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系統回大唐》第414章 屬於華夏的旗幟
第二天一早張楠便從自己的溫柔鄉爬了出來,畢竟上次朝堂之上和蕭瑀爭論育兒的時候,蕭瑀的一番話可是對張楠嘲諷的不輕,張楠想了想也是,自己成親也有段日子了,怎麽崔玥還不見動靜呢?倒不是張楠著急當爹,只是這麽長時間沒有反應,張楠也是有些奇怪。當然,生孩子這種事情張楠作為一個接受了晚婚晚育觀念的後世人是不急的,畢竟說不定哪天就有了,所以張楠並不擔心。

輕輕的在還在熟睡的崔玥臉上親了一口之後,張楠便換好朝服,乘著馬車前往皇宮準備開始早朝了。

早朝還是沒有什麽變化,張楠依舊聽著朝堂上面的官員們扯皮,反正除過天災人禍這種大事,一般早朝都是誇獎李二的,說那個地方在李二的英明指導之下又怎麽怎麽樣了。

等到大臣們扯的差不多了,張楠便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臣有本奏。”

李二一聽張楠居然少見的自己站了出來,而且還沒有睡覺,於是便抬手說道:“清泉有什麽事,盡管奏來。”

張楠又衝著李二拱了拱手,隨後道:“不知道皇上對臣說的國旗一事考慮的如何了?”

李二聽張楠這麽一說,才想起來昨天還談論了這個事情,但是昨天的李二也是少見的把心思都放在了玩上面,在私人會所陪著長孫皇后還有李麗質玩了一個下午之後,李二也是一身的疲憊,回宮之後,李二和長孫皇后說了幾句知心話後便休息了,哪裡還記得起國旗的事情。

但是嘴上李二又不能說他壓根沒有想,於是李二便說道:“這個問題朕也是想過了,但是卻沒有一個好的思路,正好,清泉你今日把這個事情在早朝上提了出來,那就由你來給諸位愛卿們解釋一下這個國旗對我大唐的重要性,順便集思廣益一下,看看我們大唐的國旗到底要製成什麽樣子。”

張楠聽見李二的話,於是便道:“臣遵旨。”別看張楠其他的時候挺不正經的,但是張楠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國青年,說的更過一點,張楠這人有點憤青,所以遇上了這些事,張楠也是少見的收起了自己臉上的玩笑表情,一臉正經的的給大臣們解釋起了國旗的意義。

張楠解釋完了之後,在場的大臣們都是連連的點頭。

身為文臣領頭人的長孫無忌首先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以為這個國旗,我們大唐一定要有,不僅要有,還要讓我們大唐的每一個百姓都知道,這是屬於我們大唐的旗幟,這樣可以讓我們的百姓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他們是我們大唐的子民們。”

實際上從古至今,百姓們對國家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只知道自己是漢人是華夏人,不管經過多少朝代的變更,中國依舊是中國,華夏依舊是華夏,不管是夏商周,還是唐宋元明,不管是那個皇帝來統治了百姓們,但是中國和華夏這個概念是不會隨著皇帝的改變而改變的。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遊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可是就算如此,這個概念從古至今都沒有發生過更改。中國,就是華夏。張楠要做的,不僅僅是狹隘的為大唐設置一面旗幟,而是為了整個中國,整個華夏設置一面旗幟。

張楠的想法是,就算最後大唐這樣的封建統治被終結, 後世的人還依舊能沿用這個隻屬於中國的旗幟。這個旗幟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政權,更是這個民族的精神。

“皇上,臣也以為這個國旗是十分重要的,等到以後行軍打仗,還是鎮守邊關,有了這個旗幟,我覺得邊關的將士們心中也是能更加堅定的,而且這會更加方便大唐管理軍隊。”尉遲恭也是站了出來說道。

“沒有錯,皇上,臣也認為這個旗幟的設立很有必要,有了這個旗幟,我們百姓對我們大唐的認同感會更加的強。”孔穎達也是站了出來說道。

李二看這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朝臣們,也是笑著壓了壓手,隨後說道:“朕知道諸位愛卿的意思,朕也十分的同意,只是這個旗幟到底該如何設計,才是最重要的啊,朕也是十分的苦惱啊,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可是關系到整個國家的事情。”

“皇上不妨讓閻大人來試試,閻大人擅長丹青,想必皇上對於國旗有什麽要求,閻大人都是應該可以畫出來的。”長孫無忌拱手道。

閻立本一聽,趕緊站出來拱手道:“臣定當全力以赴。”開玩笑,這可是國旗,設計國旗,這是多大的榮幸,只有腦袋壞了的人才不會同意。

要說閻立本也算是李二的親信了。李淵還當皇帝的時候,閻立本就在李二的秦王府當庫直了。庫直是隨侍帝王左右的親信,必須由名門的親貴子弟擔任,而且必須是“才堪者”。由此可見閻立本不但才乾優越,而且深得李二的信任。

而且閻立本不僅擅長繪畫,對於建築也是十分的擅長,現在西安城中的大明宮,就是閻立本設計和營造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