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南美做國王》第144章 南美7國
華人在南裡奧格蘭建國改變了南美州原本的歷史走勢,十二月下旬,在歷史上已經窮途末路的小洛佩斯活蹦亂跳,抽出兵力和阿根廷在米西奧內斯你攻我往,好不熱鬧。

 巴西失去南部兩州,佩得羅二世威望大受打擊,正在進行的仿英法化改革被活活打斷,國內自由派勢力抬頭,已經被鎮壓的地區獨立份子頻頻發動獨立暴動,經濟發展倒退,從英法等國借貸的戰爭款項利息到期,接連而至的矛盾牽扯了巴西政府太多的精力,眼下,佩得羅二世一心清治國內事務,暫時沒有心思和能力干涉外部局勢。

 阿根廷和巴拉圭繼續爭奪米西奧內斯控制權,玻利維亞、秘魯得勝歸來,忙著處理從巴西獲得土地的不安定因素,烏拉圭國小力窮,縮在自己一畝三分地老老實實。

 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烏拉圭,加上華人佔據的南裡奧格蘭,南美七國間恢復了詭異的平衡狀態。

 南裡奧格蘭、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四國暗中結盟抗衡巴西,阿根廷與巴拉圭處於局部交戰狀態,秘魯、玻利維亞在衝突中保持中立,沒有向巴拉圭提供幫助,而南裡奧格蘭表面中立實質支持巴拉圭,暗中向巴拉圭提供武器彈藥。

 烏拉圭在戰前是巴西的小弟,巴西被南裡奧格蘭隔開後,烏拉圭投入阿根廷懷抱,和阿根廷保持一致立場。

 南美七國每個國家之間相互接壤,因為領土資源問題產生一系列矛盾,不過在大的戰略方面,七國又組成不同的團體。

 首先巴西帝國雖然在戰爭中失去一大片土地,不過巴西的整體實力依然最高,巴拉圭戰爭中阿根廷軍隊沒有救援巴西軍隊,擅自退出國內,烏拉圭更是在決戰前就退出戰爭,因此,三國同盟關系破解,巴西在南美洲南部地區暫時沒有盟友,自成一派。

 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南裡奧格蘭公國四國以巴西為假象敵結盟,同時四國盟約又是不穩固的,巴拉圭和玻利維亞在查科平原有領土爭議,南裡奧格蘭和秘魯、玻利維亞有先前的矛盾,玻利維亞南部新建立不久的印第安人自治區是華人留下的一顆棋子,玻利維亞勉強承認印第安自治區成立後,一直不甘心,說不定什麽時候玻利維亞政府就會宣布廢除印第安自治區,然後出兵佔領。

 巴拉圭兩面臨敵,玻利維亞只是暫時的盟友,只有南裡奧格蘭和巴拉圭的利益一致,兩者都面臨巴西的威脅,同時也對阿根廷南部土地有想法。

 因此四國聯盟中南裡奧奧格蘭和巴拉圭分成一派,玻利維亞和秘魯分成一派。

 再加上阿根廷和烏拉圭一派,南美南部圍繞巴西為核心分成三大派別,四個小派系。

 三派勢力相互牽製同時不斷摩擦,如果有一派勢力聯合另一派勢力,戰略均衡被打破,新的大戰將再次爆發。

 三大派系中,李明遠最擔心阿根廷、烏拉圭與巴西再次聯合,因為三國有了南裡奧格蘭充當緩衝區,不再有直接的領土接觸和利益矛盾,之所以三國沒有聯合,那是因為巴西忙於處理國內事務,至於以前的矛盾問題不大,國家之間重視的是實際利益,只要對雙方有利,即使前一刻打得狗血淋頭,下一秒同樣可以握手言和。

 巴西緩過氣來,拉攏住阿根廷和烏拉圭,再挑起秘魯、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南裡奧格蘭的矛盾,到時候壓力最大的就是南裡奧格蘭,北面巴西、南面烏拉圭、西面阿根廷,東面是大海,開戰之初南裡奧格蘭即處於被包圍困境。

 處處防守,處處被動,華人在奪取南部兩州之後也不得不面對兵力分散的劣勢處境,野戰軍主力分散在幾個要點地區,

 在戰爭中憑城據守,失去兵力調動的靈活性,無法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敵軍。

 南裡奧格蘭公國以華人獨立軍起家,建國以前歷次大勝並不意味著華人士兵能夠完全碾壓南美各國部隊,各次交戰,華人部隊和敵軍軍隊數量的比例大多高於3:1,在戰爭中調動,集中優勢兵力應敵才是華人部隊獲勝的關鍵,如果起義戰爭中雙方兵力相當,華人部隊即使獲勝也將付出重大代價,然後在一次次戰鬥中被削弱,最終全軍覆沒。

 未雨綢繆,事事細心籌劃是李明遠在前世當傭兵時養成的習慣,依靠小心謹慎、力求穩妥的性格特點,他帶領部隊一路路走了過來,而面對立國之後新的局勢變化同樣大意不得。

 阿根廷北部地廣人稀,資源豐富,華人日後要想擴張勢力范圍,少不得和阿根廷人起衝突,因此,兩方在先天上具有矛盾,除非一個國家主動認輸,否則衝突不可避免。

 而認輸的話,李明遠不甘心,十九世紀下半葉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迅猛發展的時期,大量歐洲移民通過新的交通工具湧入南美州,如果李明遠不在歐洲移民湧入前擴張領土范圍,以後不再會有新的機會,所以李明遠退讓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而阿根廷人更不會答應讓出北部領土。

 既然矛盾不可調節,李明遠就要為以後做打算,大戰結束,巴西忙於處理內部事務,沒有精力介入外部事務,而南裡奧格蘭需要安置新移民、發展基礎工業,也不會投入新的戰爭,這時候,米西奧內斯衝突的爆發就形成了一個突破點。

 巴拉圭增兵米西奧內斯,阿根廷針鋒相對派兵增援爭議地區,局部衝突爆發的戰爭規模雖然比不上巴拉圭大戰,不過持續進行的戰爭會慢慢流乾阿根廷的血,迫使阿根廷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戰爭上,拖延他們從歐洲移民的腳步。

 阿根廷移民推遲,南裡奧格蘭將贏得更多的發展時間,然後在一個特點的時機,利用英法等國視線被吸引到歐洲的時候,一次發力,佔領阿根廷北部,實現華人實力的再一次大擴充。

 李明遠等待的時機不是他個人臆測,而是發生在一年半後的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是一次德意志統一戰爭,戰爭的發起者不是暗中擴軍備戰的普魯士,而是由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首先宣戰,進攻德意志萊茵蘭地區。

 普法戰爭前法國是歐陸第一大國,自恃陸軍歐洲第一、海軍力量強大的拿破侖三世在世界各地擴張法國的勢力范圍, 因此與英國形成巨大矛盾,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曾說過“拿破侖三世是個到處惹事生非的人。”表達對拿破侖三世在歐洲肆意擴張領土的不滿。

 戰爭爆發時,英國是抱著借普魯士的手教訓法國,打壓法國擴張氣焰,誰知道歐陸無敵的法國軍隊在普魯士面前不堪一擊。

 1870年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

 從拿破侖三世帶領幾十萬大軍殺入德意志,到認輸投降,不過一個多月時間,英國的政府高官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戰爭就以另一種方式結束,而踩著法國士兵成立的德意志帝國超出了英國的意料,為了繼續維持歐洲大陸均衡的政策,英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研究對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歐洲事務,因此,普法戰爭就是華人再次擴張的機會,而在這之前,米西奧內斯衝突也是一次試探阿根廷人的機會。

 十二月十七日,兩個傳令兵持李明遠命令抵達城外軍營,接到命令後,第二混成旅和炮兵旅一部結束訓練,向米西奧內斯地區的聖佩得羅移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