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時代巨子》第377章 財經媒體
財新傳媒於2009年12月剛剛成立,是由胡舒立帶領《財經》雜志核心團隊出走後的創業項目。

 財新傳媒由浙報控股出資4000萬元,持股40%。

 此外,天津知衡企業管理谘詢合夥企業、天津域富企業管理谘詢合夥企業、天津匯思企業管理谘詢合夥企業三家公司作為高管及員工持股平台,以及部分PE份額,分別持有財新傳媒20%、20%和19%的股份,剩余1%股份由自然人葛倩持有。

 三家天津系公司為一致行動人,為財新傳媒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

 官方發布的資料稱,財新傳媒是提供財經新聞及資訊服務的全媒體集團,以網站、期刊、移動新媒體、視頻、圖書、會議等多層次的業務平台,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受眾群,提供準確、全面、深入的財經新聞和資訊信息服務,秉持“公信力、全媒體、世界觀“執著前行。

 對於一家新成立的傳媒公司而言,財新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是因為胡舒立。

 如果撰寫近15年的中國媒體故事,胡舒立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名字。

 她和《財經》雜志,曾是中國財經媒體歷史的一段傳奇:

 1998年1月1日,胡舒立受邀創辦《財經》雜志,並擔任主編。《財經》創刊號(當時刊名為《Money》)刊登關於瓊民源偽造業績的報道,讓這本雜志一炮而紅。

 隨後,銀廣夏、基金黑幕,以及後來的sars、魯能,一次又一次讓這個身高一米五八,語速極快的女人處在風口浪尖,也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知名度。

 美國《商業周刊》給胡舒立冠以“中國最危險女人”的頭銜,同樣來自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則將她選為“亞洲商界女性十強”之一。

 而一手創立了國內最具權威性的財經類媒體——《財經》雜志的胡舒立,也被譽為是中國財經新聞“女教父”。

 她是國內財經新聞領域內,少有的具有獨特的個人品牌,且極具盛名的風雲人物。

 時人多以“南有江藝平(前《南方周末》主編),北有胡舒立”,來形容其在圈內的地位。

 而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財經圈裡最轟動的新聞之一,就是因為采編獨立權、持股權等問題,胡舒立帶領核心團隊從《財經》出走。

 《財經》雜志200多人團隊裡,有超過7成,近140多人集體離職,由此可見胡舒立的個人魅力以及團隊的向心力之強。而這其中大多數人後來都加入了財新傳媒。

 正是因為胡舒立個人的聲望和品牌,“一當人們聽說胡舒立要開辦一本新的雜志,全中國的記者都發來了應聘郵件。”

 所以,財新傳媒雖然是一家剛剛創立的新公司,卻匯聚了國內財經新聞領域的絕大多數精英人才!

 而這正是林風最看好的地方。

 …………

 到了林風這個地位,必須要重視在輿論媒體和主流人群中的影響力。

 要避免各種負面消息;要塑造企業和個人的正面形象……

 無論是林風本人,還是他旗下的風行集團、酷風科技等公司,都需要一個更好的國內輿論環境!

 傳統媒體雖然現在有所沒落,但相比互聯網媒體,依然有著天然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品牌影響力。

 電視、廣播、報紙、雜志……

 這些傳統媒體,依然是國內在文化、內容生產方面的主流。

 哪怕互聯網因為在信息傳播上的技術優勢,已經在新聞分發和傳播上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比重,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傳媒的內容大多數依然來自於對傳統媒體內容的轉載……

 這一情況要等到後來,以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自媒體興起,才逐漸在新聞內容的上遊生產環節,有所改善。

 當然,互聯網因為受眾廣泛,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在傳播方面從某種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傳統媒體。

 簡單舉個例子,《財經》雜志上發表一篇文章,可能覆蓋的僅僅是訂閱和購買雜志的十幾萬人(當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高端人群),但真正如果要掀起風潮,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和社會輿論,多半是因為這篇文章在新浪財經等類似的門戶網站轉載之後……

 林風前世的時候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葉薇語所在的財經公關公司,經常要幫客戶去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撤新聞(付費的),這也成了一門生意……

 盡管如此,依然不能否認,傳統媒體作為內容生產源頭的重要性。

 正是《財經》這樣的專業媒體,才有真正具有“獨立、獨到、獨家”風格的新聞記者,才有足夠的資源和足夠的人脈,新聞洞察力,能夠去深入的去調查和研究事件表面之下的深刻問題。

 新聞也好,文章也好,真正的價值還在於人。

 所以,像財新傳媒這樣,有著優秀財經新聞記者和人才的傳統媒體,具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

 當然,這方面相對敏感,受限於國內對傳媒領域的管控,一直以來林風都希望能夠在傳媒方面有所布局,但都沒有特別好的機會。

 電視方面,之前他從綜藝節目和影視劇製作方面入手,做了一些投資。

 入主TVB,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一次嘗試。

 另外,TVB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粵東和東南亞地區,在國內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報紙雜志方面,林風則一直比較謹慎。

 實際上,以報業傳媒集團為代表的文化企業改製,國內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不少,但林風知道這種參股意義不大。

 畢竟這類公司即使改製後,依然還是體制為主的管理結構。

 他更希望能夠投資一些更加市場化,有影響力和活力的傳媒公司。

 而財新傳媒顯然具備了這些特點!

 從資本結構上來看,雖然浙報傳媒佔有股份,但主要是提供刊號等體制資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管理團隊。

 而且財新從創立之初,就有著資本化和市場化上明顯的企圖心。

 而胡舒立的人脈和經驗,也保證了財新傳媒旗下的媒體,即使在新聞文章上,會尖銳、深刻、鋒芒畢露,卻不會越線,過界。

 如何把握這個度,是需要對國內的體制有著深刻理解,並且具備平衡多方面利益的能力的!

 可以說,在現階段,財新傳媒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優秀投資標的。

 事實上,林風前世時,從浙報傳媒到後來的華人文化,再到騰訊、阿裡……,財新傳媒始終受到各方的重視和投資,並非無因。

 因為傳媒的敏感度,先以風華文化基金的名義投資進去,再過兩年之後等到政策更寬松的時候,再以風行集團的名義加大投資,從操作上來看也是比較安全的。

 就這樣,林風確定了風華文化基金的第一個投資項目。

 …………

 2010年1月30日,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FMC)對外宣布,正式入股財新傳媒。

 不過,因為財新傳媒剛剛創立,估值並不高。

 FMC投資4000萬人民幣,從浙報傳媒和其他幾家財新原股東處受讓了20%的股份,財新傳媒的估值比1個月前創立時翻了一番。

 盡管相比於之前林風和風行集團的無數次收購案相比,投資額度不高,但此次投資作為FMC成立後的第一個投資項目,林風非常重視,親自出席了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林風和胡舒立都分別對於這次合作都進行了評價。

 林風說:“胡女士和她的團隊的專業主義精神,對國家和行業的責任感令人感佩,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也令學界業界的同行十分欣賞。 我對財新傳媒的發展充滿信心,打造一個立足國內、具有國際品牌影響的財經傳媒產業平台是我們的共同理想。“

 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說:“財新致力於做最好的財經新聞資訊,FMC是最具有國際視野的文化領域投資基金,我們相信強強聯合必將推動財新傳媒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通過這次合作,林風看重和得到的,其實不是內容,而是品牌、影響力和高端人群,這些正是風行系之前所缺乏的資源。

 林風稱,FMC入股之後,將不參與財新傳媒的日常運營,財新未來仍會堅守獨立專業的采編方針。

 同時,林風也稱,願意推動旗下的風行集團,與財新傳媒未來在新媒體等渠道的戰略合作。

 當然,有了這一層股權關系後,財新傳媒旗下的媒體上,以後估計不太會出現與風行集團或者林風相關的一些負面新聞了……

 這就是個好的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