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真不是文藝青年》第94章 電影開機
  接下來的兩天,黃培仁和老盧天天找李東墨跡個沒完,把他煩得不行不行的。

  “禮物”這個劇本,是在李東複述的一個短篇小說改編的,所以老盧創作劇本的時候,花了很多心思。

  他在其中加了一些情節和人物,讓整部電影的劇情更加飽滿。

  所以兩個老家夥天天拉著李東,坐在一起研究劇本。

  李東哪懂得這些啊,可他被兩人逼得實在沒辦法了,只能絞盡腦汁的想前世那些經典電影的橋段。

  雖然他提出來的意見,經常是天馬行空,甚至是驢唇不對馬嘴,可有些時候也著實能讓黃培仁和老盧,刹那間來了一些靈感。

  柳青那丫頭倒是消停了,李東又給她留了一次作業,現在她天天把心思都放在了新劇本上,再也不纏著李東了。

  終於,電影正式開機,李東這才逃離了兩個老流氓的糾纏,但也更忙了,天天只能睡幾個小時。

  接下來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李東擔任的劇務主任這個角色,手下除了柳青妹子,又增加了一幫京都電影學院的在校生。

  雖然很多事情不用親力親為,可每天卻也操碎了心,劇組吃喝拉撒等等所有的雜事都由他負責。

  別看盡是一些瑣碎的事情,但扛扛抬抬,買飯買水等等這些破事堆積在一起,也把李東忙得焦頭爛額。

  好在這部戲絕大多數場景都在京都電影學院內部拍攝,外景非常少,像場地、道具、服裝什麽的,學院內部都能解決。

  而且李東兩世為人,畢竟經歷過不少事情,所以隻混亂兩天,工作就逐步走上了正軌。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東專門組建了負責後勤組、道具組、服裝組、勤務組等幾個分工不同的小組,再選擇一些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組長。

  這些京都電影學院的學生,雖然沒有什麽經驗,但工作熱情卻極為高漲,即便沒有工資依然做的很努力。

  每天晚上他會把召集各組的組長,將第二天的工作布置下去。

  第二天早上,他會和各個部門幾個負責人進行協調,然後將今天的工作與各個部門進行溝通。

  隨著劇務工作逐步走上正軌,李東也越來越輕松,他就天天泡在片場裡,與黃培仁和老盧他們蹲在攝像機的後面。

  雖然根本看不明白怎麽回事,可拍電影的過程,李東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可能這也是所有人的想法吧。

  黃培仁等人對王波的表現非常滿意,這是個真正的演員,他刻畫的人物細膩真實,就像活生生的過日子,沒有絲毫表演痕跡。

  在李東這個外行的眼裡,王波的表演,看著就舒坦。

  就算李東在攝影機的後面,看王波的表演,都會下意識的忘了他這個人,只能記住他表演的角色。

  甚至會被他代入進劇情,彷佛自己回到了幾十年前帝國的大蕭條時期。

  老黃不止一次的對李東說,感謝他在面試的時候,最後能一錘定音,幫他找到了一個堪比大師級的演員。

  說實話,老黃的話讓李東滿臉的懵逼,他之所以那麽選擇,更多的是因為讓座和不讓座的關系。

  而且還是三選一,換誰都會這麽選擇,難道他會選坐在那裡漠視他存在的那個人嗎。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這句話絕對是真理。

  有人用心演戲,有人用臉演戲,高下之分自然不言而喻。

  王波在底層蹉跎了十幾年,表演的角色多達兩百多個,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角色,甚至有些角色僅有幾句台詞。  這些角色包括流氓、小販、警察、軍人、老師、罪犯、醫生等等林林總總幾十個。

  每一次接到角色,王波都會耗費很長時間,極其用心的琢磨角色,並認真的纂寫人物小傳,哪怕是只有幾句台詞的角色,也是同樣如此。

  為了演好賣菜的小販,他特意上了一些蔬菜,在自己家樓下的市場裡賣了好幾天,認真的揣摩角色,盡管最後賠得稀裡嘩啦。

  為了演好一個罪犯,他不但在看守所裡呆了兩天,還坐在死刑犯的身邊,和對方聊了兩天。

  王波如此努力,主要是出於對表演的熱愛,哪怕很小的一個角色,他都能把任務刻畫得極其深刻,而且有血有肉。

  而其他像他一樣在底層困頓多年的演員,早就把表演當作是一種營生,演這種小角色大都是為了應付差事。

  久而久之,演什麽都像是在演他自己。

  沒有什麽成功是偶然的,正是王波多年來的不斷積累,才有了他今天堪稱大師級的表演水平。

  可即便他的表演功底深厚,但是這個世界不但看顏值,還要看出身。

  如果他畢業於京都電影學院,就算是顏值再一般,即便當不了影星,以他的表演水平,起碼也能被人稱呼一句老戲骨。

  可如今帝國影視圈,帝國三大高等電影學府的師生,佔據了其中相當大的資源和人脈。

  別說他畢業的那所野雞表演學校了,就連很多一等表演院校畢業的師生,都也只能跟在後面吃點殘羹剩飯。

  很多時候,帝國電影電視市場,都是帝國三大高等電影學院在相互廝殺,其他人只能在旁邊看戲聽歌。

  如果這次不是情況特殊,哪裡輪得上他做主角。

  王波頭一次接到男主角的戲,說實話,他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在電影拍攝前的一段時間,幾乎瘋魔了似的去揣摩角色,光是人物小傳就寫了滿滿的一本。

  這些天王波將薄薄的劇本都快翻爛了,每天像做病了似的,從早到晚的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或是坐在那裡發呆,或是站起來表演一段。

  其實他在影片拍攝前就已經入戲了,這也讓他的老婆孩子擔驚受怕了好多天,生怕他出了什麽事兒。

  所以影片開機,王波出現的那一刻,黃培仁和老盧等人,看到王波全都傻眼了。

  尼瑪……這特麽不就是活脫脫的主角嗎,戲還沒拍呢,這家夥就已經入戲了。

  所以在電影拍攝的初期,王波也為劇組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為毛呢,一般剛進劇組的演員,往往需要慢慢的適應一段時間。

  而這個家夥往那一戳,和其他人站在一起,感覺他就像從幾十年前大蕭條時期穿越過來了似的,看著要多別扭就有多別扭。

  所以老黃看著攝影機的畫面,也覺得蛋疼無比。

  最後沒辦法, 他隻好把王波的戲全部壓後,讓劇組的其他演員先適應下節奏,然後再集中拍他的那部分戲。

  對於熱愛表演的王波來說,以前他參加那些小角色的表演,真的很難過足戲癮。

  這次他做為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每一次表演都非常舒爽,在鏡頭前表現的酣暢淋漓。

  王波對主角揣摩了很久,而且多年底層民工演員的經歷,讓他這部戲的人物理解的很深刻。

  往往一個小小的眼神,或是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都能把主角的人物形象刻畫得豐滿而細膩。

  完美的詮釋了一個積極善良,對家庭盡職盡責的男人。

  生活的困苦時刻磨礪著他的內心,為了家庭他艱難地打拚著,用自己的雙手為心愛的女人遮風擋雨。

  藝術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是最能夠展現時下的社會現狀。

  他們生活在簡陋寒酸肮髒的環境下,仍保持著純樸、善良的美德。

  他們在貧困的、瑣碎的生活背後,依然存有一顆愛人之心。

  雖然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這樣的愛情觀恐怕早已滅絕了。

  但這部電影的男女主人公,在艱難的生活面前是軟弱無助的,可在愛情的形象上,絕對是值得所有人仰望的。

  老黃對王波非常賞識,數次都在他面前感歎,要不是李東最後的堅持,恐怕就要錯過他這麽好的演員了。

  所以王波現在對李東非常感激,同時也非常的尊敬。

  這段時間,他們經常坐在路邊擼串喝酒,兩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好,已經成了無話不聊的朋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