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手裡的粥,余生感覺反而更餓了。要母親給再給自己弄點吃的,不過被父親拒絕了。他這是好多天滴水未進了,猛地吃太多會讓腸胃受不了,還是吃點粥吃點容易消化的東西,等腸胃適應了以後再吃別的就好了。
聽了父親的話,余生好說歹說才讓母親又盛了半碗粥給我。喝著最後的小半碗粥,聽母親在旁邊給自己說些家常,其實幸福也是那麽簡單。
正喝些粥,突然聽到門口有動靜。聽到動靜余生們一家三口齊齊往回看,結果門口的人隻是露了半個腦袋,在看到我們那麽整齊劃一的回頭直接喊了一聲:“媽呀,鬼呀!”
話落音以後腦袋更是嗖的一下就縮回去了。父親眨了眨眼睛問母親:“剛剛哪個是趙大爺嗎?我看著像,不過沒看清。”
余母也有些迷惑的說:“好像是吧,我也沒看清,速度太快了。”
說完這個他倆齊齊的看著余生,看樣子要余生給個答案,好像就跟余生看清了一樣。
余生喝著碗裡最後一點粥,無奈的說到:“我這些年都是過年才回家幾天,人認識的都不太多了,更何況剛剛我在喝粥,根本就沒看清是男是女。”
話剛落音,就看到剛剛的那半個腦袋又伸了出來。看到露出大半個腦袋,余母試探性的問道:“趙大爺?”
聽到母親的話,那伸出來的大半個腦袋才全部露出來,余生仔細看了下,依稀辨認出是自己記憶中趙大爺的影子。
趙大爺看了看余生,又看了看余母,最後看了看余父,接著有些畏縮的問道:“翠珍,你家余生這是?”
余母聽呢趙大爺的話,臉上的喜色就掩蓋不住,滿臉喜色的對趙大爺說到:“我家余生,之前就是沒緩過來,現在緩過來好了,你看活的好好的呢。”
說完為了證明余生的健康,余母還在余生背後狠狠的拍兩下,差點讓余生嘴裡沒咽下去的粥給噴出來。
拍了兩下以後余母開始埋怨起來:“余生,你也是的,看到你趙大爺也不知道打個招呼,那麽不懂事。”
聽到余母說余生現在好好的,趙大爺有些尷尬的把整個身子探出來。嘴上卻說到:“那是好事,余華你家裡是有福氣的啊。”
余華聽到趙大爺的話站起身來客氣的讓了根煙給趙大爺,結果剛出門就愣住了。余生好奇的出門看了看,結果看到自家門口右邊的牆上貼站著著一大堆鄰居親戚,看樣子是被自己嚇到的那堆人,跑了沒跑遠又回來看到底是什麽情況的。
那堆人看到我好奇得看著他們,都有點不自然,都有些畏畏縮縮的過來跟余生打招呼,膽子大點的還會過來摸他兩下。在確認余生是真的活過來以後大家的膽子才大了起來一邊讓著煙一邊寒暄。
雨花發了一圈煙,給當著大夥的面說:“三老四少的親戚朋友,我兒子死而複生,這是白事變紅事,現在這個靈堂是不能用了,大家幫把手把靈堂給撤了,錢都退了,不過酒席照辦,算是大家給我老余家面子,今天咱就在一塊算是聚一聚。”
聽了余父的話,親戚朋友們連忙推辭,說是衝喜的錢,拿回家就不沾喜氣了不能要。不過他們又都表示,今天受了驚嚇,要是不大吃我們一頓是不行的。
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就簡單了,一些親戚朋友幫忙把靈堂撤掉換上喜氣一點的裝飾,一部分人則是開始幫忙置辦酒席。整個場面就忙忙活活的開始了,余生則是吃了一碗粥以後有些疲憊,
被母親扶會臥室休息了。 余生躺倒床上,看得出母親想和自己說話。不過在看到余生躺在床上疲憊的樣子,隻是安慰道讓自己好好休息,別的話並沒有說出口。
等到余生再次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起身看了看外面,吃酒席的人已經早早散去隻有自己母親和隔壁的阿姨們在洗盤子。
看到余生出來,洗盤子的阿姨不像早上那樣對他畏懼了,而是開始問東問西,讓余生應付的好不吃力。
余母看出來兒子的窘迫,沒有讓余生太為難。起身對幫忙的阿姨說到:“姐妹們今天也多虧了你們了,現在盤子洗的差不多了,咱這廚房裡還剩了不少菜,我這還有袋子, 咱這一人多裝點回家吃。”
聽了余母的話,幫忙的阿姨也沒有推辭。中午的時候大夥過來吃飯,都是這些阿姨忙東忙西的,就連吃飯都是湊合著吃兩口就又忙起來了。到了晚上又幫忙處理廚房的瑣事,晚上回去兜點宴會剩余的食材也都是應該的。更有的要是不嫌棄中午宴會的剩菜,那也是想帶多少就帶多少回去,一是豐富了自己家的餐桌,二是解決掉那些吃不完的剩菜剩飯。
也就過了十來分鍾,那些阿姨就帶著大兜小兜的出來的,出門以後還被余母又一人硬塞了一個紅包。看得出來對於兒子的死而複生,余母是打心眼高興。
等阿姨們出門以後余生動手幫著母親把剩下的一點活做完,收拾好以後余母起身拍了拍手,然後拉著余生到了臥室。
等進了臥室,余母先是拉著余生的手一陣的看,看樣子余母對自己兒子的死而複生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過了好一會,余母才擦了擦眼角要溢出來的淚珠說到:“好啊,回來就好了,回來就好了。”
余生攥住母親的手,讓母親感覺到自己雙手的溫度。然後安慰到:“我回來了,好好的,囫圇個的呢。”
余生說完就看到母親剛剛擦乾的眼淚又開始流了出來,怎麽擦也擦不乾。過了好一會余母緩過來以後看著余生說到:“我的兒啊,你可不知道。你出事之前我就一直做噩夢,夢裡面的情景跟我前些天遇到的事情都是一模一樣的,不管是怎麽辦喪事,來的人都是誰之類的我都清清楚楚,就跟事情就是發生在我眼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