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南美做國王》第157章 橡膠
運輸華工的行動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在這期間,李明遠拿出大筆繳獲的銀元和一部分庫存黃金,用高於市價一點五倍的價格雇傭運輸商船,英國、荷蘭、比利時,甚至正在的平叛的西班牙商船來者不拒,只要船隻噸位高於五百噸,李明遠都出錢雇傭。

 運輸華工看似利潤薄弱,其實從加勒比海域到南裡奧格蘭跑一趟船,利潤在百分之兩百以上,而且南裡奧格蘭方面是以市價的一點五倍價格支付雇傭商船費用,各國船隊的利潤率只會更高。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航海業成功最賺錢的暴利行業,從早期的非洲三角貿易,到稍後的掠奪殖民地的礦產資源,出海的歐洲商船只要能夠成功往返一趟,獲取的利益往往是幾倍甚至十倍。

 進入十九世紀,英國為了穩固殖民地秩序,從殖民地獲取更多利益,宣布禁止奴隸貿易,稍後法國、美國、荷蘭等國相繼其後廢除奴隸制度。

 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資源豐富,人口數量稀少,沒有了奴隸貿易,礦場和種植園得不到充裕的勞動力,在這種情況下,獨立後的美洲國家找到一個替代方法,以契約勞工的方式騙取華人出海,充當新的勞動主力。

 每年近十萬的華工出海促進了南美和大6之間的航海貿易,數百艘苦力船滿載華人航行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把從大6騙取的華工運輸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海水過處,皆有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是被動的無奈選擇,在航海過程中,一艘苦力船上往往裝載三四百華工,他們擠在苦力船下層,每個人肩膀相接,沒有躺下來休息的地方。

 空間狹小、居住環境惡劣,許多華工在途中死在船上,然後被丟下海成為魚類的食物。

 能夠活下來的古巴華工都經歷過難以想象的苦難和艱辛,而在回到南裡奧格蘭的途中,李明遠不希望他們再遭受出海時的折磨。

 高出市價的價格雇傭商船,李明遠同時要求每艘商船不得搭載過標準人數的華工,而且要保證船上華工有休息的地方。

 要用盡量少的時間完成運輸華工的行動,不可能給華工提供非常好的船上環境,不過一人之地的休息面積,乘船華工的飲食和身體健康卻要得到基本的保障。

 在南裡奧格蘭的時候,李明遠一直關心著運輸華工的行動。

 第一批大規模運輸船隊帶著二點五萬華工返回後,為了提高運輸效率,從各個國家雇傭的船隻不再以大船隊方式統一行動,而是以十幾艘大中型船隻組成小型船隊,一旦上船的華工人數足夠,小型船隊就立刻出。加勒比海域盤踞的大規模海盜勢力被陳森等人剿滅,小規模的海盜對付攜帶武器的運輸船隊構不成威脅,分散的小型運輸船隊航行在加勒比海域不需要擔心。

 大筆花錢換來大部分古巴華工安全抵達南裡奧格蘭,滯留在古巴島上的小部分華工也集結在十多個臨時安置點,將在隨後一個月內離開古巴島。

 大部分巴西士兵被釋放,他們以前從事的建築工作交給先期抵達的華工負責。

 新京(阿雷格裡港)地區,一棟棟中式木屋整齊排列在舊城區外面,木屋外圍,一道兩米多高的新砌城牆環繞一圈,將舊城和木屋包裹在內。

 新京是南裡奧格蘭的行政和軍事中心,巴西人建造的城市面積狹小,容納不了匯聚在新京附近的駐軍和退役士兵,因此,新的城市擴建工作在普魯士專家抵達後很快啟動。

 新的城市佔地面積約七平方公裡,主要規劃為普通百姓住宅區、軍隊駐扎區、政府部隊駐地、輕工廠商業街區四個區域,至於手下將領要求建造王宮的請求,李明遠則沒有答應,基礎設施建設、展工業、運輸華工……建國初期要投入大量資金的地方很多,這個時候修建王宮得不償失。

 否決修建王宮的建議,李明遠繼續住在巴西人留下的城堡裡,劉樸、孫彬等人則把住宅安在城堡附近,方便他們向李明遠匯報國家事務。

 木屋外圍的工地上,約一萬多先前抵達的華工在搬運水泥、磚塊,修築城牆。

 水泥廠和磚廠建立在十多裡外的一座山腳下,由普魯士專家指導華工建設起來。

 一萬多華工一部分負責從十多裡外運送磚塊水泥,一部分負責攪拌水泥、建造城牆。兩部分華工分工明確,廣闊的工地上面到處是有序的勞動場景。

 李明遠穿著普通的黑色軍裝,和孫彬等人來到工地查看。

 工地中央是一處二十多平方的水泥堆,十多個華工正一邊潑水一邊用鐵鏟攪拌石灰。

 李明遠走到水泥堆前,現十多個華工都是光著腳踩在水泥上勞動,當下製止道:“水泥有腐蝕性,大家穿上鞋子,不要光著腳攪拌水泥。”

 話聲落下,十多個正在勞動的華工目光一齊聚集在李明遠一行人身上,穿著軍裝,身邊還有不少護衛,華工們把李明遠當成了一個國防軍軍官。

 “大人,官府給我們每人了一雙布鞋,布鞋都是新的,我們不想把布鞋弄壞了,所以乾脆光著腳攪拌水泥石灰。”

 一個戴著白色頭巾的漢子開口解釋道。

 水泥具有腐蝕性,布鞋踩在水泥漿裡很容易損壞,李明遠明白這個道理,不過看著華工們為了節省一雙鞋子,光著腳勞作,他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修築城牆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總是光著腳勞動對你們身體傷害很大,這樣吧,我讓工廠製造一批防水膠鞋給你們,以後你們穿著膠鞋勞動不用擔心腳被3水泥腐蝕。”

 “世子,什麽是膠鞋,職下怎麽沒有聽說過?”普魯士人幫助成立的工廠有紡織廠、製衣廠、布鞋廠,不過卻沒有連著廠。因此,孫彬感覺奇怪不解。

 “沒有膠鞋?巴西是橡膠原產地,從橡膠樹中提取的橡膠可以製造膠鞋、輪胎等多種基礎工業產品,南裡奧格蘭屬於巴西,理應生長有橡膠樹。”

 李明遠先是詫異,然後慢慢思考,才明白事情的關鍵,巴西人為了壟斷橡膠生產的利益,禁止橡膠種子流出到其他國家,這個時候橡膠只有巴西才有,其他國家想要獲得橡膠原料,只能向巴西購買,後來1876年英國商人偷偷從巴西帶出幾千枚橡膠樹種子,移載到馬來半島,才打破巴西人對橡膠的壟斷。

 橡膠原料來源有限,汽車等機械還處於探索階段,歐洲國家因此沒有展出系統的橡膠產業鏈,膠鞋也沒有投入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1839年美國人固特異明了橡膠的硫化法,解決了生膠變粘脆問題,使橡膠具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橡膠才真正進入工業實用階段。因此,天然橡膠才成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橡膠的需要量亦隨之急增。

 膠鞋生產工藝簡單,而橡膠的彈性問題也被固特異在三十年前解決,阻礙膠鞋大規模生產只剩下原材料問題。

 橡膠壟斷在巴西人手裡,歐洲國家想獲取大量橡膠原料花費成本高,無法形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可是這些問題在李明遠眼中恰好是優勢,南裡奧格蘭和聖卡塔琳娜州在巴西境內,當地環境適宜橡膠樹生長,他不相信四十點三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面沒有橡膠樹。

 橡膠生產加工生產技術已經成熟,隨著工業化進城加快,往後的一百多年,橡膠都是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業原料。距離橡膠移載到其他地區並且形成大面積的種植園規模最少還有十年時間,南裡奧格蘭剛好利用橡膠流出前的時間差,大規模展橡膠工業,利用先優勢確立橡膠工業的優勢地位,這樣一來,即使橡膠種子提前被其他國家獲得,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形成規模化種植,滿足工業生產需要。

 無意中的視察工地讓李明遠現了一個可以給南裡奧格蘭帶來巨大回報的新產業,草草和工地上的華工閑聊幾句,李明遠回到住處,立刻安排人手探查南裡奧格蘭境內橡膠分布狀況。

 搜尋橡膠情況的人手派出去不久就帶回了李明遠想要的消息,在新京西面叢林中,分布著上千株野生橡膠樹,派往其他地方的士兵也先後帶回現橡膠樹的消息。

 新京西面一處樹林裡面,李明遠和劉樸、孫彬等人穿過士兵開辟的小路,繞過遍布的灌木叢,來到一棵高大的橡膠樹下面。

 “世子,這就是您派人尋找的橡膠樹?”

 孫彬看著眼前三十多米高的大樹,感覺和當地遍布的蘇木、苦木等樹沒什麽區別。

 “來,你們看看這是什麽?”

 李明遠掏出隨身攜帶的匕,輕輕在橡膠樹上劃出一道口子,然後一股乳白色的粘液立刻從樹木傷口處流出。

 孫彬向前用手沾上一抹乳液,剛要放在口子試嘗一下,就被李明遠阻止,

 “橡膠液有毒,雖然不會致命,但是誤食之後會腹痛幾天。”

 乳白色的液體就像椰汁一樣,孫彬沒想到它會有毒,趕忙把放在嘴邊的手指拿開,訕笑道:“多謝世子提醒。”

 “無妨,以後小心點就行。”李明遠擺擺手,然後繞著周圍橡膠樹轉了一圈,回到原來的位置。

 “橡膠樹壽命約六十年,這棵橡膠樹樹齡約二十年,正是產生橡膠液的旺盛期,還有附近一片樹林,橡膠樹總共約有三百棵,樹齡二十年以上的有一百三十多棵。”

 李明遠有些欣喜的介紹道:“巴西人只會從野生橡膠樹上割取橡膠液,不僅獲得數量有限,而且還會導致很大浪費,咱們不能學巴西人,橡膠樹是一棵搖錢樹,一定要好好利用才行。”

 “世子,咱們以前都沒有接觸過橡膠樹,自己人弄會不會對樹造成傷害?”

 劉樸問道。

 “不用擔心, 南裡奧格蘭環境和土壤都適合橡膠樹生存,讓兄弟們小心一點,把橡膠樹幼苗移載在開辟好的荒地上,再定時澆水看護,樹苗就可以成活。”

 橡膠樹除了對生存環境有些特別要求,移載種植方面和普通樹木差不多,不需要多余的人工護理。

 巴西人獲取橡膠液時,大多直接用斧頭砍伐樹身,幾次砍伐過後,橡膠樹大多會因被破壞嚴重死亡,或者樹木受損,橡膠液產出嚴重下降。

 巴西人獲取橡膠液是一種竭澤而漁的做法,李明遠不會去做,而是采用一種更高效的方法,即可以獲得足量的橡膠液,也不會危害橡膠樹的生存。

 這種方法是1887年,新加坡一個植物園主明的,在原割口上重複切割獲取橡膠液,不傷害橡膠樹的形成組織區,使一棵橡膠樹可以連續幾十年提供橡膠液。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