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探花為王》第104章 信
  第一百零四章信

  雖然張萬泉不是自願為劉福仁私造兵器,而是被脅迫的,但在主觀上,他卻已經造成一定的危害性。馬忠在李文博帶著張萬泉離開的時候,在私下裡便已經跟李文博說過了,無論張萬泉是自願還是被脅迫的,他都是江南私運兵備案的主犯之一,難逃一死。

  雖然李文博很想為張萬泉脫罪,但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就算有心,卻也無力。而且張萬泉自己似乎也明白自己的命運,除了一個勁兒的感激李文博對他們父子的救命之恩外,其他的卻是什麽也不說,更沒有向李文博開口求饒。

  回到自己的臥室,李文博腦子裡卻依然在想著張萬泉的事。毫無疑問,張萬泉私造兵器是死罪,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張萬泉私造的兵器竟然都能被遼東韃子軍采用,可見張萬泉製造的兵器,品質還是十分的過硬的。

  張萬泉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匠作之一,如果因為江南私運軍備案而無辜牽連枉死,對大明朝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更何況李文博對大明歷史的走向十分的清楚,十多年後,遼東的韃子就將揮軍入關,大明朝在風雨飄搖中走向了末路!

  而李文博想要改變歷史,無疑需要許許多多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張萬泉這樣的能工巧匠,無疑是他最需要的人才之一!

  坐在臥室的書桌後面考慮了許久,李文博還是決定搏一搏,從死囚犯裡找一個跟張萬泉年齡相當的死囚李代桃僵,那是最後被逼無奈的下下策,在此之前如果能夠從正規渠道替張萬泉免罪,那就再好不過了。

  而在大明朝,李文博現在能夠想到的,也就兩個人,一個就是錦衣衛的指揮使同知馬忠,另外一個就是他的座師徐光啟了。馬忠已經說過,張萬泉是私運案的主犯之一,難逃一死,走他的路子,自然行不通。唯一能夠一試的,也就只有座師徐光啟了。

  想到這些,李文博在書桌上鋪平信紙,用鎮紙壓住一角,提筆寫道:恩師鈞鑒,弟子李文博頓首拜上。恩師居廟堂之高,近天子之陛,決軍國之事,位高而權重。弟子處江湖之遠,位卑而不敢言輕,今有一事,弟子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江南吳縣有匠張氏,弟子下轄之民,製器精良,聲名達於江南,乃至於遼東。弟子曾聞,遼東韃子初興,韃酋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雖不足信,但亦可知韃子族中鐵器之匱乏。韃子為整軍備,乃勾結我江南豪紳劉氏,暗中私造販運軍器。此即江南私運軍備案之始末。

  而劉氏為造兵器,便暗中挾持張氏,並以張氏族人性命相***其就范。張氏為族人性命著想,不得不虛與委蛇,為其打造兵備。

  而據張氏所言,其為韃子打造之兵器,雖然已經偷工減料,少了許多工序,但韃子用之,卻依然鋒利耐用,比其族中自造好之百倍。由此可見,張氏工藝之精湛!

  且,弟子曾以縣衙捕役自用之腰刀與張氏私造之兵器相擊,捕役刀豁而張氏之器完好。如是再三,弟子乃知張氏所言非虛也。

  張氏技藝之精,堪比匠作大工,若因江南軍備案而無辜牽連,弟子深感惋惜。如今國朝外有建州韃子叩邊,內有流民漸起,內憂外患,若能免張氏一死,允其戴罪立功,弟子私以為乃國朝之幸也。

  弟子身在江南,不能時時聆聽恩師教誨,弟子深感懊悔。江南軍備案,弟子恰逢其會,參與其中,故有此言,往恩師垂憐,為張氏一言,

弟子及張氏闔族,皆感恩師大恩。  弟子李文博頓首再拜敬上。

  短短的一封信,李文博卻寫了近一個時辰,寫了又改,改了再寫。主要是無論李文博怎麽寫,始終都感覺不合心意。李文博是新科探花郎,照理說寫的文章自然是引經據典,妙筆生花才是。

  可李文博現在的靈魂,卻又是一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真要讓他寫八股文或者是完全古色古香的文言文書信,他又根本寫不出來。最後李文博就想,反正之前自己寫的那個《幾何原本注疏》時,便是寫的白話文,乾脆這一次也一樣直接用白話文寫得了。

  可是用白話文寫出來後,李文博讀了一下,覺得還是不合心意,便又改了改,最後便改成了這個樣子。

  將書信從頭到尾又讀了一遍,修改了一下錯別字後,李文博這才將信裝進了信封之中。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李文博正要吹燈睡覺,房門外卻傳來了一陣敲門聲,接著便聽見識字的聲音傳來:“公子,睡下了嗎?”

  “還沒呢,進來吧。”李文博伸了個懶腰說道。

  識字推門走了進來,躬身說道:“公子,孫捕頭他們回來了。”

  “哦,是嗎?快,請他們進來!”李文博一下便來了精神,急忙說道。

  識字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不多時,便又和孫大登一起走了進來。

  “大人,屬下特來複命。”孫大登走進房間,便抱拳對李文博說道。

  “孫捕頭無須多禮,快快請起!”李文博急忙上前扶起孫大登,說道:“孫捕頭,辛苦你和兄弟們了。”

  “大人,緝私拿盜乃是屬下分內之事,不敢言苦。大人到現在還沒休息,這才是真的辛苦呢!大人,屬下跟了七八R縣太爺了,大人您這樣不辭辛勞,為民請命的,屬下還是頭一次見著呢。”

  李文博走到小矮桌邊,拿起茶壺倒了一杯茶水,卻遞給了孫大登,說道:“就像你說的一樣,緝私拿盜是你們的分內之事,維護吳縣這一方百姓的安危,不也正是我李某人的分內之事麽?”

  孫大登有些受寵若驚地接過茶杯,道了聲謝,這才小小的喝了一口,又興奮地說道:“大人,屬下和兄弟們依照大人的吩咐,今夜埋伏在張記兵器鋪四周。午夜時分,果然有幾個不開眼的賊子,讓兄弟們給逮了個正著,死了四個,還有兩個受了傷,已經關進了大牢。”

  李文博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兄弟們可有損傷?”

  “回大人的話,只有八個兄弟受了點傷,都沒什麽大礙,屬下已經讓韓先兒去請陳老郎中瞧過了,又敷上了上好的金瘡藥,要不了多久便能複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