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淺需要堵住的果然不止是何丞相,第二個到達的是穆熙敬的親舅舅大司空崔大人。這位崔大人一到就開始和何丞相一唱一搭,鬧著要立刻進宮。可惜錢淺還是不為所動,硬是扛到了輔政大臣之一的太尉大人到場。
很顯然,太尉也是個明白人,錢淺衝他微微一點頭,他立刻擼了袖子衝上來幫忙,當場和何丞相爭辯起來了。兩人吵了半晌,直到四位輔政大臣悉數到場,錢淺嘩啦一下抖開聖旨,也不去管仍在爭辯的太尉和丞相,自顧自的開始宣旨。
這份遺詔很簡單,就是一份托孤詔書,將十五歲的小皇帝穆熙敬托給了靖國公、太尉魏大人,尚書令王大人和光祿大夫盧大人,又封了他們四人帝師稱號,賜禦前行走。
詔書一下,何丞相和大司空崔大人的臉色都很難看,但錢淺才不管,宣了旨,帶著顧將軍轉身就走。王公大臣們一窩蜂的跟在她身後,往養心殿而去。
靈前登基的穆熙敬一身白衣,直直站在養心殿門口,接受朝臣們第一次的跪拜。十五歲的少年在火把的照映下面容整肅,已經頗有幾分上位者的威嚴。
十日後,皇帝駕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傳到了邊關,十五歲的先鋒官秦霆煜收到消息後,騎馬去了最近的小山,站在山上遙望京城方向的天空。
皇上駕崩了,太子殿下終於登基了,小阿滿她……還好吧?
已經三年多了,秦霆煜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和顧憑瀾通信,總是會問問錢淺的情況。只是他身在邊關,就算知道穆熙敬和錢淺在宮裡過得並不輕松,他也幫不上什麽忙。
再等等吧,秦霆煜牽著馬,慢慢從山上走下來,一邊走一邊激勵自己,還是要更努力些,爭取三年之內回京。再過三年,他就要十八歲了,一定得趕在阿滿及笄前回京,省得自己從小就看中的媳婦被別人叼走了。
因為惦記著早早回京娶媳婦,秦霆煜在今後的日子更加努力。他果然是個文韜武略的天才,鋒芒幾乎遮掩不住,武功高強,領軍指揮的能力也不容小覷。再加上秦霆煜從小受到靖國公的嚴格教養,身上並無世家子弟高高在上的驕氣,與普通士兵一樣同行同坐,極其平易近人。
秦霆煜人緣好,實力又強悍,年紀輕輕就坐到了中郎將的位置上,整個軍中卻無人不服,在邊關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
pk雙主角之一的秦霆煜在邊關混得風生水起,而少年皇帝穆熙敬很顯然就沒那麽得意了。作為一個被架空的兒皇帝,穆熙敬很顯然還處於“與人鬥其樂無窮”的階段,無論后宮還是前朝,到處都是他要鬥爭的對象。
對於憋屈的皇帝穆熙敬而言,敵人到處都是,而他的盟友,說起來也真的只有錢淺和衛國公一家。真正坐上那張禦座之後,穆熙敬的處境與他在東宮當太子時並沒有太大區別,他還是個“橡皮圖章”的作用。
作為穆熙敬的盟友,錢淺也很忙碌,她的主要工作是在后宮,主要鬥爭對象就是一位,以前的皇后娘娘,現在的何太后。
皇后娘娘已經成為了太后,然而后宮大權還是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她甚至都沒有像以前的皇太后一樣,住到寧壽宮,而是繼續居住在皇后娘娘的正殿鳳棲宮,繼續向整個后宮彰顯,她才是后宮的主人。
雖然先皇三年喪期未過,皇后不能明著給穆熙敬相親,但誰也不能阻止她時常將自己的內侄女接到內宮來住一段時間。何家小姐長住后宮,在禦花園與皇上來個偶遇什麽的也很正常不是嗎?
后宮麻煩事多,前朝也不清淨,
除了牢牢抓住權柄不撒手的何丞相和崔大人,其余四個輔政大臣哪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包括秦霆煜的爹靖國公。大約是手中掌握的權利大了,心態就很容易變化,很快前朝四位輔政大臣就與何丞相、崔大人鬥成了一團,凡是都要整個高下,誰都不服誰。
誰都沒想到,最先倒台的居然是太后娘娘的親爹何丞相,說起來這件事跟錢淺還有點關系。
穆熙敬登基,唯一堅持過的事就是將錢淺封為鎮國長公主,賜牌子,準許隨意出宮。 這件事引起了言官們的巨大反彈,大家都認為,未嫁公主隨意拋頭露面宮外行走實在太不得體,極其不符合這個年代貴女們的言行規范。
就連錢淺的親爹親爺爺其實對於穆熙敬的這道聖旨都頗有微詞,認為對於孫女的名聲沒什麽好處。但無奈穆熙敬還是固執地堅持,因為身邊虎狼環伺,他能信任的人實在是太少。
錢淺第一次出宮,自然是回了家,公主儀仗擺了半條街,排場大的很,在家呆了半日,錢淺又回去了,似乎就是在家裡呆了一天,陪著衛國公夫人吃了一頓飯,和自己的母親說了半日話。
公主儀仗車馬緩緩走過長街,直接進了宮門,兩排宮娥婢女隨侍兩側,引來無數人圍觀。坐在鳳棲宮的皇太后知道後冷笑一聲:“到底不是真正的龍子龍女,果真小家子氣。一朝得勢,便要炫耀不休。她這樣蠢蠢的倒也好,日後好拿捏。”
跟錢淺出宮的宮婢足足有三十六位,其中有十六位是上了年紀的嬤嬤,誰都沒發現,出宮三十六位,回來成了三十七位,有個上了年紀的仆婦被錢淺夾帶了進來,先安插進了錢淺怡心苑的小廚房。
這位婦人並不是旁人,正是前樾山侯夫人,以前謝貴妃的長嫂。當年謝貴妃出事,崔大人和何丞相趁火打劫,聯手將樾山侯拉下馬。他們既然決定衝謝家下手,做事自然不留余地,但錢淺和穆熙敬商量之後,還是覺得留個後手。
當年的兩個小孩子想辦法給衛國公夫人捎了信,托她想辦法將樾山侯夫人保下來,衛國公夫婦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就按照十六皇子和孫女的意思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