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南美做國王》第391章 反應
海外沸沸揚揚的輿論風波,對於遠隔數萬公裡的拉普拉塔鄉下地區,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干擾。

10月下旬的長安城郊,剛剛迎來朝氣盎然的春天,清晨,火紅的朝陽從遼闊的地平線緩緩升起,被陽光籠罩下的一個個鄉下聚居區,房屋裡面的農民們早早起了床,丈夫們提著曬乾的草料,走到牲畜圍欄內,給餓著肚子的牛羊們補充食料。

剛剛從月子裡休息完的年輕妻子,將處在嬰兒期的孩子小心放在床上,接著又給三四個年齡稍大的孩子們蓋上被子,然後才輕輕走下床沿,提著牛奶公司發放的木製水桶,打開一處面積大約二百平方米的木棚屋,開始每天早上的擠奶工作。

1868年年末,李明遠帶領起義華工在巴西南部兩州初步安定下來,政府鼓勵百姓飼養奶牛的時候,普通華人百姓的觀點為“華夏沒有喝牛奶的習慣,農民養牛是為了農耕以及搬運,沒有擠它們的牛奶。母牛只在小牛出生時才有牛奶,牛奶是給小牛喝的,所以我們不能和小牛犢搶牛奶喝”。

因為舊有的觀念,普通的華人百姓根本不知道這世上有乳牛這種動物。第二年1月份,政府下派官員至華人聚居區宣傳飲用牛奶的好處,並教導普通華人農民如何飼養奶牛和人獲取、暫時保存牛奶的技術。

因為當時政府缺乏行政官員以及農民固有的觀念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

第一年的宣傳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推廣目標。

1873年2月,政府在阿根廷北部五州的畜牧業基礎上,開設26家牛奶擠奶水,開始向本土農民收購新鮮牛奶。

不過,因為是倉促實施,這時的牛奶是純粹的生牛奶,沒有做任何殺菌處理。

1873年9月,漢國政府去信駐美移民事務負責人王有田,要求駐美事務處向美國牛奶行業引進牛奶生產、製造設備,(當時漢、美關系還沒有惡化。)

半年後,第一批足夠建設十一座大型牛奶生產廠,包括殺菌、包裝等工藝的機器設備運抵本土。

1884年,奶牛飼養、牛奶收購等行業開始在漢國控制區域內的巴西南部兩州、阿根廷北部五州鋪展開來。

1875年6月,政府委托醫學界出版了一本名為《白牛奶考證》的科普類書籍,用來向民眾宣傳牛奶的基本知識和營養價值。

1875年9月,新京府公布“牛奶榨取規則”,11月發布“牛奶營業管理規則”,規定需用錫罐配送牛奶。

1876年7月,農業部管轄的揚州國營畜牧場成功製作出在牛奶裡加糖的煉奶技術,

牛奶口味更加趨向於華人的飲食習慣,消費量便隨之增加。

最初,牛奶主要被當做病人、身體虛弱者的滋養強壯飲料和被某些擠不出奶汁的母親當作母乳代用品,受眾范圍非常狹窄,

那時候的牛奶很容易腐壞,口碑不好。這是因為當時的牛棚和擠奶工廠沒有做好衛生管理。後來在政府的持續性支持下,對不達標的牛奶生產廠進行徹底的衛生管理,

1877年以後,又從德國引進性能更加先進的蒸氣殺菌技術,對牛奶的殺菌處理比之美國設備效果更加完善,

因此,當被稱為“完全殺菌牛奶”上市後,牛奶製品的銷售渠道得到大幅度擴大,

百姓對新型牛奶製品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隨著牛奶製作新技術的引入,特別是裝在玻璃瓶的“完全殺菌牛奶”成為政府倡議的健康營養飲料,廣博大眾好評,

早期引入的美國牛奶生產設備迅速被淘汰,

飼養和奶牛和經營、經營擠奶行業和銷售牛奶的人越迅速增多。

1880年之後,牛奶價格趨近於普通的糧食價格,一漢元能夠購買200升經過加工處理的牛奶飲料,由此開始,牛奶走出了廣袤的鄉下地區,成為長安、新京等新建立城市居民的必備日常飲用品之一。

也是在1880年,為了落實李明遠提出的軍國民教育,漢國財政部聯合教育部,向本土各大中小學堂學生免費提供早餐牛奶,每名學生每天可以領取到200毫升的無菌牛奶和一份包括牛羊肉、饅頭、米飯的優惠正餐。

牛奶雖然不用由學生花費錢購買,不過在本土廣袤的鄉下、城郊地區,因為每個農民家庭普遍喂養兩到五頭不等的奶牛,家中具有充裕的自產牛奶資源,再加上少則幾十隻多則數千頭的牛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本土農民家庭出身的學生們,會在家裡吃完早餐後,再由父親或者自己騎著馬匹,趕往學校。

十年發展規劃中的鐵道和公路建設工程隻涉及到主要地區,廣袤的鄉下農業區,人口居住分散、面積廣闊,以政府當前的財政實力,無法做到將公路修建到每個聚居點,所以,普遍距離學校五到七公裡不等的各個移民定居點,學生年級大一些的,便自己騎著家裡馴服的馬匹趕路上學,年級小一點,或者由哥哥姐姐、父母帶著去上學,或者由當地政府組織的志願人員,趕著馬車去到各個分散的家庭那裡,把孩子接送到學校。

牛奶搭配牛羊肉和面食、米食作為主食,相比以前更為豐富合理的飲食結構,不僅增強了本土國民的體制,也大大提高了新生兒的成活率。

1880年之前,每個大型定居點每年都會出現幾例新生兒夭折和孕婦難產的悲劇,但是隨著醫療水平,尤其是漢國政府最為重視的兒科、產科技術水平的快步提高,新生兒夭折的事件以每年百分之七以上的比例降低,新定居點內嬰幼兒的成活率迅速穩定在百分之九十四以上水平,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成活率的數值還在緩慢上升。

拉普拉塔地區的春天依舊像往年一樣風調雨順,長安城郊的百姓們利用靠近興安河(普裡梅羅河)的地理優勢,提前四天時間完成了春耕工作,聚居點外面,墨綠色的小麥抽出新芽,連接成一片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海洋。

青磚紅瓦、茂密的綠樹挺立在道路兩旁,青翠的蔬菜、清澈的水塘依次分布在一棟棟嶄新的磚瓦房前。

做著雖然辛苦、但是有盼頭的農業工作,住著新建造的華洋結合的新式磚瓦房,即使大部分鄉下百姓還是不明白到底啥是工業化和維新改革,可是體味著身邊天翻地覆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對於漢國政府的好壞,他們心裡十分清楚。

家家戶戶客廳正央供奉著李明遠的長生位,忙完了手頭上的工作,在正式開始早餐之前,年輕的丈夫和妻子們,一般會領著年幼的孩子,恭恭敬敬的給牌位行禮鞠躬。

雖然漢國政府不提倡設立長生位的迷信做法,可是鄉下的農民們不這樣看,他們認為李明遠是天帝庇佑的人間帝王,是昊天上帝降下凡間的天子,南美華人百姓的安定生活是在李明遠帶領國家軍隊創立起來的,做人不能忘本,他們即使現在生活比以前好了,也不能忘記李明遠的恩情。

華人農民們的思想依舊帶有迷信封建的殘余,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百姓的這種崇敬、愛戴的情緒下,李明遠下達的諸多改革法令,即使在一般人看來難以理解,最終也得到了堅決的執行。

君、民一體,漢國本土特有的國情,使得清廷派遣密探,往往在踏上南美本土的第一階段,便被普通百姓們發覺、舉報,或者乾脆被青年農民們押送到當地政府交接。

數百名忠心密探先後被漢國本土百姓和負責本土諜報工作的國家安全部抓獲處置後,徒勞無果的清廷不得已中止了派遣密探的行動。

漢國、清廷兩方暗地交鋒的范圍,迅速由遍及南美漢國、美國、南洋,縮短至遠東大陸一域,至於南洋、美國等地區,雖然留有少部分清廷密探,但是漢、美雙方的情報戰,清廷完全處於劣勢地位。…………

途中經過數個改建中的城郊鄉鎮,看到拔地而起的青色磚瓦房代替傳統的中式木屋,李明遠的心情逐步平靜下來。

本土的人口、國家實力雖然仍舊不足,可是改革維新的效果正快步改變著國民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

生活逐漸富足、手裡有了余錢,簡陋的木屋被牢固的磚瓦房取代,一個個冒著黑煙的磚爐廠,因為國民快速倍增的需求,不斷的出現在初景開墾的土地上。

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碰撞、結合,古典文化和近代工業技術的融合、影響,這是一個殘存著封建和愚昧的時代,也是後發國家踏入列強國家的最後一個時代。

一個時代的國家精英,有其對應的時代使命,而李明遠來到十九世紀這個時代,則要擔負起新建南美華人樂土、繼承並發揚華人精神的使命。

想到自己背負的使命,李明遠的目光重又變得堅定起來。

1882年10月24日,李明遠視察永興河(梅裡普羅河)水電站時,發表一段名為《告全體國民書》的演講,在演講途中,李明遠借由春秋時期,諸國變法維新的舊事,重申維新改革、進行工業化和科技化研發的必要性,同時針對美國政府頒布的《排華法案》,號召全體國民知恥而後勇,努力學習科技知識,全力建設本土華人之家園。

10月25日,漢國政府機關報復興報引用部分演講內容作報道:

“長夢千年何日醒,睡鄉誰遣警鍾鳴。

遍觀世界諸國,未嘗有五千年之不變法律,

甲申國喪,中原沉淪,如今,國民解放!男子剃去金錢鼠尾,女子散開傳統髮型,扎起新式束發!

國民精神、面貌已改變,然國家實力提高仍需全體國民努力!

教育之重視,文化之獨立,技術之先進!

唯有堅持維新改革三項核心原則,帝國才能走上富裕強大之路,

唯有全體國民團結一致,國家才能抵禦外來侵略!…………

恨乎美利堅洋夷之欺辱!朕今日與全體國民共誓:

國家一日不富強,奮鬥一刻之不止,

國民一日在海外得不到尊重,奮鬥一日之不止!

洋夷一日不放棄敵視帝國政策,奮鬥一日之不止…………”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