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這種生物,別看是人類餐桌上極為平常的美食,實際上卻是自然界中少有的好鬥生物。
它們地盤意識極強,又常常表現得無所畏懼,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下幾乎無法和其他水生動物混養。
如果為動物界列一份殺手榜單,那麽皮皮蝦一定榜上有名,因為它們能抓住比自身大10倍、重10倍的頭足類動物,其獵物包括各種貝類、海膽等,披著鈣化裝甲的龍蝦、立著腳尖悄然路過的螃蟹也會成為它們的攻擊對象。
當然了,要成為強大的殺手,趁手的武器必不可少。
皮皮蝦的武器是它們的第二對顎足——掠足,而這對武器也堪稱動物世界最奇妙、最驚人的武器之一。
其實如果從皮皮蝦的掠足形態上來進行區分,可以將它們劃分為兩種類型:“粉碎型”和“刺穿型”。
比如名聲在外的雀尾螳螂蝦就是屬於“粉碎型”選手,它們掠足的第一個關節甲殼特別厚重,膨大成圓球狀,這是它用來錘擊獵物,粉碎甲殼的武器。相應的它們也主要以身披重甲,行動遲緩的動物,比如貝類為目標。
當它們攻擊獵物全速彈出掠足的時候,那對威力巨大的“錘子”加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104公裡每秒,一次打擊僅耗時幾十毫秒,卻可以釋放1501牛的力,這個力量相當於它們自身重量的2600倍。
這種強力的攻擊甚至會造成小范圍的水體空蝕現象,其形成的氣泡破裂將釋放劇烈的二次衝擊,甚至能呈現出一種帶著閃光的爆炸般效果。
而“刺穿型”皮皮蝦則像螳螂一樣,用迅猛突襲的掠足擒抓小魚之類敏捷的獵物,然後再用爪尖鋒利的針刺扎入肉裡殺死獵物,獲得一頓美餐。
粉碎型和刺穿型,兩者一對比後者似乎聽起來一下子就LOW了許多,然而很遺憾的是,莫歌所收集到的素材,學名口蝦蛄的那種小海鮮,無疑就是屬於刺穿型選手。
還好,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是同屬皮皮蝦的兩種近親實際上具有相似的結構。
其掠足的結構表面上有所不同,但是內部的運作機理卻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而莫歌提取出這種掠足素材,很顯然是為了加強他自己模仿節肢動物外骨骼結構設計出的那對副肢。
【節肢副肢】
實際上從基本的運動模式上來看,莫歌所設計的節肢副肢與其他節肢動物也包括皮皮蝦本身已經極為接近,同樣是大量橫紋肌附著在外骨骼的內部,通過更大的肌肉橫截面積來增強力量輸出。
不過這還僅僅只是普通運動模式而已,皮皮蝦那對掠足的強大,還來源於它們獨特的“蓄力”和“施力”過程。
皮皮蝦的掠足從外往裡數的最後也最大的一截叫做長節,這段肢體的外殼富有彈性,可以像彈簧一樣儲存力量。
掠足上有一個類似“門栓”的“鎖扣”結構,在蓄力過程中,伸肌收縮,“門栓”鎖住掠足,讓它無法伸開,隨著力量的增加,長節的“彈簧”逐漸壓縮。緊接著,“門栓”松開,掠足一下子彈出,瞬間釋放打擊。
以鐮狀獨指蝦蛄為例,它的蓄力時間需要700微秒,而“門栓”松開僅需2微秒。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通過蓄力之後瞬間釋放來增強殺傷力的機制。
莫歌所需要的也正是這種機制。
如果說他那對副肢原本的攻擊方式是實時的普通攻擊,那麽當附加了蓄力機制之後,就可以形成一種更加可怕的爆發性攻擊。
當然這種蓄力爆發的機制也並非沒有缺點。
其一就是攻擊頻率的問題,由於需要一個蓄力的過程,當莫歌進行這種爆發性攻擊的時候,顯然攻擊間隔就會比原先長上許多。
還有一個靈活性的問題,在普通攻擊的時候莫歌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只要收著一點力,甚至攻擊到一半突然轉換目標都不是不可能。
而當進行蓄力爆發的時候,想必就是可放而不可收了。
當然這都只是應用上的選擇,實際上增加爆發機制之後莫歌也並非就不能再用普通攻擊了,因此這只是為莫歌增加了一種強力攻擊方式而已,有益無害。
但是還有一點最為可慮。
從上面的描述中就能知道,皮皮蝦的這種蓄力爆發是通過外骨骼的彈性形變來實現的。
很顯然,這是外骨骼的獨特優勢。
雖說在肢體的靈活轉向方面、以及對於大體型的內部支撐方面,外骨骼系統可能不如高等動物的內骨骼系統,但是在硬性出力以及這種機械性的蓄力爆發方面卻又有著明顯優勢。
然而既然是通過外骨骼的蓄力,那麽外骨骼的強度和彈性性能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外骨骼不夠堅韌,那麽就很可能無法發揮肌肉的全部效能,說不定肌肉還有余力,外骨骼卻先承受不住斷裂開來了。
如何增加外骨骼的性能?
最直接的當然是改變外骨骼的構成基礎,更換成性能更強的材料。
然而莫歌卻沒有現成的素材來完成這種改變。
即便是皮皮蝦的原版甲殼也是不行的,因為皮皮蝦的掠肢之所以能夠達到那種性能,與它較小的體型是分不開的。
材料的大小尺度與它所表現出的性能直接相關,同樣的材料越是面積巨大就越是脆弱。
這也是大體型生物難以出現的原因之一,同樣本質的鈣化骨骼,放在小貓身上跳躍飛奔都沒問題,放在大象身上,雖然已經等比例增粗增厚,卻無法承受大象跳起五厘米高就會出現骨折。
在這方面,異形甲殼的性能已經比大多數生物材料優異太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增加外骨骼的厚度,那麽整體強度自然會有所提升。
但是莫歌又不想將自己的副肢改造成傻大黑粗的模樣,並且過於巨大的體積也同樣會影響副肢的靈活度。
或者在肢體總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向內增加外骨骼厚度?
那就必然會壓縮肌肉的存在空間,也同樣會影響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