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東晉無敵鐵軍》第119章烈屬保護法(上)
  籍戡甘心讓賢高敬宗,除了不想當出頭鳥這個因素之外,主要還是在高敬宗身上看見了一種藐視一切、銳不可當的朝氣。這種朝氣在他看來,有時候總是太過於迷信鬥爭與勝利,不過他又不得不承認,常以穩重來要求自身的自己也總是被高敬宗的氣質所吸引。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敬宗身上上位者的氣勢就越重。哪怕高敬宗一個字都不說,僅僅散發一分威壓,就讓張方平這個也算是見過陣仗的撕殺漢嚇得臉如土色,戰戰栗栗,說不出來話來!

  常言道:燈下看美人。劉細花雖然不算清麗絕色,但是小家碧玉梨雨帶花更顯得楚楚動人,在燈光搖曳下她那曼妙成熟的身材比白日更勝三分,一時間大堂內看花了眼,但見她面上神色凜然,卻又不敢多看,自慚形穢地低下了頭。

  高敬宗淡淡的道:“怎麽回事!”

  劉細花輕輕福了一福,提起柴刀一指張方平道:“賊子欺辱奴!”

  話音剛剛落,江淮大都督府司刑參軍王大興的冷汗就流了下來。王大興曾是鄴城南城水火衙役,所謂水火衙役,其實並不是指專門撲滅火災的衙役,而是因為古代衙役分為持水火棒,棒的一半塗紅色,一半塗黑色。紅為火之色,黑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故名水火棒。作為曾經也算半個公門中人,王大興知道他的這個司刑參軍為七品官,與正堂縣令同級,但是權勢要得很多,專門負責一州五刑之法,上古時期五刑,指墨、劓、刖、宮、大辟;兩漢之後五刑則指笞、杖、徒、流、死。

  雖然說此時江淮大都督府只有三城之地,民不過十萬。但是這好歹也是進入了都督府的高層官員。偏偏這個時候居然出現了這類傷風敗俗事件,肯定會被高敬宗以為自己玩忽職守,萬一擼掉他的這個司刑參軍,他可沒有地方哭去。

  劉細花哽咽著,將張方平如何咒罵亡夫張健康,如何出言調戲她的事情娓娓道來。這是劉細花怒道:“賊子安敢如此辱奴,奴豈可罷休?還望大都督為民婦做主!”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傻眼了。張方平不是普通人,如果是一個普通人侮辱陣亡烈士和其家眷,按說判其斬首都不算過分。可是張方平卻是參戰功臣,斬首一級百人將,等於後世三等功。如果處置過甚,會對高敬宗影響不好,肯定會有閑言碎語出現,認為高敬宗卸磨殺驢。作為公門中人,王大興並沒有直接宣判結果,而是觀察高敬宗的臉色。

  雖然古代法家提出了“王子犯法,於庶民同罪!”事實上這一直都是一句空話。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做到這一點。所謂的公平只是相對的,庶民殺死庶民,庶民必須償命,這樣會公平。可是一旦階級不同,產生碰撞,法律的天平也就開始傾斜了。士人殺庶民,不用抵命,只需要賠錢了事,區區萬錢僅僅是二十隻羊、一頭半牛價價值。

  高敬宗道:“事就是這麽一個事,這算是咱們江淮大都督府的第一件民事案件,究竟如何處置,大夥都可以說說,涉案人員牽扯到了軍方,軍方將領回避吧!”

  得,封雷和籍戡還要保下張方平這個陣斬百人將的勇士,然而高敬宗輕飄飄一句話,就把他們的嘴堵上了。

  陸永華道:“大都督,咱們都督府初創,故沿襲漢律。所謂人死為大,張方平侮辱死者在前,調戲遺孀在後,按律當處以杖刑,以儆效尤!”

  所謂杖刑,就是脫下褲子用杖打屁股,除造成皮肉之苦外,

並達到凌辱之效。  王大興看著高敬宗的臉色陰沉,猜測陸永華的意見,高敬宗並不滿意,就說道:“大都督,諸位同僚,所謂”人死為大”是一種怪異的觀念,死了就死了,即使再大,也不會比活著的人還大,人死了就煙灰雲滅,張方平對死人不敬,雖違俗卻不易嚴懲,應該罰銅施以笞刑!”

  則笞刑則是以竹、木板責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輕刑,針對輕微犯罪而設,或作為減刑後的刑罰。

  雖然同為打,但是杖刑卻遠比笞刑重,杖刑特別是施以大杖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而笞刑只是皮肉之苦。性質完全不一樣,如果按天朝法律來說,杖刑是構成了刑事犯罪,而笞刑則是民事犯罪范疇。

  聽了二位的發言,高敬宗怒火熊熊燃燒,他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案幾,指著張方平吼道:“張方平,你可知罪?”

  張方平此時已經被嚇壞了,作為升鬥小民,他其實根本就沒有與官府打過交道,平時鄰裡糾紛,都是族老和鄉老出面解決。突然來到大都督府, 別看這個都督府是高敬宗他們等人自立的。但是在南北朝這個時期,東晉朝廷的政令,實際上出不了徐揚八郡七十二縣,其他地方都是天高皇帝遠,地方藩鎮各司其職,百姓也習以為常。看著長史和司刑參軍皆要處置他,他就後悔的抱住了腦袋,深深的埋到了胸口,祈求道:“大都督,劉家妹子,我對不起你。對不起張大哥。嗚嗚嗚……我我對不起你們……”

  “對不起,對不起就完了!”高敬宗怒道:“還有你們,劉氏細花代表的不是普通人,她是我們死軍兄弟們的遺孀,張健康為保護我們謫仙堡不幸在戰鬥中陣亡,而如今他屍骨未寒,遺留妻兒卻遭人侮辱,可我們雖然不是不管不問,卻在這裡和稀泥,如果張健康泉下有知。他會怎麽想?”

  高敬宗大拍案幾,嘶聲吼道:“唇亡齒寒,如果將來我們在場的眾位不幸戰死,你們的妻兒老小受人欺辱,你們會怎麽想?會怎麽想?”

  高敬宗的話如同巨錘,重重砸在眾人心頭。眾人都開始反思起來,這一反思不要緊,牽扯的問題更多了。死軍將士陣亡之後,光撫恤一些田地和錢財,能彌補烈士家屬的缺憾嗎?這肯定不能。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可是張方平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個例嗎?肯定不是,華夏民族中本來就吃寡婦絕戶的陋習,不光像張方平這樣人,甚至烈士家屬還要面臨親族欺凌。面對親族的欺凌,應該怎麽辦?

  特別是在場另外一個寡婦,鄭詩詩對此事感觸最深。想到鄭詩詩的遭遇,想到劉細花的遭遇,高敬宗臉色更加難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