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東晉無敵鐵軍》第41章向北向北(5)
“譙郡不是我們的目標,陳郡也不是!”高敬宗說到激動之處,聲音陡然高了八度:“但是譙郡和陳郡我們拿下來之後,可以作為一個禮物,作為交換,送給桓溫桓大司馬和謝安。譙郡和陳郡,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一塊四戰之地,但是對於桓氏和謝氏,卻有著不同的意義。祖宗之地不可輕棄,陳郡和譙郡以此二郡為誘餌,桓氏和謝氏是絕對抵擋不住這個誘惑的!便我們便可促他換南陽……”

 就在這個時候,節堂之外傳來一句異常熟悉的聲音:“都督,不用等譙郡到手再換南陽了,南陽到手了!”

 高敬宗回頭,卻看一個胖大的身影,手持一個黃錦盒,一臉賤笑。不是江淮都督府司禮參軍陳應是誰?”陳應身後,正是徐敬宣。

 二人進入節堂,高呼:“恭喜都督,興不辱命。”

 “事情成了?”

 徐敬宣悻悻笑道“事情臣隻辦好了一半!”

 “一半!”

 “不錯,求親的事情沒有辦成!”陳應道:“不過大丈夫何患無妻。都督心願已成。說著將手中的錦盒遞給高敬宗。

 高敬宗打開錦盒一看,原來是一辟除,辟,征召;除,授官之意。《文獻通考·選舉》:“蓋東漢時,選舉辟召皆可以入仕,以鄉舉裡選循序而進者,選舉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時人猶以召為榮焉。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張委任狀,任命高敬宗為河洛義軍都督。

 高敬宗接過這個任命,就算是朝廷體制內正四品的官員了,如果換作後世就是正廳級官員。

 事實上這個都督也是一個大坑,河洛地區廣義上轄區很大,西至潼關、華陰,東至滎陽、鄭州,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源一帶。但是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前燕國的轄下,也就是說桓溫用燕國的城池封了高敬宗這麽一個虛官。

 高敬宗自然也沒有在意,反正他又不是真正想當東晉朝廷的官,而是需要一個朝廷的名義。畢竟在這個時代,東晉朝廷的影響力還是有的,至少百姓都認可。

 “二位入列,閑話少敘。”高敬宗道:何穆你的任務,是從全部流民或司吾城、符離城中挑選識字之人,組織一場科舉考試,選拔賢良,本都督要選官,充實地方。”

 何穆不解的道:“選拔賢良臣倒知道,只是這……科舉?”

 高敬宗解釋道:“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咱們江淮都督府在士族眼中就是“北傖”一個,他們連正眼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更別說幫助我們治理地方了。所以本都督思來想去,我們需要改遍用人制度,不問出身,不問門第,隻問才學,選拔德才、兼備的賢良,治理地方,發展生產,為北伐做保障。……”

 徐敬宣、劉牢之、何穆等望向高敬宗的目光開始變得深邃:“都督這可是要仿效魏武帝(曹操)頒布求賢令啊!”

 何穆道:“臣絕不辱命,都督素來義薄雲天,向來行善好施,相信會應募的人很多。哪怕為一捉筆小吏,恐怕也會有無數人擠破腦袋。”

 “陳司戶來得正好,本都督佔領符離城,繳獲甚豐,各種財物已經統計出來,莫約六十余萬金。本都督打算把這些財物全部賣給新安商盟,追加購買糧食、甲胄和各式兵刃,布帛、騾馬等物資!”

 陳應聞言大喜:“都督,糧食的話,有一個極限。我們新安商盟,年前最多只能提供六十萬石糧食。”

 “六十萬石啊,實在太少了!”高敬宗道:“慕容雋窮刮地方,北方各郡縣百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糧食是多多亦善,你有一千萬石,本都督也不嫌多!”

 陳應道:“我們祁門陳氏與錢唐丁氏、吳郡朱氏有些關系,可是從丁氏和朱氏那裡進購一批糧食!”

 吳郡朱氏是江左四望顧陸朱張之朱氏,漢時有朱買臣,武帝時為會稽太守,和帝時有朱梁,仕為正(諫)議大夫,吳郡太守,郡中朱氏多其後。漢末以至三國間,吳郡朱氏開始顯赫。到魏晉時期,成為江左四望,在這個時代,朱氏有朱騰作建威將軍,吳國內史(與太守平級)朱騰的三個兒子,朱憲任梁國內史,朱斌任汝南內史,朱綽為前營督護。一門四太守,雖然比不上王謝,也是一等豪門。

 但是朱氏最顯赫的不是其官勢官威,而是其經濟實力相當強大。朱氏田產極多,近二十萬傾良田,家族蔭戶和佃戶多達三十余萬戶,比陳郡謝氏十三萬傾田產高出將近一半。二十萬傾良田,每年至少可以收獲兩千萬石糧食,不過除去朝廷稅收和佃戶口糧,朱氏每年仍可以收得三百余萬石糧食。

 高敬宗想了想道:“朱氏乃桓溫附庸家族, 若桓大司馬同意,他肯定會出售糧食。不過朱氏胃口不小,尋常錢貨恐怕他們看不到眼中。那就把鹽礦股份送給桓溫五成,有桓大司馬庇護,無人敢動趕鹽礦。每年五萬石精鹽,桓溫司馬會給咱們多少糧食!”

 “一百萬石!”陳應想也不想道:“臣可以為都督盡量爭取!”

 “好!”高敬宗道:“陳應,此事交給你辦理,本都督要糧食,兵甲……郗曇再貪婪,他職責有限,也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六十萬鑫繳獲錢財,其中有不少字畫和古玩,分出十萬金,可以賄賂也好,贈送也罷,本都督希望得到弩機兩萬具,甲胄一萬副。其他我們倒可以自行打造!”

 “聶彥適、張屠”

 “末將在!”二人立既

 “你等兩中郎將府,八個折衝都尉共一萬兩千人馬。歸籍帥指揮,立即起沿淮水逆而上,進據南陽……”

 南陽,仍是高敬宗念念不忘之地,他仍想把南陽攥在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