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小牧場》第44章:送房、送車、送田地
  緩了一會兒,王德貴,這才說道:“既然如此,哥哥也就不多說了,只是老弟你要注意啊,千萬別張揚,這事說沒事也沒事,說有事那就是大事了。”

  “嗯,知道了,謝謝老哥提醒,小弟一定注意。”

  “嗯,那哥哥我就告辭了,保重!”

  “保重!”

  和王德貴告別後,人基本已經全部上船,連甲板上都站滿了人。雖然重量不大,但是也抵不住人貨混裝,而且人又不能像貨物那樣往上摞吧。

  再加上小農思想,基本家家戶戶都站在自己的貨物旁。這就造成了,船上人擠人的現象,秦奮是一路擠到駕駛艙的。也沒耽擱,馬上開船,這是害怕下面船艙裡面的人被悶壞了。

  一路快速到達橫沙堡碼頭,趕快招呼著大家下船。吳建波等民政部、教育部、商業部的人都在碼頭上幫忙。秦奮是在所有人都下船後,才下去的。

  船也不收進系統了,現在碼頭上也有人看守,不用擔心沒人看管,有人偷船這事發生。來到船下,看著眾人井井有條的安排著,點力點頭,沒有插話。

  吳建波等人做的不錯,看來昨天是好好的商量過的。幾個部門共四十人,沒四人帶著一個小旗的軍戶開始往城裡走去。而五個匠戶是被王二狗帶著走的,想來是吳建波讓他來幫忙的。

  秦奮一路跟著他們,想看看吳建波是怎麽分配的。

  來到城裡,每組人分別帶著他們,去了南區1-10號,11-20號....一次分配。南區共500棟小別墅,而這次一共分配了105棟。

  接下來就是對大家講解,房屋內的各種設施的用法,中間鬧出了很多笑話,這就不一一說明了。中午吃了兩碗軍部人員,準備的粥之後。

  吳建波帶著每家的當家人,分田地去了。現在城外南區農田區,只是一片荒蕪。除了修建好的水渠,就沒有其它東西了。

  每組人也只是按著,自己給的圖紙開始分地。拿著滾尺,計算著每一戶田地的大小,也爭取每一戶都有一到兩條水渠,方別以後灌溉。

  這點還是很好解決的,因為當時規劃水渠時,基本就考慮這些。

  這些人帶著石灰,小旗子,量好大小,便用石灰劃線,然後再在四個角,插上一面寫著名字的小旗子,還有人在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好奇的走過去看了一眼,原來吳建波他們還給每塊地都編了號,幾號地是哪一戶人,上面都寫的明明白白。等分完田地,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下午3點。

  然後帶著人來到中心廣場,對著大家說道:“各位,鄙人是橫沙堡百戶,秦大人的大管家吳建波。今天分給大家的房子,還有待會兒分給大家的農具和車子這些。

  都是以後要用糧食來抵的,大家不要著急,聽我把話說完!”剛說到要用糧食抵,這些人就開始在下面議論紛紛,說著又遇見了一個黑心百戶什麽的。

  秦奮在一旁聽得滿頭黑線,自己沒有那麽周扒皮啊。幸好,那些小旗還沉得住氣,沒說話,等著吳建波說完。

  安撫了好一會兒,吳建波這才說道:“朝廷規定,軍戶每戶給地10畝,田10畝,菜地1畝。房子一起修建,種子、耕牛統一發放和使用,每年向百戶所繳納2成收入。

  而秦大人給大家的田地都是翻倍,房子也是帶院子的兩層小樓,我們叫它別墅。而給大家的水稻種子,是每畝產量高達2000斤,小麥高達1000斤。

  後續還有一些新作物,都是高產的。各位從明年收獲開始,每畝上繳4成,三年後便把房契給大家。三年後便按照朝廷的規定每畝2成。

  現在還覺得這個比例,或者怎麽安排有問題嗎?”吳建波說完,就等著這些人回話。

  這時一個老農便說了:“吳管家,這糧食產量當真有你說的那麽高?別說2000斤,就是1000斤老漢我也答應了。”

  “呵呵,這位老伯,吳某人願立下字據,如果達不到老伯你說的1000斤以上,到時不收毫厘!”吳建波反應也快,當下就許諾到。

  “好,那老漢我答應啦!”

  “我也答應!”

  “我答應!”

  吳建波聞言也沒廢話,直接拿出紙筆開始寫著。看到這裡,秦奮對吳建波特別滿意。這種應對方式,可以說處理得非常好。

  也對自己表現出充分的信任,要知道古時候,一個人對自己的名譽可是看得很重的。

  這邊事情基本也完了,秦奮想到剛剛吳建波對自己說,那些農具推車還沒有,需要什麽時候再發,現在發的話,大家還能趁著冬天翻一下地,把田這些修出來。

  可這些還沒購買,於是帶著軍部的人去了軍營。在訓練場上,購買了兩千套農具加三輪自行車,一共:22000余額:1173916。

  南區和西區共一千棟房子,待會兒就讓他們每棟一套放進去,東區送260套,自己家要有一套。剩下的準備留著開墾,剩下的地。

  然後吩咐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李二牛,讓他去看吳建波寫完了沒有,寫完了就帶人到軍營來,給他們發自行車家農具,還要教他們騎車,好在三輪自行車好學,島上也很平坦。車胎也是高強度的實心胎,不怕被扎壞。

  沒一會兒, 李二牛帶著人就回來了,讓他們站好,秦奮就說話了:“本官是誰就不介紹了,大家也都認識,現在說三件事兒。第一、在籍當差的軍戶,明天來這裡訓練。匠戶明天到衙門找吳建波,他會給你們安排一座鐵匠鋪和木工坊。至於打造什麽,到時本官再來找你們談。

  第二、這些農具就不說了,可這車,大家也不會,待會讓他們教你們。然後一起把這些東西,送到城裡每一棟房子裡。

  第三、所有16歲以下的孩子,無論男女,都要去學堂讀書,學堂位置待會兒問吳建波。大人們最好也可以跟著學一下。

  放心,不會要錢,免費的!好了,吳建波,你們開始吧,我先回去了。”

  吩咐完,秦奮便背著手回去了。人嘛要學會偷懶,不然教這些學生幹嘛?再說了,傳聞諸葛亮主要就是內死的,咱可不想那樣。

  想想自己即將過門的美嬌妻,想想傳說中的秦淮河,這些咱老秦可都沒去見識過。所以偷懶無罪,偷懶萬歲!只不過以後部隊教育這一塊,需要自己親自抓。

  槍杆子裡出政權,這可是太祖的名言,作為一個,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五好青年,這些道理還是懂的。

  今天下午4點開始,橫沙堡就出現了這樣一幕。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圍著一種三個輪子,據百戶大人的家仆說,叫三輪車的東西,笨拙的駕駛著。

  家裡那些小孩子還爬上車鬥裡,喊著爹爹騎快點等等......滿臉的興奮。家裡的婦人也忘記做飯了,看著這既神奇又古怪的自行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