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傑十萬大軍出雁門關前往柳城。而在柳城的步度根也接到了探子的回報,知道張傑大軍往柳城而來。
此時步度根也召集手下將領商議怎麽對戰張傑,而這些人其中就有軻比能。
原先鮮卑單於檀石槐在時他們都能聽命於檀石槐,後來檀石槐死後,和連繼位,和連死後為了單於王位又各自分離。
自上次軻比能主力讓張傑消滅後,軻比能實力大減,又擔心張傑再來找他麻煩,他自己又想找張傑報仇,但實力不夠,不得已隻好投奔步度根。
步度根雖然和他不對付,但大敵當前也只能同仇敵愾。共同對付張傑。
步度根道:據探馬來報,張傑大隊人馬已經出雁門關直奔咱們而來,諸位可有退敵之策?
戴胡阿道:張傑遠道而來,咱們可以在他們的進攻路上埋伏。殺他個措手不及。
戴胡阿是步度根的同父異母兄弟步度根還是很看中的。
步度根小弟狼泥道:怕什麽,漢人不善騎射,咱們的勇士可以一敵十,漢人雖然兵多,但只要在野外決戰,咱們的騎兵勇士就能消滅漢軍。
步度根不說話,他心裡對張傑還是很害怕的,再說漢人畢竟人多。
見眾人都不說話了,步度根對軻比能道:兄長可有什麽要說的?
軻比能見步度根對他很客氣,而且在這關乎整個鮮卑存亡之計,他也只能實話實說了。
據探馬來報,張傑這次集結了十萬人馬,其中有一半是騎兵,一半步兵。目的很明確就是打算與咱們在柳城決戰,從而消滅咱們,好一統大漠。
漢人一直認咱們是胡人天生就有一種敵視。
張傑此人更是如此。自他認冀州牧後先是擊敗了公孫瓚,然後消滅了烏桓,再就是我的部落。說來慚愧。我與張傑在大青山一戰中了他的計策,以致差點全軍覆沒。很多族人都死於敵手。
張傑不比漢朝以前那些官員,以前那些官員,只要咱們服個軟,上貢點牛羊就能保平安。甚至還能得到更多好處。但張傑卻是要消滅咱們。
就算咱們投降漢朝,也要聽從他的命令,易服,蓄發,改編,然後被他們完全漢化。從此不再有鮮卑族人。
但是張傑實力強大,漢人詭計多端。說實在末將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計策。
不過咱們鮮卑一向是以騎射為主,如果與張傑決戰,我想應該發輝咱們的長處選一塊利於騎兵作戰的地方與之決戰。如果勝了,則什麽都好說。如果敗了,那鮮卑族恐怕真要從此消失了。軻比能道。
軻比能手下瑣奴道:要不咱們不與張傑決戰,先退回漠北,張傑人馬眾多路途遙遠,時間一久必會退兵。到時咱們再回來不遲。
難啊!咱們鮮卑人自小就是生長在彈漢山,族人,牛羊都在這塊地方,漠北雖然廣闊。但天氣寒冷。荒無人煙。又沒有糧食。如果咱們深入漠北,張傑一定會派兵佔領柳城,也會佔領彈漢山周邊所有牧場。
而且會派主力追擊咱們。到時是先失去家園,然後又無糧食等過冬物資。就算咱們士兵可以去漠北,可十數萬老弱婦孺怎麽辦?總不能拋棄他們吧。如帶上他們,一旦讓張傑追上,那就更加麻煩了。
扶羅韓道:咱們能不能能請匈奴助戰?張傑對待咱們與匈奴應該也是一樣的,那咱們不如聯合匈奴一同對付張傑。只要有匈奴加入,那咱們就更有勝算了。
也難啊!咱們與匈奴的關系還不如漢室朝廷呢。咱們現在所佔之地基本上就是原匈奴的地盤。匈奴對咱們也是恨之入骨。如何肯出兵想助?軻比能遙頭道。
扶羅韓道:那可不一定,漢人不是說唇亡齒寒兔死狐悲嗎?如果咱們鮮卑被滅了,那張傑下一個目標可就是匈奴了。我想於羅夫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吧?
步度根道:二兄可願出使匈奴?面見於羅夫說明利害,請匈奴出兵相助?
扶羅韓道:我馬上就動身前去匈奴。只是有多大把握我也不知。
步度根道:不管結果如何,也只能如此了。
其余眾位兄弟,都作好準備。通知各族勇氣來柳城集結,咱們這一戰只能嬴不能輸。咱們一定要在柳城擊敗張傑。
經過幾天的行軍張傑大軍離柳城越來越近。
王當派人來報。
中軍大帳內,張傑道:現在鮮卑情況如何?
探子道:目前鮮卑人正在集結兵力,很多鮮卑部落都派兵前往柳城。王將軍估計步度根是打算與主公在柳城決戰。
張傑點了點頭道: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諾!
探子下去後,張傑對賈詡道:看來步度根沒打算跑啊!太好了,傑最擔心的就是步度根退往漠北和咱們打遊擊。 現在步度根打算與咱們決戰,這就省了很多麻煩,咱們爭取一戰平定鮮卑。
主公何為打遊擊?賈詡道。
哦,就是躲躲藏藏偷襲之類的意思。讓咱們找不到他們主力。
原來如此。不過鮮卑集結大量兵力,咱們也不可小覷。畢竟鮮卑人從小就是馬背上長大的。賈詡道。
張傑道:要是以前咱們還真不一定能勝,但現在有了“騎兵三寶“加上咱們的鎧甲弓弩,傑有絕對的信心一戰定乾坤。
賈詡道:就怕傷亡過大啊!
不管傷亡如何,咱們都只能拚了。如果這次讓鮮卑主力跑了。或者讓步度根知道咱們的歷害了,以後再想消滅他們就難了。如果讓他們逃往漠北,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消滅。
咱們沒有那麽多時間和他們消耗。咱們還得去決戰中原呢,離開冀州傑始終不踏實,所以不能在此浪費時間了,只能速戰速決了。
匈奴單於王廷,張傑讓張燕派的使者,把張傑的,鎧甲,弓弩,環首刀,還有張傑的書信拿給於羅夫。
使者道:我家主公要說的話都在信中。
在下先行告退,單於如果有什麽話要我帶回我家主公請派人通知在下。
於羅夫道:使者遠道而來,請下去休息,本王有事會通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