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國公府的贅婿》第337章 辯論
  最終,周懷只是咳了一聲,面無表情道:“卞愛卿快起來吧,修文你也不要怪他,畢竟卞愛卿剛剛才擔任刑部尚書一職,初掌刑罰,見此情況難免有些焦急。不過,百司各司其職,才是一國統治之基礎。無論是誰,只要其違反律法,都同樣以刑法相待即可,對於這一點,刑部無需猶豫。當然,若是刑部再因此將此事推諉給他人,恐怕真的會讓世人以為刑部的確沒有行使刑法的能力,若真的如此,到時候朝廷再考錄考慮給刑部身上減點擔子。”
  聽到自家主上發話了,夏修文這才放過這位刑部尚書。
  而卞藝傑擦了擦冷汗,小心翼翼的退回了位置上,但是心裡卻是一驚。
  他知道,主上是不滿了。畢竟作為一直跟在呂清謀身後的官員,他跟著呂清謀大大小小不知處理了多少案件,否則也不可能乾到這個位置。
  而主上卻說他初掌刑罰,要給他減點擔子,其用意可想而知。所以現在還是少說話為妙,省的真惹怒了攝政,後果可想而知。
  見此,朝臣們都不說話了。現在攝政已經擺明了要為墨家撐腰,而現在殿中幾位大佬也都為墨家說話,現在看來,墨家勢力已成,難以撼動。
  至於呂清謀,也是因夏修文在巴蜀之地近水樓台先得月,已經跟墨家搞好了關系。所以他再偏向墨家,也已經不能讓墨家站在他這一邊。所以才讓下面人試試主上的態度。再加上呂清謀心理上是偏向於法家那一套,所以對於好遊俠之風的墨家是天生不喜。
  而且,雖說,他已經跟夏修文和解,雙方算是走上了合作的道路。但是話語權這東西,有時候還是得爭上一爭。
  見眾人都不說話了,周懷道:“既然大家都沒什麽異議了,那以後所有人不得再以這種理由來攻訐墨家。從明日開始,準許墨執上朝。”
  眾臣中有無奈的,有淡定的,也有不滿的,但是見主上心意已決,都知道已經改變不了這個結局,隻得領命。
  新任吏部尚書方瑞明則是臉色淡然,心裡卻沒有那麽平靜。他跟應玉辰都不是呂清謀的人,但是他倆卻是好友。在昨日,他們已經商量好,若是朝廷形勢漸好,他就立即站出,否決關於墨家相關人員的任命。
  而從現在這個形勢看,已經不需要他站出來了。
  很明顯,夏修文已經暗中聯系好了很多人,連鐵公雞趙欣澤也被拉下了水。至於攝政的態度也很明確,所以對於墨家,只能以後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實,這麽多人反感墨家,不光是呂清謀想要看看墨家在自家主上心中的地位,也是儒家天性使然。
  只要是崇尚儒家的官員,就天生對不尊禮法的墨家十分的看不順眼。
  隨後,眾人又商討了一些國事,眼看朝會就要結束。就在此時,周懷咳了聲,道:“好了,今日朝會,相關事情也說的差不多了。正好得空,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此人是呂先生尋訪來的賢才。前一陣子才被呂先生收為他府上的門客,大家見一見吧。”
  聞言,眾人的身子頓時一震。尤其是夏修文,看了眼面無表情的呂清謀,又看了看那些呂系官員們,不由垂下了眸子。
  他也得到了消息,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看來,墨家的事情只是開胃菜,這才是大餐。
  不一會,在侍衛的帶領下,杜希文來到了朝廷。
  眾人向外看去,只見一名眼神銳利之人從外面慢步走了進來,不急不緩的拜道:“臣,杜希文拜見攝政。”
  周懷點點頭,對著眾臣道:“這位就是我說的那個賢才,杜愛卿,你跟眾位大臣說說你的想法。”
  杜希文點點頭,轉身面向眾多朝臣,開始一一敘述自己的治國之論。
  約麽一個時辰後,待杜希文話音剛落,滿朝文武嘩然聲已經一片。禮部尚書應玉辰忍無可忍,上前對著周懷跪倒在地大聲道:“攝政,變法萬萬不可行啊。效法古代不會有過錯,遵循古時禮法不會有邪行,如果變法帶來的收益沒有超過以往規矩帶來的實際收益情況的百倍,那麽變法帶來的好處便不足彌補在變法中帶來的動蕩,那麽就不應該變法!”
  杜希文反駁道:“以前的朝代政教制度各不相同,應該去效法哪個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襲,又有什麽禮製可以遵循呢?治理國家不一定用同一種方法,國家應順應時勢而建立法度。 ”
  應玉辰駁斥道:“但是這並不能表明先生之法就有利於我國。有關法度自古流傳至今,自有其道理。若是貿然更改,反而不利於國家穩固。”
  杜希文道:“我之新法,乃根據衛國實際情況而來。當今衛國,雖然是依托西北,乃是一新興之國,但是本質上,沿用的卻一直都是舊法,只是做了些小修小補罷了。而如今,天下大亂,正乃強國建立不世之業最好的時機!若是不想方設法強國富民,進而一統天下實在是可惜。而若是想變強,則必須變法!”
  應玉辰好友方瑞明哼了一聲,上前道:“這只是你一人之私言罷了,根本沒有任何憑據,又何足為憑!”
  杜希文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謂不破不立,難道明明有更好的政策,卻因為國內舊規則的阻撓而躊躇不前嗎?”
  “臣聽說在衛國主要推行的正是依法行事,不但立法,還盡全力讓百姓懂法,使得當地很多官員恪守法律,不敢私自妄為。因為他們一旦枉法,必然會被百姓向上舉報,從而丟官罷職,淪落牢獄。同時,文武並重,鼓勵士卒在沙場立功,才能一直維持我衛軍那強悍無比的戰鬥力!否則,若是真的隻推行儒教,以科舉為唯一之方法。時間一長,必然民風偏弱,尚武之風定會蕩然無存!至於對官員進行嚴厲考核,則是因只有官員素質提升,才能更好地治理地方,增強國庫。而在這件事上,我衛國已然有了一個良好的例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