野戰部隊的適應場地。
現在這些地方都變了,當年的民團學校以及大校場,變成了教書育人的大專院校;那個心圩訓練野戰部隊的適應場地,變成了旅遊景點叫龍門水都,一切舊的痕跡與歷史一樣漸漸的被遺忘,淡出人們的視線,現在只有當地85歲以上的老人,還能說出抗戰時期這裡發生的一二三。
廣西的第七軍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北伐時期就聲名遠揚。抗戰伊始就代表著廣西軍隊的中堅力量,其中172師是三個師裡的“桂花之師”,能在這個部隊裡面服役是每個廣西軍人的夢想,這是光榮與榮譽的象征。
新組建的172師野戰補充團是帶著榮譽來訓練的。兵源來自南寧附近縣裡面的民團,別小看廣西民團他們大部分服役過一年,退伍後就回到家鄉成家務農,不過有一點他們必須加入地方民團組織,隨時準備再一次入伍成為現役軍人。
這都是廣西抗戰時期征兵,兵源素質比外省高的原因。一拉上戰場毫不遜色於正規軍,如武漢會戰中的188師與189師就絲毫看不出是民團抽上來剛剛組建的新軍,一上戰場就能沉重地打擊日軍。
訓練野戰補充團比訓練新軍要艱苦得多,單講野外設伏不管天氣發生什麽變化,都必須一動不動在原處隱蔽,有時訓練就是讓你趴在那裡潛伏八個或十個小時,訓練結束時官兵們站起來腿都打晃。
用鳥語代替人的語言交流,別看簡單,許多新兵畢業後還是沒學會鳥叫,只有以後不斷學習了。不過這些官兵需要調整到聽出鳥語在說什麽,部隊需要這樣的人才。
還要掌握了解步兵的各種武器性能。各種彈藥的貯存方式,部分官兵還要掌握開汽車與戰車的本領。
要成為合格的野戰團官兵必須要熟悉水性,在西鄉塘附近有一條心圩江。學習武裝泅渡就在那裡進行,許多新兵不習水性為了教他們學會游泳,花費了不少時間。學會了又要學武裝泅渡。這是一個重要科目,並不是需要士兵攜帶武器負重遊過去,而是利用可以利用的漂浮物,在水面把武器裝備推過河對岸。抗日戰爭中46軍175師有位團長自恃自己水性好,在湖南帶著官兵訓練武裝泅渡時沒有利用漂浮物,結果沒遊多遠被武器裝備帶入江中,誰也救不了結果不幸遇難。
每一位官兵都要學戰場醫療救護,如果遇到在戰場上失去雙腿與雙眼致盲的戰友,要迅速解決他的痛苦,醫護兵要把他的胸章摘下來放進挎包。因為這樣的傷員失去醫療救治的價值,就是治療好他,也失去繼續活著的價值。(好像在當時的戰場上也是這樣對待)
還要學會野外生存,好在廣西人什麽能吃都敢吃。如:科目考試時教官拿了一隻活老鼠要一個班的人分著生吃,當然是個個都通過。可剛開始訓練時沒幾個人敢吃。至於喝自己的尿,用手挖土隱藏自己的大便不被敵人嗅到等等這些都要學。
在中國,黃河以南地區地勢大部分是丘陵與山地,在抗戰期間大部分的中日大會戰都發生在這些地方,因為中國軍隊訓練落後、軍事裝備也落後。只有靠訓練野戰部隊,利用有利的地形與日軍周旋,等拖垮了他們才去戰勝他們。
其實廣西軍人的訓練模式與日軍一樣,南寧軍校采用的教材是日軍教材,過去還聘請過日軍教官訓練學員。
抗戰爆發前夕廣西政府還從日本,大量采購包括飛機在內的軍事裝備。所以在中日對抗的戰鬥中,廣西軍人與日本軍人交戰不分上下的原因,就是他們太熟悉日本軍人了。
172師的這個野戰補充團經過刻苦訓練,於1938年元旦過後與第二批上戰場的部隊走向前線。
出發的那天部隊從南寧的德鄰路(今解放路)走向民生碼頭,沿途歡送的人群一直排到碼頭。人們高舉著紙糊的,各種顏色組成的三角小旗呼喊著口號“抗戰必勝!”“抗戰衛國!”“誓死把侵略者趕出中國!”......。
廣西著名的抗戰照片《回眸》就是在這裡誕生。像片中高大的軍人是位營長,他滿含熱淚回眸最後看了一眼白發蒼蒼的母親和懷抱嬰兒手牽著幼子的妻子,念念不舍的登船離開,將要走上與日軍拚搏的戰場,他心裡十分明白能活著回到家的希望非常渺茫。
在他回眸的瞬間被在場記者抓拍到了。戰爭早已過去,相信他的兩個孩子依然健在,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抗戰期間廣西出兵100萬,就有70多萬軍人在外省與日軍作戰,其中二十多萬廣西軍人殉國掩埋在異省他鄉,等於三位出省的廣西軍人當中就有一位陣亡?
船開了,帶著出征的將士們離開南寧,他們站在甲板上與歡送人群揮手告別,大聲的對岸上人們說“等趕走了侵略者我們會回來的,再見。”!看著漸漸遠離的家鄉,這些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官兵們久久的站在甲板上,太陽漸漸的下山了,大家陸續回到船艙。吃過晚飯,軍中的秀才們為大家講故事;什麽太平天國,什麽袁宗煥,他們都是廣西人民的英雄好漢。不知不覺到達梧州港,為了安全起見,部隊將要在這裡休息近二十個小時,躲避日軍從海上起飛的飛機轟炸,等第二天太陽下山後,再出發到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