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魏延開始帶人築箭塔,只見冀州軍在盾牌手的保護下開始每隔幾十步用石塊木材開始建塔樓,由於離城牆太近,很多守城官兵開始放箭,可惜都讓手拿近一人高盾牌手阻擋了,古代弓弩箭矢穿透力有限,一塊厚門板就足以讓弓弩一點辦法都沒。
可張傑也沒想到,築箭塔的時間比填河並沒有快什麽,由於每個箭塔都要比較高,而且要大量的石塊,泥土只能填在中間,外圍用石塊磊起來,當第一坐箭塔建起來後,鞠義派五名弓弩手上到塔頂,塔頂上用厚木板做成當箭牌,弩手有很好的保護,只見塔頂上五名射手一放箭當場就有三人中箭,原來鞠義派出的五名射手都是用弩的高手。公孫軍沒反應過來,連塊盾牌都沒拿。
張傑見魏延這小子主意蠻多的,這辦法很好,起碼能壓製不少敵方弓箭手,但還是叫停,把那五個人撤了下來,現在還不是暴露實力的時候,要等所有箭塔都建好了。再同時攻城才有威力,但箭塔建的比較慢,又是敲了幾天鼓,現在守軍聽到鼓聲也開始麻木了,張傑要的就是守軍對鼓聲不聞不問,也許這樣突然來下真的攻城,守軍也會沒反應過來。
箭塔終於做好了,就在張傑準備攻城時,趙雲回來了,道:主公,雲去晚了,漁陽是座空城,公孫瓚把守漁陽的一萬人馬全調到右北平去了,雲估計,張郃那邊也會差不多,應該也沒什麽戰鬥,很快就能拿下所有城池。只不過,公孫瓚在撤兵前把城中所有的糧食都拿去右北平了,雲隻留幾三百兵士守城池,但願不要出亂子,張傑道:沒有敵軍有三百騎兵就夠了,咱們大漢百姓是最可愛的百姓,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造反的。
現在主要是拿下薊縣,薊縣一下,幽大半就
拿下了,公孫瓚回到右北平也沒什麽用,這次咱們要一鼓作氣把公孫瓚的老巢都要滅了。
張傑喊道:咱們不用等張郃了,現在就開始準備攻城,夏忠道:主公,現咱們只有四萬多人馬,人數並沒佔太多優勢就攻城,怕一時難下啊,要不等張郃將軍回來一起攻吧!
張傑道:張郃回來也沒用啊,城池就那麽大,人再多也施展不開,不如先攻吧,薊縣不是一兩次就能攻下的,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開始改城吧,諾!
嗵!嗵!嗵!這次鼓聲一響,然後又是一通號角聲,守城士兵都習慣了並沒有什麽,可攻城的冀州士兵就不一樣了,號聲代表攻城開始,兄見一架架投石機被夠到城牆還遠處,箭塔上的搭頂也開始站滿了弓弩手,鞠義的弩兵開始放箭,一架架投石機把幾十斤石彈砸上城牆,守城的公孫軍終於知道這次不是像以前一樣逗他們玩了,而是來真的了。
劉猛指揮著一架由巨大的樹杆做成的攻城錘衝撞城門,錘子前面是鐵做的,往城門一撞,只見嗵的一聲,城門像要斷了一樣,可惜公孫瓚這王八蛋早有準備,他用放在城門邊上的條石早就堵住了城門,古代很多城門內側都有由石匠打磨好的長方型石塊用來封門的,由於城門是木做的,很難頂得住上千斤的重的撞擊。所以大多數城門都會打造這些條石用來堵門,條石由於是石匠打磨好的,只要幾分鍾就能堵死城門,如果要打開城門也是很快的,上百人抬石塊,片刻就能清理乾淨。
當劉猛指揮兵士撞了幾下。覺得聲音不對,就放棄了,他們都知道是用條石堵死了,再撞也沒用,城牆上的守城士兵會砸石頭下來的,很危險。
當投石機一塊石頭砸在城上一守城士兵腦袋上,
腦漿並裂,慘不忍睹,城牆上鬼哭狼嚎,但隨著見多了也就慢慢適應了,有人高喊躲牆角邊,能讓投石機打不到,由於投石機是拋物線投石,挨著城牆反而砸不中。當投石機投了半個時晨後,一架架雲梯開始往城牆上靠,攻城正式開始了,一個個把刀打橫咬在嘴裡,快速往上爬,守城兵士先是弓箭射,然後又是石頭,守城的檑木滾石,而張傑部箭塔上的官兵也在向城牆上的敵軍放箭。在冷兵器時代,沒有什麽比攻城戰最慘烈,這也是為什麽古往今來的大兵法家都把攻城做為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可張傑又不得攻, 看著爬上雲梯的士兵被砸中掉下來張傑心也在滴血,這還只是第一天啊,戰鬥持續了近一個時辰。張傑,叫停。鳴金收兵。
當士兵退下清點人數,死了近千,傷了也有一千,很多傷了的肯定也活不了。
張傑很心痛,這樣攻下去得死多少人啊?看著慘烈的戰場,沮授,賈詡,趙雲等一句話都沒說。
張傑道: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說完張傑坐地上一動不動,眾人也是感慨良多。
由於公孫瓚早就準備死守,所以守城的檑木滾石也很多。但公孫瓚這邊也沒好到那去,張傑的箭塔威力太大了,居高臨下。而且箭矢好像不要錢一樣,就沒停過。公孫瓚聽到手下報告也是傷亡一千多,總體來說還是張傑傷亡大些,但人家是攻城方啊,守城都傷亡這麽大,嚴鋼道:主要是張傑的箭塔威脅太大了,咱們的傷亡大部分來自箭塔上的弓弩手。
田豫道:明日可多帶些盾牌上去,今天是第一天。很多兵士手忙腳亂的,所以傷亡大了此,不過張傑也好不到那去,他的傷亡更大。只要咱們能守住前面幾天,冀州軍的銳氣一泄,以後就好辦了。公孫瓚道:善!
張傑對魏延道:文長明日就按你說的放法放煙,主攻北門,其余二門,佯攻,告訴將士們,誰第一個殺到城牆上,賞百金!明曰攻城由你指揮。諾!公與,要做好負傷將士們的醫冶工作,盡量救活他們,要讓將士們喝燒開過的水,死去的兄弟們要集中安葬好,以後要在這裡立一塊大碑,建烈士陵園。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