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小牧場》第103章:唯獨皇明生傲骨
  次日中午,和吳建波商量完蔬菜牲畜等事物的秦奮,正在橫沙堡最大的酒樓,也就是最開始建立的那家酒樓裡,宴請兩個錦衣衛坐堂校尉。

  錦衣衛在萬歷時期,權柄還是很強勢的,只要是腰懸北鎮撫司的腰牌,一般官員都不敢輕易得罪,地方官見了甚至還要下跪叩請聖安。

  本來錦衣衛坐堂基本都是在京城,或者地方州府一級,這派人到一個百戶堡壘來,真是有史以來頭一遭,但又說得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再加上錦衣衛本來就直屬天子統領,和那些文官武將們八竿子打不著,想怎麽安排就這麽安排,不用看他們的臉色,無論派誰,去什麽地方,都是他們的權利。

  “來來來,兩位大人辛苦了,上島許久,奮因公務繁忙,未成遠迎,今日略備薄酒,特地為兩位接風洗塵,如有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秦濤剛帶著兩個身穿錦衣衛製服的人進來,秦奮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但沒有邁步,即表達了對他們的歡迎,但也沒有刻意迎合。

  “哪裡哪裡,秦大人多禮了,在下張水,旁邊這位是王土,這些日子天天在軍營大魚大肉,真是快哉,就是沒有酒!”其中一個瘦高瘦高的校尉,大聲笑著說道。

  “張校尉說笑了,軍營不可飲酒,這是規矩!不過今日,奮便陪二位不醉不歸!”對於對方的打趣,秦奮是很高興的,至少證明他們對自己沒有惡意。

  “得嘞,看來是不用我介紹了,大家還是坐下說吧,小二上菜上好酒!”秦濤見剛進門,便已經熟絡起來的眾人,笑著催促他們坐下聊,並叫小二上菜。

  “哈哈哈,坐坐坐.....”

  幾人坐下喝了一會兒茶,等店小二端上酒菜退出去過後,這才開始寒暄起來。也不能說是寒暄,應該叫試探更為合適,因為互相都在打探對方的底線。

  “張校尉,不知二位對我這橫沙堡有何看法?先乾為敬!”端起一杯酒,秦奮伸手敬酒,並問道對方,然後不等對方搭話,抬手一飲而盡。

  “好,秦大人真是好酒量,在下佩服,幹了!”張水聞言沒有回話,只是誇起對方的酒量,並拿起面前的酒,回敬了回去!

  “唉...張校尉這就不對了,秦某這是在向二位問策,看看島上還有什麽做得不對的地方,到時也好即使糾正嘛!”對於對方顧左右而言他,秦奮換了個委婉的說法,繼續追問。

  張水和王土兩人對視一眼,然後王土才說道:“還是在下來說吧,從咱們倆上島以來,對橫沙堡的民政,那是真的羨慕,要不是家中父母年紀頗大,我都想舉家搬遷上來!”

  “哈哈哈,那好那好,隨時歡迎!”聽完對方還是不說自己想聽見的事,秦奮也不好再問下去,隻好順著他的話附和著。

  自己的意思其實就是想問問,這橫沙堡堡你覺得有沒有問題,上面的軍隊有沒有問題,我秦奮這個人有沒有問題。可對方不說,氣氛有些冷場啊。

  這時就需要一個人來暖場了,秦濤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來來來,都別顧著說話,咱們都是莽夫,應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才是!”

  “對對對,小二,換大碗!”秦奮聽完也連忙點頭稱是。

  等換上大碗,眾人倒滿一碗酒之後,舉碗一飲而盡,張水又反過來問道:“秦大人家丁眾多,且異常精銳,氣勢直逼戚家軍啊,以後縱橫東南沿海,那是指日可待!”

  這話就有些誅心了,

一個不好便會被套上一個謀反的帽子,原因就是縱橫東南沿海!它可以理解成,你這些家丁很厲害,在東南沿海很是厲害!  但是有說出了戚家軍,表示事情還是有回旋的余地。只要你為朝廷,為皇上忠心耿耿,鞠躬盡瘁,那你就是大大的忠臣!

  想到這裡,秦奮趕緊說道:“在下身為橫沙堡百戶,這些表面上看起來精銳的家丁,也只是為了守護橫沙堡,人多是為了壯聲勢的。

  而且朝廷明文規定,武裝家丁在沒有兵部或上級調令之前,不可踏出其駐地,否則以謀反定罪!奮可是沒那麽大的膽子。

  但只要朝廷有需要,奮,甘願帶領島上家丁,守土抗敵,開疆擴土!只要為大明而戰,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說道最後,秦奮激動的站了起來。

  這一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奧斯卡各界影帝附身。只見這廝滿臉通紅,看起來像是激動,一手捶胸,一手拍著桌子,生生的演出了一位愛國將領,願意為國征戰沙場的模樣!

  其實這也不能說是演戲,至少秦奮是在真的願意為了大明而戰。不管現在朝廷多麽腐敗,但他是真的佩服這個王朝。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京城離最近的邊關懷柔只有五十公裡,離最近的關口將軍石關只有就是公裡!

  明朝, 沒有漢朝的霸氣,說不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話;沒有唐朝的強盛,做不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氣魄!

  也沒有宋朝的繁榮,拿不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博大;但有: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典范言行。

  但是,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

  萬歷三大征,七年抗倭援朝打的日本三百年不敢與之開戰。即使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清軍和李自成。

  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複”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對於這樣一個王朝,秦奮怎麽能不愛,怎麽能不喜歡!而且最有特點的是,明朝所有皇帝都是屬於那種,對外一言不合就開乾的類型。

  說好聽點叫天生傲骨,說難聽點就是憤青、沒素質!可恰恰是這些,才造就了泱泱華夏五千年,唯獨皇明生傲骨的美言。

  有明一朝,從來沒有正在的和平過,基本上每一位在位的皇帝,都要經歷一輛次關乎國運的國戰,加上小冰河時期的特殊氣候,能堅持幾百年實屬不易!

  如果沒有這些事兒,說不定它會創造出比漢唐更強,比宋朝更富有的盛世,一個隻屬於漢人的盛世,而不是後來所謂的那些紅薯盛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