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探花為王》第111章 李文博的法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李文博的法子

  馬忠、杜斌、汪思賢三個蘇州地界朝廷的最高官員到了之後,李文博便正式宣布宴會開始。幾乎所有受邀前來參加宴會的,到現在依然不清楚李文博舉辦這次宴會的目的所在。

  酒席吃完了,李文博依然提都沒提,直到有參加宴會的小商戶對李文博提出告辭時,李文博這才不慌不忙地說道:“諸位,請先等一會兒,宴會過後,本縣有些事情想與大家商量商量。”

  既然李文博都這麽說了,那些人隻得耐下心來,靜靜地等著。

  酒足飯飽後,李文博便又請眾人到大堂裡喝茶,下人將茶水送上來之後,李文博陪著馬忠等人喝了一口,這才站了起來,走到大堂中央,朝眾人行了一個羅圈揖,說道:“諸位,本縣今日請大家來,是有一事想要與大家協商協商。”

  “大人有何事需要我等出力的,盡管開口,只要我等力所能及的,我等決不推辭,大夥兒說是吧?”張金山第一個站起來說道。

  李文博微微頷首,笑著說道:“諸位,其實也不是什麽難事。大家都知道,明天下午,從劉府查抄的織造廠便要進行拍賣。想必你們有人也聽說了,沒錯,本官是有心想要參與競拍,無奈手頭吃緊,一時半會兒之間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銀子。”

  “大人,在下願拿出一千兩銀子,資助大人參與競拍!”當即便有人自作聰明,以為李文博這是明目張膽索賄,便站起來大聲說道。

  李文博笑著瞧了瞧那人,拱手說道:“兄台的好意,在下心領了。只不過兄台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這才又說道:“其實,今天召集大夥兒來,是想與大夥兒商量一下,由大夥兒共同出資,拍下這個織造廠。想必大家也知道,這個織造廠在整個江南地區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廠,利潤極其可觀。因此,這次的拍賣會,不僅吸引了我們蘇州本地的眾多客商,就連附近幾個州縣的商賈巨富也全都聞風而動,據我所知,其中便有杭州張家,嘉興吳家等幾個大家族。”

  稍微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所有人對此都是勢在必得,我想明日下午的拍賣會,肯定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我們蘇州本地的大戶,除了沈家、張家等寥寥可數的幾家外,其他人恐怕根本就沒資格攙和進去。”

  聽了李文博的話,所有人都暗自點了點頭,李文博說得沒錯,其實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因而幾乎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在暗中觀望著明日的拍賣會。

  “然而沈家如今做的更多的是瓷器生意,張家又是以鐵器為主,與織造廠幾乎都沒有很大的關系。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想就算是沈張兩位競拍下了織造廠,想要在短時間內正式踏足絲綢製造這個行當,恐怕也有些困難吧?”

  張金山和沈家的家主沈富貴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張金山更是開口說道:“大老爺說得沒錯,我張家自有的鐵器生意都快要忙不過來了,根本就沒心思再踏足絲綢製造行業。”

  沈富貴也點了點頭說道:“我沈家祖上雖然是以絲綢製造起家的,可家中生意幾次轉行,現如今做的這個瓷器生意,雖然說不上怎麽賺錢,但至少也可讓我沈家人衣食無憂。我沈某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即可。”

  沈富貴的祖上,便是有著財神爺之稱的沈萬三,富可敵國,甚至在大明朝初建時,朱元璋犒賞三軍,

沈萬三一人便可資助其一半!也就是說,沈萬三一人就可以供養整個大明朝一半的軍隊!其家境之殷實,可以想象!  然而家境再富,也敵不過槍杆子,敵不過皇帝老兒的一道甚至。簡單的一個叛國罪,沈萬三便被朱元璋給發配到了YN最後甚至老死YN正因為祖上有過這樣的教訓,沈富貴才會說出只求平安到老這樣的話來。

  “兩位說的都沒錯。不過這劉家的織造廠,怎麽說也是我們蘇州,我們吳縣本地的產業,如果兩位都無心競拍,這萬一被杭州或是嘉興府的人買了去,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笑我蘇州府無人了麽?”李文博微微笑著說道。

  大堂內的一眾商賈富戶一聽,果然群情激奮, 就連蘇州知府汪思賢也忍不住豁然站了起來,說道:“豈有此理,我蘇州的產業,豈能讓旁人買去!張員外、沈員外,無論如何,你們兩家都要給我將織造廠拍下來!”

  沈富貴和張金山臉上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相互對望了一眼,卻不敢吭聲。

  李文博笑著對汪思賢拱了拱手,說道:“汪大人消消氣,請聽下官說完。”說著,李文博又轉身對大夥兒說道,“諸位員外,請聽我一言。”

  有些喧鬧的大堂頓時又安靜了下來,李文博這才又說道:“諸位,剛才本官也已經說了,本官也想參與明天的競拍,只不過手頭緊,拿不出那麽多銀子!當然,本官也不是要向諸位索賄,而是本官有兩個粗略的想法,想要跟大家商量商量。”

  “大人有何妙策,還請大人明示。”張金山站起來朝李文博躬身抱拳說道。

  李文博笑了笑,說道:“妙策談不上,只是一些愚見,說出來供大家參考參考罷了。”停頓了一下,李文博這才又說道,“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由我吳縣出頭,參與這次競拍,至於資金嘛,由大家共同出資。至於最終的利益分配嘛,就以諸位出資的多少,按總資產所佔有的比例,年底再按比例分紅,大家以為如何?”

  說到這裡,李文博停頓了一下,等大家消化了一下後,又說道:“至於另外一個法子嘛,這就簡單了,大家如果願意出資,便算是本官向諸位借的,借期三年,年息一成五。這個法子的好處是,無論織造廠盈利還是虧損,大夥兒旱澇保收,都能有一成五的年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