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南美做國王》第337章 出口貿易
漢國本土的鐵路交通建設主要交由德國負責,南部地區的鐵路線則會分出約三分之一,交由奧匈帝國建設完成。

  南美洲、北美洲是歐洲地區第一大糧食進口產區,阿根廷憑借著出口農牧產品,在一戰、二戰期間賺取大量外匯,同時也因為農牧產品出口的因素,與德國一直保持著緊密的經濟、政治聯系。

  漢國佔領阿根廷全境,包括巴西南部兩州、烏拉圭在內的拉普拉塔核心產糧區統一於一個國家,因此,漢國的農牧場條件遠高於原本歷史上的阿根廷,而來自農耕民族勤勞、精耕細作的傳統習慣,同樣提高了農產品產量。

  華人移民勞動力成本低,移民初期的兩年時間更屬於免費勞動期,種種因素加成和影響下,漢國的糧食、肉類加工品、漁產品三大農牧產品在面臨美洲其他農業出口國的競爭時,有著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

  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國內人口眾多,本土糧食供應除了一部分依賴從沙皇俄國進口,另一部分則是由美洲地區購買。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德國與沙皇俄國的關系逐步疏遠,為了減輕對俄國糧食進口的依賴,以及在戰爭發生前,儲備足夠的糧食物資、礦產原材料儲備,德國政府把注意力轉向海外,用南太平洋上經濟效益匱乏、面積狹小的薩摩亞、淄魯,換取探明有巨型鋁礦的喀麥隆殖民地,加大從漢國進口糧食、肉類加工品、橡膠原材料、皮革製品等。

  隨著國土面積擴張、國民數量增加,漢國逐步成為德國最主要的海外農牧、工業原材料進口國,而且與第一大糧食進口國俄國的差距也在迅速縮小。

  漢國出來的農牧產品以及與農產品相關的初加工產品,為漢國帶來了寶貴的外匯收入,其中,以飼養肉牛、南美野牛牛皮為原材料製成的普通皮鞋、軍用皮靴、皮大衣越來越受到德國進口商的喜愛,根據兩國最新簽訂的進口協議,德國政府和商人將逐步提高皮革產品的進口數額,一方面直接從漢國購買皮革加工成品,一方面,每年從漢國雇傭一批皮革工人,到德國為德國軍隊和貴族商人加工製造專用的軍靴、軍大衣、貴族皮衣等商品。

  德國冬季氣候寒冷,皮革製品在那裡有廣闊的市場基礎,受德國訂單的刺激,政府領頭組織本土皮革加工廠從德國、奧匈帝國購買一批專業機械,擴大皮革工廠規模,同時鼓勵皮革商人到德國考察商業環境,接受德國政府提出的條件,和德國商人合資建設皮革加工廠。

  皮革產業獲準在德國建立合資工廠是漢國工業走出國門的第一步,作為對應條件,漢國政府也允許德國輕、重工業在本土建立合資企業,而且本土地區,第一批兩方合資企業就是為鐵路乾線建設提供鋼材、螺絲釘等配套工業產品的鋼鐵冶煉、加工企業。

  經濟合作講究互惠互利,漢國出口農牧產品、工業原材料,從德國賺取不菲的外匯,而德國通過扶持漢國工業發展,出口機械、車床、派遣工程師、技術工人以及承包鐵路建設、以工業技術為依托建立合資企業,即為德國本土過剩的工商業找到一個新興的市場,又能賺到大筆資金、加深兩方在經濟、貿易方面的合作,有一舉多得的好處。

  政治、經濟兩方面的因素,促使德國加強與漢國的合作關系,沒有跟隨英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一同對漢國執行貿易封鎖政策,也沒有在阿根廷戰爭結束後,撕毀1878年殖民地交換協議,拒絕將薩摩亞、淄魯兩地移交給漢國政府。

  處於發展期間的漢國,在綜合實力方面,與德國仍然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致使德國不毀約的原因不是漢國本身的實力因素,而是出於德國的戰略考量,所以漢國才能在歐美封鎖敵視期間,找到一個暫時能夠合作的國家。

  不過國家間的合作隻關乎於政治、經濟利益,可以預料的是,威廉二世登基以後,憑著他企圖用黃禍論拉攏歐洲俄國,轉移德國在歐洲面臨的困境的方式,德國、漢國兩方的合作關系也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國家對外合作,不能一直指望一個國家,尋找多個可替代的國家進行合作,才是維持國際關系穩定的重點。

  歐洲十八個獨立國家,英國、俄羅斯、意大利幾國要麽與漢國關系緊張,要不缺少緊密合作的基礎,都被排除在內,經過仔細分析篩選,奧匈帝國算是除德國外,最適合作為潛在的可合作國家。

  奧匈帝國是歐洲六大國之一,國內民族眾多,政府對黃種人國家的態度,比英、俄等國要好上一點。

  十九世紀下半葉,奧匈帝國是歐洲六大國中,唯一一個允許國內貴族與黃種人聯姻的國家,時間再過去十多年,就會出現奧匈帝國伯爵與東瀛女子結婚的事情,而且他們生下來的混血兒也獲得了伯爵爵位的繼承權。

  普通白人與黃種人結婚雖然少見,但是也時有發生,不過白人貴族與黃種人正式結婚,在歐洲諸國裡頭,奧匈帝國算是頭一份,因此後世一些作者yy,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黃種人獲得西方貴族爵位,或者迎娶西方貴族女子,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那時候黃種人國家崛起,而且主角結婚的對象又恰巧是奧匈帝國貴族家族,那還有一點機會。

  將部分鐵路工程交給奧匈帝國商人建設只是一個開始,後續漢國方面還會派遣官方代表團,赴奧匈帝國考察商業合作的具體可操作性。

  德國工程師們在翻譯幫助下,忙著指揮一群青壯華人擺弄測量工具,而在臨近的幾個華人定居點,巨大的橫幅和標語則展現了漢國本土另一番景象。

  “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農村要想富,多生孩子多修路,

  多生孩子多種田,政府發放補給錢!

  多生孩子好,一個孩子一個寶!

  生男生女一樣好,政府送地又防老!

  十年人口翻一翻,鼓足勁頭好好乾

  生孩養娃,報效國家!

  每家多生兩個娃,帶動全鎮人口大爆發!”

  …………

  條幅或者標語的內容簡單易懂,全部是基層官員為了完成轄區內新生兒生物指標,鼓搗出來的成果。

  生娃分地,多生多分,少生罰款,只要和升官任務放在一起,即使是晚上下工後,華人夫婦的夜間生活,政府都能插上一手,這種熱火朝天勸人生娃的現象,也只能在漢國本土才能看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