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召喚主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地圖 董卓遷都
不過,在黃天霸正式討賊之前,遊戲世界中發生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變化。

  在霸王城東南方向的黑色區域內突然出現了一大片亮光,亮光內出現了一座座城池。

  黃天霸正在驚疑時,黃月英突然發來信息說道:“霸王,系統開放新地圖了。”

  “原來如此。看來,與剛才那封密信有關。”黃天霸將剛才的密信交給治安四勇士,讓他們即刻送給黃月英。

  同時,他打開視野想仔細查看了一下那些亮光中的城池。

  不過,他只能看到城池名字,其他內容什麽也看不清楚,就像是有一層厚厚霧氣擋在城池上空。

  看來,這又是系統玩的把戲。

  “月英,你能看清楚具體地形嗎?”黃天霸問道。

  “被擋住了,眼睛看不見。我嘗試搜索數據,拒絕訪問。看來只能打過去了。”黃月英早已經熟知系統的規則。

  “打,一定是要打的。不過,現在還不急。有些工作我得處理完畢,才能放心出去。”

  黃天霸所指的工作除了尋龍爭霸之外,還有他正在規劃的血戰長阪的關卡設定。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血戰長阪的困難關卡一直讓眾多主公難以突破。大部分主公都停留在第四第五大關上,只有少數幾個主公能突破到第七大關。

  如果沒有主公能夠突破到第十大關,那很容易讓他們知難而退。

  迄今為止,只有宇過天晴湊出一個華佗的整將。而且,他還是最早的時候因為借馬給華佗,獲得了一部分聲望,又加上幾個通用傳奇級名將聲望兌換,才最終將一個整將華佗湊出來。

  也正因為華佗的出現,又加上蔡文姬、黃月英的輔助,才讓他一路過關斬件,到了第七大關。

  由此,他成為了僅次於韓靈兒的過關猛將。

  由於沒有強力奶媽的輔助,即便是戰力最高的龍騰天闕也僅僅是在第六大關的最後一關。

  黃天霸將新版血戰長阪內容基本規劃完畢,只需讓黃月英進行數據運算,並簡單調試一下即可。

  眼下,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新開放的地圖上。

  他看不清具體地形,但能看得見幾個城池的名字,分別是:廣平、濮陽、河內、洛陽以及長安。

  當看到長安時,黃天霸便明白了一切。

  洛陽乃是漢室皇城,如果按照皇甫嵩的說法,讓黃天霸去平叛,那地圖上應該只有洛陽才對。

  如今,既然已經出現了長安,那就意味著董卓已經遷都。

  看來,新地圖乃是征討董卓的一條主線任務。

  至於董卓遷都的問題,很多人一直搞不明白。

  遷都不僅僅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之事,還關乎國運。尤其是在封建社會,無論朝廷百官,還是鄉野村民,他們都堅信,國都穩天下才能穩的道理。

  可即便如此,董卓還是毅然決然地做了遷都的決策。

  至於此事,黃天霸也非常疑惑。

  於是,他讓黃月英試圖從數據庫裡面尋找一些與此事有關的事情。

  本來,他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黃月英卻真的找到了一大堆資料並同步給了他。

  看來,這也是系統準備好的。

  簡單梳理了一下那些資料,黃天霸理清了一些頭緒。

  彼時,關東的諸侯反董之勢已成燎原,群雄怒斥董卓殘暴,興起義兵西進討伐。面對關東群雄的討伐,董卓大可以據險守住洛陽即可,但仗還沒有打,董卓為什麽就要想著如何逃跑呢?

  表面上來看,是關東諸侯給董卓的軍事壓力過大,董卓畏懼關東諸侯才不得已遷都西逃。

  但事實上董卓並沒有害怕關東的諸侯,相反關東諸侯不少人在董卓的手下吃了大虧,如王匡、曹操等人都被董卓打的大敗。

  其他的諸侯或義軍其實也非常畏懼董卓兵強,僅僅是裝腔作勢的喊喊口號而已,並不采取實際行動。

  大多數人討伐董卓只是想著在勝利之後分一杯羹,畢竟,亂世之中,誰的利益大,誰就能站到最後。

  所以,各路諸侯的討伐並沒有真正讓董卓擔心,讓他最為擔心的是一支兵馬——白波軍。

  白波軍說到底只是黃巾軍的余部,黃巾起義失敗後,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起義,因地得名白波軍。

  張角作為黃巾起義的始作俑者,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發展的黃巾軍遍布全國,足有百萬之眾,分屬不同的渠帥所率領。

  而白波軍正式其中一支勁旅。

  在董卓進洛陽的那一年,白波軍挺進到了河東,隊伍發展到了十來萬人,這個數目足以讓一些諸侯和朝廷擔驚受怕。

  後來,白波軍聯合內遷汾河流域的南匈奴,連破太原河內等郡,聲勢浩大,嚴重威脅到了洛陽。

  白波軍如此囂張,比他們更囂張的董卓是無論如何都忍不了的。

  剛剛掌握大權的董卓派出了自己的女婿中郎將牛輔前往征討,可事實證明,靠裙帶關系上位的人靠不住,牛輔被這群所謂的“山賊”給打敗了。

  實際上,這一戰也並不能說明白波軍多麽厲害。

  總歸來說,白波軍只是一支雜牌軍,與那些諸侯所率領的軍隊相比,無論準備,還是戰力,都有一定差距。

  之所以白波軍讓董卓忌諱,是因為他們所在的位置非常關鍵。

  白波軍佔據著太原西部大部分區域,如果南下成功就會切斷董卓退往關西的退路,到時候董軍將面臨著被關東軍和白波軍夾擊的處境,兩線作戰極為不利。

  對董卓而言,關東軍不可怕,白波軍更不足為懼,但二者一旦聯合,這其中的隱患即使是強橫的董卓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偏偏這個時候不爭氣的牛輔居然打了個大敗仗,這就更讓董卓不安心了,不得不重新審視白波軍的實力和最終意圖。

  試想,白波軍大戰全勝,豈不會趁勢攻擊?

  再者,回想起自己乾的那些壞事,董卓越發的不安,繼續死守著洛陽有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

  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風險,洛陽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而擁有崤函之固的長安絕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佳之地。

  退到長安既可以抵禦關東群雄,又不用擔心後路被白波軍切斷,還離自己的老家涼州更近。

  佔據著長安,進可以平定關東,退可以關起門來做皇帝,一舉多得,又何樂而不為呢?

  經過慎重考慮的董卓做出了遷都長安的決定,和關東諸侯的猶豫不決不同,董卓是雷厲風行、殺伐果斷。

  他說到做到,根本不管那些反對聲音,不久後便把漢獻帝和朝廷遷到了長安。

  遷都唯一的壞處,就是勞民傷財。

  當然,這根本不是董卓該考慮的事情。他考慮的是擁長安之地,盡享人生極樂。

  實際上,董卓遷都之後,的確讓關東諸侯鞭長莫及。同時,他也不再擔心白波軍斷了後路。

  對於董卓個人而言,他這一招十分高明。

  但是,對於整個漢室來說,已經是風雨飄搖。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