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打造功夫巨星》第548章:蜀山世界
《蜀山劍俠傳》這部武俠的作者是還珠樓主李壽民,活躍在民國時期的他,胸羅萬象,筆挾千鈞,在《蜀山》中創造了異想天開的仙道世界。這部自1932年開始在天津《天風報》連載,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之交,出至五十五集。

 在民國時代,能夠與還珠樓主抗衡的武俠家,也許唯有張恨水一人而已了。

 民國時期的武俠,無論是還珠樓主還是張恨水,對俠的理解都很明確,那就是“重然諾,輕生死,明是非,辨正邪”。

 在這部《蜀山劍俠傳》中,正邪不兩立的觀念尤其突出。無論是幽泉、血魔、毒龍尊者、許飛娘或是綠袍老祖等反角,雖然作者極力鋪陳其神妙,但在道德上卻有明顯瑕疵,或濫用武力,或生性凶淫等等,這種描述充滿了道德上的厭惡和快感。相反,作為主角的峨嵋派,李英瓊、周輕雲、余英男則全部都是嫉惡如仇、心性堅定、道德完滿。

 在民國時代,這種充滿道德感,正邪不兩立的寫法,沒有問題,那個時代的人們喜歡用“好人”和“壞人”兩種標簽來辨別人物,但是時過境遷之後,“高大全”形象不再討喜,的可讀性就下降了。

 伴隨著傳統道德觀的崩塌,武俠的根基,也開始變的模糊起來。“重然諾,輕生死,明是非,辨正邪”已經很難再成為統一的俠客標準。

 梁、古、金、黃在各自的中,對何為俠者都做了自己的解讀。

 首先,梁羽生在武俠中注入了階級觀念,正邪的對抗中充滿了階級反抗的激情。然而,他的實踐並不成功,過於教條和僵化的模式,讓人有點想起自己的喋喋不休的政治課老師。《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雖然都是精彩作品,但無論是在九七之前的香港,還是九七之後的大陸,都沒能登上頂峰。在金、溫、古、梁四大武俠家中屈居最末。

 其次,古龍的俠則與梁羽生截然相反,充滿了自由浪漫主義情懷,《小李飛刀》裡的李尋歡、《香帥傳奇》裡的楚留香、《陸小鳳傳奇》裡的陸小鳳,都是以自由自在的浪子形象出現。在他古龍的筆下,俠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向往浪漫,偶爾解決一些武林中的大事件做一下救世主,心情不好就算了,泛舟大海上,做個紫衣侯。

 第三,金庸既非梁羽生那樣立場鮮明的左派,也不似古龍要做一個自由徹底的俠客。在書劍一直到射雕三部曲、兩部飛狐中,夷夏之辨的張力,始終構成了主人公行為的道德基礎。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雕英雄傳》三部中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華夷之辯”的思想作為了俠者的根基。

 雖然之後在神雕中,楊過對這一原則進行了質疑,但最後還是向郭靖靠攏,血戰了襄陽。一直到之後的《天龍八部》,最終以契丹人喬峰的死結束了這一道德基礎。

 之後的《連城訣》、《笑傲江湖》開始剝離民族和朝廷,想要打造一個純粹自足的江湖世界。但對於正邪不兩立的觀點還是不太認同,正派就一定是好人嗎?邪派就一定是壞人嗎?

 最後塑造了不擇手段左冷禪、虛偽君子嶽不群、邪派女孩任盈盈等經典的人物。

 1972年完結的《鹿鼎記》是金庸最後一部,出身妓院的小混混韋小寶是本書的最大贏家,不但否定了金老自己前期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否定了自己“華夷之辯”的標準。標志著他的俠客理論基礎徹底崩塌。選擇封筆也成了應有之義。

 第四,黃易是“金溫古梁”之後新時代又一位宗師級人物。《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破碎虛空》、《龍戰在野》一部部經典作品問世。

 而他的俠,另辟蹊徑,以青色修仙為樂,關注自身,以人物對內心對自我的探索和人生發展的思考為故事情節的推動力,以個體為中心,模糊了正邪、家國的概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也與香港九十年代之後年輕人思想非常契合。

 如果說讓現在的網文尋找最相似的大師做對比的話,不會是還珠樓主、張恨水這樣的民國前輩,也不會是金溫古梁這樣的武俠大家,恰恰是黃易這位想象力、思考力和駕馭力超凡的一代宗師。

 言歸正傳,說這麽多,其實是想要說明,《蜀山劍俠傳》在21世紀的香港,俠客道德基礎已經瓦解,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徐客想要在2000年拍攝《蜀山傳》,如果不將故事進行較大改編的話,很難得到現在香港年輕人認可。

 不過,有一個比較有利的因素,那就是十七年前的《蜀山傳》第一部為現在的續集打下了不錯的口碑。

 1983年徐客最先引進好萊塢特效,由林青霞、鄭少秋、洪錦寶、元彪、孟海、李賽鳳一起主演的《蜀山傳》第一部,在當時驚豔了許多香港年輕人,但票房卻並不理想,賠本生意讓徐客好幾年沒翻過身來。

 17年過去了,林青霞版《蜀山傳》以錄像帶和碟片的形式廣泛流傳,被香港年輕人尊稱為經典之作,這個遭遇和《大話西遊》非常相似,也是多年以後人們才認識到了其價值。

 但如果現在翻拍的話,票房會好嗎?

 陳卓認為:會!

 情懷,大都源自於過去的某些回憶,或者說是一種懷舊情緒。

 有學者認為我們獲的得愉快時光 99 %來自於初次體驗,人們也會對童年以及青少年時期喜愛的電影、音樂和流行產品產生偏好。

 神經科學家在一份研究中指出,絕大部分人在 20 歲左右甚至更早聽到音樂、看到的影片、喜歡的運動會成為一輩子的摯愛,但35 歲之後再接觸一種新的音樂、影片、運動,就沒有那麽喜歡了。

 所以,那些聰明的公司,每過十幾年,就會把老電影拿出來重啟一次。當年2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到了為自己情懷買單的時刻,而新一代20歲以下的年輕人則擁有了新的偶像。

 如此循環往複。

 這也是為什麽,有些電影續集,越拍越爛還要拍下去?抗日神劇拍了一部重複又重複?《蝙蝠俠》1999年拍爛了之後,2008年又開始重啟的原因!

 無論你多麽貪新厭舊,懷舊的情緒也難以逃離。

 1986 年的《英雄本色》翻拍成了《英雄本色 2018》;《大話西遊》拍攝了二、三兩部,《泰坦尼克號》重映並取得不錯的票房;迪士尼2013年重啟的《星球大戰 7:原力覺醒》距離上一部星戰系列已經過去十年,但仍在全球收獲超過 20 億美元........

 不管品質如何,一個品牌越老,給人的的感覺就好。這是一些經典品牌更受人青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算是新興品牌,只要好好利用人們的懷舊之情,也有可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你體驗過的不是幸福,你記得的才是。

 這便是懷舊經濟的真諦,情懷真的能當飯吃!觀眾的回憶正源源不斷轉化為 GDP。

 17年前觀看過《蜀山傳》第一部的小孩子們,如今已經長大,成為了有消費能力的觀眾,只要滿足他們的要求,打開觀眾的懷舊開關,喚醒觀眾的那些玫瑰色的回憶,票房一般都不會差。

 徐客在1983年開啟了香港觀眾對1932年《蜀山劍俠傳》的回憶之後,香港很多人進行跟風,比如關禮傑版本的《蜀山奇俠之紫青雙劍》、鄭一健版本的《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錢小豪版本的《新蜀山劍俠傳》等等,都有不錯的收視率。

 但是,在歷史上,徐客《蜀山傳》第二部的卻票房失敗了!除了精神內涵不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追求,還在於他辜負了17年前那些小觀眾的期待,將電影劇情內容修改的太大,甚至可以用面目全非來形容。無法喚醒觀眾對美好的回憶,自然無法轉化成票房了。

 但有意思的是,2001年上映的《蜀山傳》第二部票房失敗後,卻開啟了當年那些20歲以下青年人的玫瑰記憶,以至於後來在大陸,年輕人將其奉為經典,在《蜀山戰紀》《花千骨》《鬥破蒼穹》《武動乾坤》一眾修仙模式下,推上了神壇。徐客推出《蜀山傳》第三部的基礎已經有了,或許將來某一天,我們真的還能看到新的《蜀山傳》上映。

 言歸正傳。

 想要改變《蜀山傳》第二部票房失敗的命運,陳卓其實只要做好兩點就可以了。一是讓故事精神內涵更加符合現在年輕人的追求;二是用懷舊情緒,喚醒當年那些觀眾玫瑰色的回憶。

 在精神內涵上陳卓參考了黃易的作品。

 徐客編寫的《蜀山傳》第二部,主角們的命運都不太好。

 蜀山世界有凡人世界,凡人國度,爭權奪利,王朝更迭,幾百年一個輪回。而在連綿大山之中,上面住著不同於凡人世界的修仙門派。正派有峨眉、昆侖、五台、嵩山、青城等等。反派有赤血魔界、百蠻山陰風洞等等。

 昆侖一派中,昆侖山主孤月大師當年暗戀自己的師傅,師傅為抗擊邪魔而犧牲;大弟子玄天宗暗戀自己的師傅孤月大師,孤月大師又為了抗擊幽泉而死。

 峨眉一派中,掌門白眉真人為了抗擊幽泉,舍棄肉身,飛升仙界;大弟子丹辰子被赤屍附身,被玄天宗擊殺在血窟;孤月大師的轉世身李英奇與幽泉同歸於盡;峨眉山眾弟子死傷殆盡。

 五台一派中,方丈老和尚與麾下弟子化為幽泉養料,死的淒慘。

 最後正派雖然勝了,卻只剩下淒涼一片。這種蜀山正派修仙者大公無私,殉道為民的高尚道德感十足。

 三觀很正,卻不討喜。

 說句不好聽的,在充斥著精致利己主義思潮的當下,三觀太正是要吃虧的!

 所以,這部分內容就要大改,不是不能犧牲,而是不能讓主角身邊的人犧牲太多,用現在最火的黃易的模式,讓主角做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故事以《蜀山劍俠傳》原著中不存在的玄天宗作為主角,將他的戲份提升,讓他打怪升級,讓他得到珍寶秘籍,讓他獲得美女青睞,讓他最後力挽狂瀾!

 張伯芝飾演的李英奇、章字怡飾演的周青雲都對主角暗生情愫;日月經輪、昊天鏡、南明離火劍等神兵利器來一打;赤屍血魔、幽泉老怪統統錘暴!

 這麽一搞,是不是爽點就出來了呢?

 藝術性?爆米花電影還要什麽藝術性!在爆米花商業電影中追求人性探索,淺嘗輒止即可,大段的探討就是自求死路了。

 而在喚醒觀眾回憶方面。

 除了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之外,就是要想辦法將林青霞版《蜀山傳》和張伯芝版的《蜀山傳》構建一個承上啟下的通道。

 所以,陳卓建議徐客邀請已經退出娛樂圈的林青霞再次出山,客串一下孤月大師。

 張伯芝的孤月大師固然很美,特別是她化作碎片飄飛的一幕,美的讓人心碎。但對劇情根本沒有支撐作用,孤月大師的存在是孤立的,根本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阿卓,青霞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扮演孤月大師是不是有些年紀大了?”

 徐客對此有些疑慮,他倒不擔心自己請不到林青霞,以自己與青霞的關系, 她肯定會賣自己這個面子,但是,從人物形象上來說,青霞就算臉上再撲粉,也很難化妝成少女啊。

 “徐哥,你進入了一個誤區。誰說修仙人物就一定得是少女臉?你設置的這個昆侖掌門孤月大師在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中根本不存在!昆侖派其實並沒有什麽出色的女性人物,陰素裳和半邊老尼也都不出彩。所以,叫什麽孤月大師啊,依然延續青霞姐在《蜀山傳》第一部中的仙堡堡主不好嗎?”

 陳卓也是讀過還珠樓主的原著的,孤月大師和玄天宗都是原創人物。而徐客為了取巧,在拍攝的時候,故意讓張伯芝的裝扮跟1983年林青霞的仙堡堡主一模一樣,還故意讓張伯芝說她最愛的人是昆侖派掌門在1983版中昆侖派掌門由劉松仁飾演,並與仙堡堡主有一段情緣。

 他想要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方式引起觀眾的好感,結果弄巧成拙。

 “額,你是說,把孤月大師,換成青霞的仙堡堡主?這也不是不行。”

 
高速文字手打 打造功夫巨星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