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探花為王》第489章 馳援
第四百八十九章馳援

 入夜的時候,大明義勇軍的帥旗就出現在了海州牧府的府城外。負責入朝作戰後方補給線安全的大金鑲紅旗副統領阿爾岱,站在海州牧府的城樓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面迎風獵獵招展中展露出來的一個鬥大的“杜”字。

 大明組建義勇軍,將要入朝協助高麗軍抵抗大金的消息,從大明中樞開始決定組建義勇軍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在飛向高麗的同時,也飛向了遼東的大金。

 原本已經岌岌可危的高麗王城,王室甚至為了保全自身性命,已經派出使臣去大金軍營之中數次求和,乞求大金可汗熄滅雷霆怒火。但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突然間卻又改變了態度,從卑躬屈膝的跪地乞和,好像突然間得到了天大的靠山似的,變成了信誓旦旦的誓與江山社稷共存亡,並且還下達了什麽“一寸疆土一寸血”的王命,信誓旦旦的要與大金血戰到底了。

 對於這兩年大明軍隊中的一些變化,一直與大明處於敵對狀態的遼東大金國,應該算是最有發言權的了。兩年前,大金可汗禦駕親征,率十萬女真蒙古聯軍圍困大明京師,沒想到最後卻依然功虧一簣,無功而返。

 雖然大金國上下所有人都在宣揚大汗戰無不勝,連克大明大小二十余城圍困大明京師的光輝戰績,仿佛大金國已經強勢崛起,可以與大明分庭抗禮,甚至是扭轉乾坤,從軍事上全面壓製住大明,大金取代大明仿佛就在翻手之間似的。

 但是跟隨在大汗身邊的人都知道,那一仗,大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只能算是慘勝,預期的戰略目的並沒有達到,搶劫大明財富、人口的戰略意圖更是沒有實現。

 除了撼動了一下大明的京師,使大明京畿紫金城裡的那個天下之主擔驚受怕了幾天外,大金國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實際性的收益。

 人口沒有過多的增加,搶劫來的金銀珠寶,最後也不得不遺棄在山海關外,反而是因為這一仗,大金損失驍勇精銳近兩萬人,八旗統領以下,固山額真、牛錄額真、驍騎校等大小統領戰歿數十人。

 如此巨大的損失,是大金騎兵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以至於兩年前剛剛回到赫圖阿拉就已經定下的征朝之戰,足足拖到了現在,才得以實行。

 七個月前,也就是大金天聰五年四月,大明的崇禎四年四月,大金可汗黃太吉派人給高麗國王送了一封信,邀請高麗王與他一起在八月的時候到長白山秋獵。

 高麗國王收到信,哪敢跟遼東虎狼之主一起秋獵啊?去時容易,想要回來可就難了。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跟大金可汗一起秋獵啊?最後,高麗國王隻得借口稱病推辭,沒想到大金可還卻又要派禦用薩滿來給高麗國王治病。

 高麗國王本來就是稱病,哪還敢真讓大金的薩滿來給自己瞧病啊?萬一那薩滿再給自己來點什麽,那可不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麽?無奈之下,高麗國王又隻得回信推辭,並且說自己只是偶感風寒,休息休息一下也就沒事了。

 沒想到信還沒送到大金呢,高麗國王便得到消息,大金可鑲藍旗旗主和碩二貝勒阿敏,鑲紅旗旗主貝勒嶽托所部十余萬大軍,正在鴨綠江邊集結,似乎有意南下攻朝。得到這個消息,高麗國王哪還忍得住,急忙下令關閉邊界城池,修繕城防,打造武器,積極備戰。

 而高麗國王關閉邊界城池,積極備戰的消息傳到大金,大金直接便以高麗不準大金可汗,背棄盟約為由,下令早就準備好了的鑲藍旗旗主阿敏和鑲紅旗旗主嶽托南下攻打高麗。

 大金南下攻打高麗的主力是鑲藍旗和鑲紅旗,除此之外,還有蒙古左旗右旗,漢軍旗等仆從軍三萬余人,加上大金兩旗主力,總數在六萬人左右。

 阿敏年邁穩重一些,嶽托卻正是年輕氣盛之機,在大金天聰五年八月初十,越過界河之後,嶽托就與阿敏分兵兩路,一左一右,迅速朝南推進,不到一個月,嶽托領著右路軍,便連克平安道寧邊、平攘、黃海道黃州牧府等城池,並且以一支偏軍圍困黃海道海州牧府,嶽托自己則領著大軍繼續南下,兵鋒直指高麗王都漢陽。

 高麗王室在得到大金八旗兵將要南下攻朝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向大明派出了使臣,請求大明出兵協助高麗,抵擋女真韃虜的入侵。

 李英東他們抵達大明京畿的時候,嶽托所部剛剛攻克黃州牧府,正準備繼續南下,攻打高麗舊都開城呢。

 之後,大金和高麗就幾乎同時收到了大明將要組建義勇軍,入朝協助高麗王室對抗女真韃虜的消息。再之後,嶽托更是加緊了攻勢,身先士卒,率先登上了高麗舊都開城城樓,一戰而下高麗舊都。

 再然後,嶽托大軍就已經抵達了高麗新都漢陽外圍。高麗新都漢陽,是高麗王室所在,同時也是高麗唯一一座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大城。城池完全是仿照大唐國都興建的,城高牆後,軍事防禦措施完備,城中守軍也是高麗最為精銳的王室禁軍。

 嶽托所部經過連月鏖戰,兵鋒雖然也還很強勁,但卻已經不能跟大軍初入高麗時那麽驍勇了,就算是鐵打的,幾個月不眠不休的鏖戰,也得累垮不是?因此,一時半會兒之間,高麗王都竟然還真的就在嶽托的攻擊之下,頑強地堅守著。

 嶽托接連進攻了好幾天,都沒能取得多大的進展,在阿敏率領的左路軍抵達開城的前一天,嶽托再次發起了對高麗新都最猛烈的一次進攻。所部士兵已經有好幾次都衝上高麗新都的城頭了,但最終卻又被高麗王室禁軍給挑了下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第二天,阿敏領著的大軍就出現在了嶽托的面前,左路軍右路軍又合二為一,數萬大軍將高麗新都團團圍困了起來。

 阿敏是和碩二貝勒,又是嶽托的叔父,即便嶽托有心獨佔攻朝之功,但在阿敏沒到來之前,他自然可以有這種想法,可是等阿敏到了之後,他這個攻朝副都元帥,也不得不拱手讓位,把指揮權交給阿敏這個攻朝都元帥。

 阿敏接手指揮權之後,卻一改之前嶽托猛攻猛打的態勢,轉而派人進城遊說,勸降高麗國王。之前,阿敏這一計策,看起來好像都快要成功了,高麗國王也已經動搖,派出了使者跟阿敏商量何談之事。

 但緊接著,就有大明組建義勇軍入朝的消息傳了回來。高麗國王在城中主戰派的勸阻下,還是覺得大明乃是天朝上國,幅員萬裡,比之區區遼東韃虜還是要強上百倍。

 現在既然大明都已經組建義勇軍入朝了,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高麗卻選擇了投降,那入朝抗擊女真韃虜的大明義勇軍,可就要搖身一變,變成攻朝的急先鋒了。大明皇室乃是天下共主,高麗如何這個時候背明向金,那肯定百分之百的將要承受來自於大明的天子之怒!

 匹夫一怒,流血三尺,天之一怒,可就要伏屍百萬了!高麗沒法子抗拒女真韃虜的兵鋒,可同樣的,高麗也沒法承受來自於大明天子的衝冠一怒!

 阿敏見高麗王室的態度突然來了個大轉變,知道自己之前的勸降之策已經沒用了,也隻得改變策略,下令對高麗王都進行強攻,一定要在大明義勇軍入朝之前,拿下高麗王都,將高麗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才能在與大明義勇軍的對決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但沒想到這一次,高麗王室竟然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在阿敏和嶽托的聯合進攻之下,竟然還能堅持下來!

 天已經漆黑了,猛攻了一整天,麾下幾個佐領幾乎輪流上陣,其中好幾次都已經快要衝上城頭了,但最後還是被高麗王都的守軍給趕了下來。

 攻朝都元帥阿敏坐在帥帳之中,看著眼前用杉木堆積出來的高麗王都的模型,臉色有些難看,幾個近身親兵也全都捏著一把汗,連大氣都不敢多出一口。

 “大帥,為何鳴金收兵?”嶽托掀開門簾,大步走了進來,走到阿敏跟前,拱手粗聲說道。

 阿敏鐵青著臉抬頭瞧了嶽托一眼,過了一會兒才沉聲說道:“天色已晚,將士們激戰了一整天,已經無力再戰,本帥鳴金收兵,讓將士們休息一晚上,明日再戰,副元帥以為不妥嗎?”

 嶽托楞了一下,旋即又說道:“大帥,高麗新都已經搖搖欲墜,只需再加把勁,就能一鼓作氣衝進高麗王都,大帥為何要放棄?大帥若是不願再戰,本帥麾下的兒郎們,依然可以再戰,本帥請命,再攻高麗王都!”

 “混帳!~”阿敏猛地一巴掌拍在帥案上,眼神冰冷地盯著嶽托,過了好一會兒,阿敏的眼神才放輕柔些了,瞧著嶽托說道:“嶽托侄兒,論公,我是攻朝都元帥,總領攻朝一應大小戰事,論私,我是你叔父,是你長輩。你用這樣的態度對我說話,可是一個侄兒,一個下屬該有的態度?”

 停頓了一下,阿敏又說道:“攻打高麗王都,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今日將士們已經激戰一天,已經無力再戰了,你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手下的兒郎們去送死嗎?”

 “可是大帥……”嶽托還想爭辯幾句,剛一開口,便被阿敏伸手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麽,大明義勇軍只不過區區數千之數,又豈是我大金數萬精兵強將的對手?若無城池憑守,浪戰於野,我大金勇士什麽時候有過敵手?”

 聽了阿敏的話,嶽托還想再分辨幾句,阿敏卻根本沒給他機會,停頓了一下就又說道:“行了,時候也不早了,你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一早,咱們再行攻城!”

 “是,大帥。”嶽托無奈,隻得拱手躬身行禮說道,說完,後退了幾步,轉身便往外走,沒曾想卻一頭撞到了一個急衝衝跑進來的親兵身上。

 那個親兵被嶽托撞了一下,身子一踉蹌,便往後倒去。好在他及時地伸手撐住了地面,這才沒摔實。抬頭瞧了一眼撞著自己的人,卻發現竟然是副都元帥嶽托貝勒爺,急忙一骨碌從地上爬了起來,跪倒在嶽托面前,磕頭說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衝撞了貝勒爺。”

 嶽托心裡正鬱悶著呢,也沒心思跟眼前這個親兵多做計較,揮了揮手,便又大步往外走去。那個親兵等嶽托走出營帳後,便又跪著爬到阿敏跟前,磕頭說道:“大帥,有緊急軍報。”

 剛剛走出營帳的嶽托走了幾步,馬上就回過味來,剛才那個親兵那般慌不擇路,莫不是有緊急軍情?想到這裡,嶽托急忙又轉身鑽進了營帳,卻正好看見那個親兵跪倒在嶽托跟前,雙手托起一封小小的密函。

 嶽托幾步走了上去,朗聲說道:“大帥,可是有緊急軍情?”說著,又瞪著那個親兵說道:“你,告訴本帥,什麽地方的軍情?”

 那個親兵嚇得匍匐在地上,將腦袋緊緊地貼在地面上,抬都不敢抬一下。

 阿敏有些不快地瞥了嶽托一眼,打開密函,飛快地瞧了起來。

 “大帥,密函上寫的什麽?哪個地方的軍情密函?可是大明義勇軍已經登岸了?”嶽托急不可耐地連聲問道。

 阿敏卻一句話也沒說,看完密函之後,瞧了嶽托一眼,轉手就將密函遞給了他。

 嶽托急忙上前一步,接過密函,飛快地掃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失聲說道:“大明義勇軍海上大船十條,軍士兩萬有奇,在海州牧府城外海灘登陸,海州牧府被圍,請求增援?”

 說道這裡,嶽托吃驚地抬頭望著阿敏說道:“海州牧的求援信,為何沒送到我那裡,卻送到大帥這裡?”說著,嶽托又轉頭瞪著那個親兵說道:“你說!若有半句欺瞞,本帥殺了你!”

 守衛海州的是鑲紅旗的統領阿爾岱,正好是嶽托的部下,阿爾岱要請求增援,求援信最先送到的地方,也應該是嶽托的大帳,而不是阿敏這個都元帥的大帳之中!

 親兵是阿敏的人,嶽托想殺也不是那麽容易,但嶽托問的話,親兵卻不敢不答,低聲說道:“是大帥的遊騎偵查,在外圍巡邏時,發現一個重傷垂危的士卒,暈倒在路邊,才救了回來的。書信就是從那個士卒身上搜出來的。”

 聽了親兵的話,嶽托楞了一下,旋即問道:“他人呢,帶本帥去看看!”

 那個親兵卻跪在地上,動都沒動一下。嶽托顏色一冷,瞧著那個親兵說道:“怎麽,本帥的話不好使是吧?”

 “副都元帥饒命,小的不敢。”那個親兵急忙磕頭說道。

 “那還不前頭帶路?”嶽托怒目瞪著那個親兵喝問道。

 “副都元帥見諒,安吉拉已經走了。”親兵磕頭說道,說著從兜裡掏出一個身份牌,遞到了嶽托的面前。

 嶽托楞了一下,接過身份牌。瞧著上面的旗、佐、領編制,的的確確是自己鑲紅旗阿爾岱佐領親兵護的士兵的身份牌,上面還寫著士兵的名字安吉拉。

 微微楞了一下,嶽托旋即便又回過神來,轉身朝阿敏拱手一禮說道:“大帥,末將請命,統領鑲紅旗兵,緊急馳援海州牧府,以守衛糧道。”

 阿敏遲疑了一下,瞧著嶽托說道:“副都元帥,你若是走了,圍攻高麗王都的力量可就弱了一大半,不如等破了高麗王都,再去馳援海州牧府也不遲啊。”

 “大帥,救人如救火,豈能有半點耽擱?”嶽托說著,猛地一下跪倒在阿敏跟前,抱拳說道:“請大帥成全!”

 鑲紅旗可是嶽托自家的兵卒,如果出了什麽岔子,有所損失,那嶽托自身可以仰仗的力量,就又要大為削弱了。因此嶽托寧願先不要攻破高麗王都的戰功,也一定要先救出阿爾岱所部。

 更何況,鑲紅鑲藍兩旗還有蒙古漢人仆從軍數萬大軍,圍攻高麗王都,連日激戰,都沒能攻破高麗王城,嶽托如果帶著鑲紅旗的兵走了,阿敏就更不可能攻破高麗王都了。等到自己打退了大明義勇軍,救出了阿爾岱之後,再趕回來跟阿敏一起進攻高麗王都也不遲!

 到時候,所有的功勞可都是嶽托一個人的了,即便攻破高麗王都的功勞要跟阿敏分享,可打退大明義勇軍的功勞,卻是自己鑲紅旗所獨享的!這才是嶽托的如意算盤。

 阿敏想沒想到這些,嶽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以救援阿爾岱的名義,要求回師海州牧府,阿敏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反對,那是自己的旗丁族人,自己不救,難道還要等阿敏去救嗎?

 果不其然,阿敏在沉吟了片刻之後,便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吧,副都元帥你也要注意安全。”

 嶽托急忙點了點頭,說道:“多謝都元帥提醒,末將省的。”說著,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救人如救火,事不宜遲,末將這就率軍前往海州牧府。都元帥,告辭了。”說著,嶽托朝阿敏抱了抱拳,一骨碌從地上爬了起來,便轉身大步往營帳外走去。

 回到自己的營帳的時候,鑲紅旗的兵丁正在營帳中吃晚飯。看見嶽托回來,嶽托的幾個親兵急忙迎了上去,手忙腳亂地給嶽托解著外甲大氅等。

 嶽托卻伸手製止住了,說道:“先別動,去,傳令下去,所有人等立即結束用餐,收拾行裝,一個時辰後,大軍出發。”

 幾個親兵聽了嶽托的話,不由得面面相覷,互相對望了一眼,其中一個親兵大著膽子說道:“主子,天色都這麽晚了,我們這是要去哪啊?”

 “去哪?當然是打仗去了!”嶽托瞪大眼睛說道,停頓了一下,又大聲吼道:“還不快去。”

 幾個親兵嚇了一大跳,急忙躬身應道:“是。”轉身跑出了嶽托的營帳。

 嶽托的命令很快就傳達到了鑲紅旗的所有旗兵,所有人在楞了一下之後,全都急衝衝地扒拉了幾口飯菜,然後將碗筷一扔,便跑去收拾行裝了。

 要收拾的東西也不是很多,為了能夠盡快趕到海州牧府,嶽托只打算帶自己親管的鑲紅旗本部旗兵,其余的蒙古漢人仆從軍,他一個都不打算帶。

 蒙古人雖然也號稱精於騎射,但事實證明,在大金的八旗勇士面前,他們就是一坨翔,只有湊數的份。連漢人的斬首功,都會把蒙古人的腦袋給單獨挑選出來,單獨計算功勞,更何別的了。

 相對而言,漢人仆從兵都要比蒙古人有用得多,至少漢人仆從兵乖巧聽話,什麽累活髒活都不嫌棄,而且任勞任怨,任打任罵,怎麽驅使都行。

 不像蒙古人,還以為自己的大元時候的蒙古精騎,縱橫天下全無敵手呢!桀驁不聽話不說,關鍵是還沒有自知之明,明明連漢人仆從軍都不一定能夠打得過,偏偏還一副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排老三的樣子。

 只不過漢人仆從軍缺少戰馬,而且也不怎麽精通騎馬射箭,用來攻城或者是安營扎寨還行,但要是騎馬奔襲百裡,非得跑散架了不可,到地頭的時候,別說戰鬥力了,能夠拿著武器站穩腳跟都算好的了。

 所以嶽托所部雖然也分配到了將近一萬人的蒙古和漢人的仆從軍,但嶽托卻並不打算帶他們長途奔襲,前往海州牧府救援阿爾岱。

 臨近亥時的時候,鑲紅旗的五千多名女真精兵便全部收拾停當,在各自的百人都頭的帶領下,騎在高頭大馬上,靜悄悄地在營寨之中列陣,等待出發,數千人集合在一起,竟然沒有發出任何一點聲響,連馬匹偶爾發出的響鼻聲,在寂靜的夜空中,也顯得格外的清晰。

 嶽托坐在紅色大宛馬上,冷冷地掃視了眼前的五千鑲紅旗精兵一眼,冷聲喝道:“出發!~”一揚馬鞭,便催動馬匹衝出了營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