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探花為王》第248章 革新之舉
第二百四十八章革新之舉

“只是什麽?”崇禎轉頭瞧著王承恩說道。

“李大人沒有折子上來,但是錦衣衛都指揮使駱大人在江南地區放了幾個錦衣衛的人,皇上如果想了解李大人在江南做的如何,駱大人或許清楚。”王承恩低聲回答道。

“傳駱揚新晉見。”崇禎想也沒想便說道。

王承恩一怔,急忙躬身應道:“是。”退出上書房,去錦衣衛指揮使司傳皇上的口諭去了。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王承恩重新走進了上書房,躬身說道:“皇上,錦衣衛都指揮使駱大人到了,正在門外候旨晉見。”

“快傳。”崇禎放下朱筆說道。

“是。”王承恩躬身說道,走到上書房大門邊,尖聲叫道:“皇上有旨,傳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揚新晉見!~”

駱揚新急忙整日了一下蟒袍,彎著身子走進上書房,走到書桌面前,跪下磕頭說道:“臣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揚新,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駱愛卿平身。”崇禎抬了抬手說道。

“多謝皇上。”

“來人,賜坐!”

一個小太監搬了一****凳,放在駱揚新身後。“多謝皇上。”駱揚新道謝之後,這才有些拘束地坐了下去。

崇禎等駱揚新坐下之後,這才又說道:“駱愛卿,朕許久沒有收到江南的奏報了,愛卿執掌錦衣衛,為朝廷耳目,不知江南近況如何?”

來之前,駱揚新已經得到了王承恩的提點,知道崇禎雖然問的是江南的情況,但他真正關心的,還是新任蘇松商會局提舉李文博的近況,說白了,就是關心李文博有沒有替他弄到錢。

聽崇禎問起,駱揚新急忙又站起來,從懷裡掏出一封密奏,躬身說道:“皇上勤政愛民,視百姓為子女。江南諸司不敢有負聖望,致民於水火。如今江南官場一切安穩,諸司政通人和,廣施仁政,傳揚陛下仁政愛民之心,不敢有絲毫懈怠。只是……”

崇禎皺了皺眉,瞧著駱揚新說道:“只是什麽?”

“皇上,這是蘇松商會局提舉李大人近日所為,微臣不敢擅專,請皇上聖覽。”駱揚新高舉著密折,跪在地上說道。

崇禎朝王承恩示意了一下,王承恩急忙走到駱揚新身邊,接過密折,轉身走到崇禎跟前,遞給了他。

崇禎接過密折,便翻看了起來,初時,他臉上還看不出是什麽表情,但越到後面,他的臉色卻越難看,到最後已經變得鐵青,緊緊地咬著牙關,猛地使勁將密折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王承恩和駱揚新見狀,嚇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說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崇禎扔掉密折,心中的怒氣仍然未消,鐵青著臉,一個字也不肯說。

駱揚新見狀,急忙又磕頭說道:“皇上,李文博出言不遜,口出狂言,衝撞皇上,微臣這就派人將他鎖拿進京,聽候皇上發落!”

密折上寫的東西,正是不久前李文博跟沈富貴、張金山他們在房間裡說的話。特別是其中一句:守成之君亦是不思進取之君,戳中了崇禎的要害。

崇禎年少聰慧,又年輕氣盛,登基之初,接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即便他奮發圖強,國勢依然艱辛,每每讓他有舉步維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

崇禎自認勤政愛民,比歷朝歷代任何一位皇帝都要勤奮,但即便如此,大明的國勢卻依然日暮西山,每況愈下。而按照李文博所言,西邊兩個彈丸小國的國君,竟敢自稱日不落帝國之君,號稱領土之上,太陽永不落下!

其口氣之狂妄,

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他是大明天子,奄有四海,富有天下,卻依然不敢自稱日不落帝國之君,何以西方彈丸小國之君,竟敢如此狂妄?守成之君亦是不思進取之君!李文博的話,就好像一把尖刀,直指崇禎的心臟,讓他如鯁在喉。但靜下心來一想,李文博的這句話,雖然刺耳,但說的卻是事實!他崇禎不要做守成之君,要做就做開拓之君!

密折上提到過一幅《山海輿地全圖》,崇禎依稀記得,朝廷的兵備庫裡就有這麽一幅圖,父皇在位時,崇禎曾經看到過一眼。

想到這裡,崇禎這才轉頭對王承恩說道:‘承恩,我記得兵備庫裡有一副山海輿地全圖,你去給朕取來。’

王承恩急忙磕頭應道:“是。”爬起來有些慌張地跑出了上書房。

“皇上,李文博狂言欺君,勃逆聖上,該如何處置,請皇上示下。只需要皇上一聲令下,微臣這就派人把他鎖拿進京,聽候皇上發落。”駱揚新偷偷的瞧了崇禎的臉色一眼,又低頭說道。

皇上臉上的怒氣雖然消了,但臉上的表情依然十分的怪異,駱揚新也說不清楚他到底是生氣還是沒生氣。

沒想到崇禎卻擺了擺手說道:“書生狂妄,自古有之,由他去吧。”

駱揚新楞了一下,密折上寫的李文博說的那些話,就連他這個錦衣衛都指揮使看了,都感覺有些大逆不道,沒想到皇帝竟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由他去吧’,就打算放過他了?

駱揚新正自納悶呢,卻聽崇禎突然又問道:“駱愛卿,李卿如今正在上海搞的這個商品交易展覽會,你感覺如何?”

駱揚新沒提防崇禎會突然有此一問,不禁楞了一下,過了兩秒鍾才回過神來,躬身說道:“皇上,李大人此舉,前所未見,微臣不敢置喙。”

崇禎點了點頭,由衷地說道:“是啊李卿此舉,前所未見,實乃革新之舉呢。”

聽了崇禎的話,駱揚新心中猛地一咯噔:革新之詞從一國之君嘴裡說出來,可不見得是什麽好事!古來革新之舉很多,數不勝數,戰國的時候就有商鞅、李悝、吳起變法革新,雖然最終秦朝利用新法統一了六國,但策劃變法的商鞅可沒有落到什麽好下場啊!

前宋的時候,也有范仲淹、王安石參與變法,國家不僅沒能富強,反而越來越弱,到最後只能偏安江南。

如果這還只是歷史書上記錄的‘舊事’,那前朝張閣老的變法,可就近在咫尺了!張閣老變法是好是壞,駱揚新不敢評論,可如果崇禎皇帝有樣學樣,也要實行革新之策,一個不好,可就是天怒人怨,朝野不寧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