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縣令來也》第42章 知州
  葛丹聽了葛林的話有些遲疑,自己已經做了這麽多的事情了嗎?想想好像是的啊!

  不過葛丹還是沒有葛林那麽樂觀,搖了搖頭說道:“這事怕是不好辦,畢竟我才到丹陽四個月啊!“

  “老爺使力,內閣那邊不會卡著,加上西廠那邊幫忙,這事沒那麽難!”葛林擺了擺手,十分樂觀的說道:“少爺還是準備一下吧!估計很快就會有行文來了,到時候咱們就該離開丹陽了。說起來在這裡呆了四個月了,還真的有些不想走了。”

  看著葛林離開的背影,葛丹搖了搖頭,他總覺得這事不太可能,能有這麽順利?

  坐著想了半天,最後葛丹自嘲的笑了笑,升不升的又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在這裡想這些有什麽用。站起身子,伸了一個懶腰,葛丹準備該做什麽就做什麽。現在縣裡面最大的事情就是修理九曲河堤,稅收的事情就要看朝廷給多少減免了,如果全免那就最好不過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很快京城就有消息傳了過來,首先就是關於假汪直的,沒什麽廢話,定了一個斬立決。

  這個葛丹倒是沒怎麽意外,馮立則是判了一個充軍,根據葛丹的老爹葛奇的話說,這件事情有人保了馮立。誰保的馮立,葛奇也不知道,但是卻知道有人暗中用了力。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馮立將整件事情都給擔下來了,絲毫沒有牽連他人,有些人自然就要保他的。

  顯然九曲河河堤的案子後面還有案子,比如原本的鎮江知府嚴立炳,甚至是當初批複這個工程的更上一級。

  有人不想這個案子被掀開,伸出手將這個案子給按了下來,關於馮立更多的資料葛丹也拿到了,三甲進士,做了三任知縣了,丹陽縣就是第三任了,一直都在知縣任上蹉跎著。原本做到死能做個知府就不錯了,弄不好要做上十幾任的縣令,這事大明也不是沒有過。

  在丹陽縣任上巴結上了知府嚴立炳,坐滿丹陽縣令被升為鎮江同知,只不過這一次落得了一個充軍發配的下場。

  放下老爹的信,葛丹歎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這就是官場,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坐在葛丹身邊的葛林則是笑著說道:“有退就有近,沒將馮立定死,也沒能將身後的人找出來,但是不代表對方不付出代價,官場就是這樣。老爺既然沒有繼續追,那就說明對方付出了足夠的代價,其他的和咱們關系不大,少爺的升遷怕是沒問題的。”

  葛丹頓時一愣,這裡面還有這樣的彎彎繞?拿起信繼續看,果然下面寫到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老爹倒是沒寫自己會去哪裡,但是卻寫明白了,自己要升官了,葛丹放下信之後,心裡面百味陳雜,也不知道是一種什麽滋味。

  “這一次一個附郭縣或者一個上縣是擋不住了!“葛林笑著說道:”也算是因禍得福,少爺這一步走得踏實啊!“

  葛丹頓時就一愣,踏實?踏實嗎?葛丹可沒覺得這一步走得踏實,略微沉吟了片刻,葛丹有些遲疑的問道:“這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不把對方挖出來,難道對方不會找上來?咱們可是拿掉了馮立,還把九曲河堤的事情給鬧了出來,他們不會報復?”

  “報復?”葛林聽了葛丹的話,捋著胡子笑著說道:“這又不是江湖仇殺,報復什麽?“

  “丟出一個馮立來抹平了這件事情,他們是撿便宜了,為什麽要橫生枝節?有什麽好處?讓這件事情過去不好嗎?”葛林笑著說道:“沒人那麽蠢,

報復能獲得什麽?以後他們在和咱們爭奪,那也是因為其他的事情,而不是因為這一次的事情。”  葛丹歎了一口氣,自己果然還是太嫩,想到這裡,葛丹舒了一口氣,站起身子道:“那就準備出發吧!”

  事實上葛丹並沒有太多的準備時間,三天之後文書就到了,葛丹的確是升官了,不是附郭縣令也不是上縣縣令,更不是知府副職,而是正六品直隸州的知州。朝廷以葛丹查出假汪直案和九曲河堤案有功為由,任命葛丹為和州知州,正六品,葛林果然說對了。

  按照葛林的說法,果然自己這一次不但前進了一步,而且是前進了一大步,葛丹心裡面的感覺就更複雜了。

  葛丹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交接,與新任的縣令交接,完成交接之後葛丹才能去和州上任。

  現在的大明朝還不流行萬民傘和德政碑,葛丹倒也不用在這上面花費什麽心力,萬民傘是清代官員喜歡搞的東西,地方官離任的時候,這個地方的紳商都得表示一點挽留的意思,比較通行的方式是送“萬民傘”,意思是這個父母官,像傘一樣遮蔽著一方的老百姓,送的傘越多,表示這個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這個官被撤職或者降職的時候,當地還有人送傘,甚至攔轎,說明這個官絕對是個清官或者好官,而且當地人同時又有情有義。

  清官倒也罷了,百姓自發的,可是誰願意讓人說自己是貪官?離任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搞點萬民傘,搞點德政碑,有的還借機勒索一筆,在地方斂財,可以說貪官的發揮能力很強大,萬民傘和德政碑都能夠成為斂財的工具,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葛丹要走的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很快消息就傳了出去,葛丹在丹陽的時間不長,丹陽縣的人對葛丹其實並沒有多了解。

  只不過有一群人對葛丹十分的感念,這群人就是因為九曲河堤決口而流離失所的災民們了。葛丹為他們找糧食,找大夫,給他們免稅,幫著他們度過災年,不讓他們賣兒賣女。如果說丹陽縣誰最不希望他們走,那麽也就是這群災民了,於是這幾天每天都有災民到縣衙門口來。

  很多人在縣衙門口等著,他們什麽都不做,就是等著葛丹出來給葛丹磕一個頭,喊一聲“葛老爺官運亨通,前程似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