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打造功夫巨星》第312章:面子工程
  香港今天的繁榮不是正常的繁榮,因為它的經濟不是一個正常的經濟。從1842年起就不是,現在也不是,在短期內的未來,也不會是。

  中國有一句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麽香港靠什麽呢?

  答案是:香港靠海,吃的自然是水。

  香港在割讓給英國以前是一個小漁村,居民以捕魚為生。

  捕魚能致富嗎?當然不能。

  不過那時候的香港人雖苦,過得是自食其力的正常生活。

  英國佔領香港後把香港建設成英國對中國的轉口港,香港這就發達了。

  這時候香港人吃的是什麽?是轉口貿易中間的抽成,不再是香港附近水中的魚。

  換句話說,香港人是寄生在中國的一群人,本身並沒有什麽生產力。

  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開始不踏實起來,特別是1978年之後香港完全去工業化,失去了唯一一點生產製造能力,完全變成了洋買辦。

  那麽洋買辦的生存法則是什麽?

  那就是兩頭騙。

  對內。

  宣稱洋人是多麽文明、洋人社會是多麽先進、洋規矩是多麽複雜、洋人習性是多麽難捉摸,只有香港人最清楚這其中的竅門能夠擺平“鬼佬”;

  對外。

  宣傳華國沒有法治精神、華人治多麽不可靠、華國制度上的種種缺陷、華人的人性險惡、華國貪贓枉法的可怕、華國走後門太多特殊門道....等等,只有透過香港才是安全的,只有香港人才知道如何掌握其中的“複雜性”讓洋大人不吃虧。

  如此這般的兩面作法才能保證他們的買辦地位。

  以買辦為生,必然會因為買辦生意蕭條而衰落。

  一旦將來國家越來越開放,對外的港口越來越多,香港不再是對外的唯一窗口,它該如何自處?

  香港的經濟支柱有五個:外貿、地產、金融、娛樂、旅遊。

  就外貿來說。

  和香港近在咫尺的廣州港、深圳港背靠珠江三角洲廣闊的腹地、工業、人口,取代香港的外貿是必然結果。既然可以直接出口,我幹嘛還要通過香港,讓香港賺那20%的轉口服務費。

  如果香港沒了外貿,整個經濟垮塌50%都不止,還如何保持民眾高昂的收入?

  就地產來說。

  高昂的房價已經成為民眾頭上一座沉重的大山。但掌控絕大多數房產資源的李嘉成之流,是絕對不會允許房價降低的!而不降低房價,香港市民就只能繼續維持自己比大陸高10倍的工資才行。可這麽高的工資收入,必然造成香港人力無法與大陸人力競爭。香港人沒有競爭力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無法帶動房地產行業,最終會陷入一個死局。

  就金融來說。

  所謂香港的金融制度和法律條例非常健全,都是騙人的,它們都是為利益集團服務,合法的詐財。香港的股市合股、拆股的金錢遊戲非常厲害,都有內幕操作。一支股票可以從一塊錢很快跌到一分錢,然後一百支一分錢的股票合股又變成一塊錢,然後三下兩下又跌到一分錢,然後又合股變成一塊錢,反覆玩這種遊戲。兩個回合下來,你有多少錢都會賠光。

  這種沒有信譽的金融環境,被更加有規則有監管的金融環境取代是必然的。上海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也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這麽算下來,唯一還能帶動香港經濟的,也就只剩下娛樂產業和旅遊產業了。

  但香港650萬人口,單靠娛樂和旅遊實在無法維持這麽多人的高水準生活。

  因此,香港想要尋求出路,要麽主動降低不合理的高昂工資,要麽只能等待幾十年後大陸的工資水準跟它一樣才行了。

  可當陳卓坐在家中,看到報紙上刊登的“我如果不能維持香港的繁榮就是歷史罪人”這篇文章。

  陳卓長歎了一口氣,就是這句保證的話,讓香港的結局已經注定,自己當時在包間內跟那幾個老人的談話,完全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可能面子比實際更加重要吧。

  以前香港是英國佬的,陳卓還沒什麽想法。但現在既然已經回歸,陳卓下意識就希望它能越來越好。

  但香港如果不能自力更生,不能擺脫買辦的屬性,只會與宿主越走越遠。

  因為買辦隻想著從宿主身上吸血,而不想著回饋。一旦宿主不給他吸血,他就會心生怨恨,疏遠與仇恨由此而來。

  這不是某一個人的意志,而是整個買辦社會屬性的集合。

  在這一點上來說,澳門就好多了,因為他們從一開始,支柱產業就是旅遊和賭博,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回歸前後,差別不大,甚至會因為大陸的繁榮而更加受益。

  陳卓摸了摸下巴,在香港發展,如果不想做買辦,就只能從能獨立創造社會價值的“娛樂”和“旅遊”兩個產業著手。

  趁著這次金融危機,一定要盡快完成在這兩個行業的布局。至於“外貿”和“地產”,還是留給香港這些大亨們繼續玩吧。

  打定主意之後,陳卓在書房裡拿出紙筆,開始寫寫畫畫自己的未來五年計劃書。計劃書寫好之後鎖緊保險箱內,陳卓給泰國的泰信打了個遠洋電話。

  “怎麽樣?這次你沒遭受什麽損失吧?”

  陳卓知道泰信的西瓦那家族是泰國資本大族,所以提前就給他通報過情報。

  “還好,因為你提前預告過,所以我們把資產做了調整,這次還小賺了一筆。非常感謝!”

  泰信感激的說道。

  “我們是盟友嘛,不用說這些客氣話。怎麽樣?我們的獵星行動要開始了,資金沒問題吧?”

  陳卓的“獵星行動”總投資120億港幣, 要將東南亞各國的無線電視業務一網打盡,給了泰信5%的股份,也就是說,泰信需要拿出6億港幣,合30億泰銖左右。

  “請放心,資金我已備好,隨時可以注入公眾帳戶。”

  泰信對與這個計劃充滿了期待,雖然家族資金還要趁泰國混亂抄底其他行業,但嘗過控制傳媒甜頭的他,絕不願意放棄這一塊的蛋糕。他明年有意去競選泰國總理,有遍布東南亞的電視網絡給他宣傳造勢,絕對會為他拉來大批選民的。

  “對了,阿卓,我妹妹英樂前段時間去香港看你比賽。你見到沒有?”

  泰信有意拉近關系,現在的陳卓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剛展露頭角的功夫明星,而是一個有實力的大資本家了,對待的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

  “是嗎?沒有啊。她最近還好嗎?”

  “還好,還好,有機會你來泰國,大家可以聚一聚嘛。畢竟我們都流著炎黃血脈嘛。”

  泰信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好的。我會在年底去一趟東南亞,到時候再聚吧。”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