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世子殿下》第11章 爵位 (四千字)
  長樂坊的事件逐漸發酵,杭州城的都指揮使被拿下,一些校尉也是如此,均換成了燕王的手下,至於會不會怕這些府兵不服從命令,沒關系,一隊隊的府兵都被燕雲鐵騎帶走了,說要出去操練操練,城內換成了燕雲的步兵。

  燕王所帶來的五萬兵馬,隻有一萬步卒,而且皆為精銳,其中有近兩千的燕重戟兵,皆是身穿重甲手持戰戟,戰力堪稱恐怖,曾經以兩千人之力硬生生阻擋了遼國一萬五千的輕騎止步不前,而且傷亡慘重,燕重戟兵每人身帶兩個戰戟,一個長一個短,每當短兵交接之時,短戟齊齊拋出,這種殺傷力實在血腥,比弓箭的殺傷強悍太多。

  前來接手余杭的步兵隻有五千,至於燕重戟兵,無人得見。

  劫掠女子的事情廣為傳播後,至於那些女子為何還完好無損,就無人知曉了,這件事不是世子殿下做的,倒也是放下了黑鍋,而且這件事本身就是燕王出力幫其救回,一些被救女子的爹娘無比感謝。

  方雲看著燕王府後門不停的抬進的箱子,那些魁梧的下人們都有些吃力,無比感歎:“又是收禮好時節。”

  余杭第一個被換掉的就是都指揮使,誰知道下一個會不會是太守又或者其他官員?

  於是又出現一次送禮風波,至於王爺會不會知道他們送過禮,門口的這些官老爺,也是微微擦汗,實在不懂啊,以前好歹還接見呢,現在直接讓把銀子太進去,名帖遞上,人就不見了,也許是有什麽事,或者是上位者的心思,別人很難揣測。

  方雲是不知道他們的想法,反正他便宜父王正在樹下和先生喝茶聽曲呢,至於這位先生則是王府的幕僚,歲數近五十了,先生在方雲小時候,還教過他讀書寫字。

  雖然方雲很聰明,學什麽都快,像三字經,詩經之類的東西,方雲往往都能背下來,讓先生很是開心,但沒過幾天就忘記了,先生本來還打算教育教育他,結果還是王爺阻止了先生,那就是因為方雲的身體不太好,方毅生怕他夭折,很是慣著他。

  於是先生在其長大後,也不是太待見他。

  方雲回到院子中,在梧桐樹下繼續練起太極拳,最近一段時間,他不曾被打擾,拳法也逐漸被身體所記憶,對於這套拳法是怎麽打,怎麽練的,方雲再熟悉不過了,但每天都要打幾遍,主要是想讓自己的身體去記憶這套拳法,日後有可能戰鬥的時候,將不用刻意去運用,而是憑借自己的身體記憶,很熟練的用出來。

  那個時候才算登峰造極,不僅是拳法,劍法,刀法,棍法,槍法,同樣如此,任憑你花招耍的如何好看,還不如簡簡單單的一刺,練個幾萬次,真要與人拚殺的時候,沒準手剛摸劍,就不由自主的拔劍一刺,對手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豈不是更有威力。

  當然無論練什麽,都有個輕重緩急,對於練武之人,身體好是必須的,所以先煉體,後練術,術則是招數,技術。

  當然這是對於大宗師以上的境界,至於小宗師以下,任你千般萬化,各種招式,對身體的傷害,或者對招式的琢磨,也都不過如此,不會太透支身體。

  方雲對於太極拳的了解與感悟,早就脫胎換骨了,不單單是方式太極拳的奧義,更是陰陽之意。

  按道理來說,領悟這些東西的人好歹也是個大宗師,但是現在的方雲百穴未通,經脈不暢,真氣流轉的異常之慢,單憑陰陽之意也沒個卵用,所以方雲還得循回漸進,

慢慢進步,好在自己是個世子,家裡有錢有勢,什麽人參鹿茸,各種大補的東西,保證夠他當蘿卜吃。  而且方雲對於戰鬥的經驗非同凡響,此時的方雲差不多算一個三流武者,至少也是同境無敵,不過嘛,也沒卵用,來殺他的人,沒有低於一流高手的,所以他還是沒有出手的機會。

  “殿下,怎麽發呆了?”青兒拿著手絹慢慢擦拭這他額頭上的汗水,方雲回過神來,笑了笑。

  “沒事,就是想了想江湖到底什麽樣。”

  “殿下最近身體好多了呢,你這不知道從哪找的太極拳蠻不錯,不過這就想出去混江湖還是算了,太危險了。”剛擦完汗後的方雲端起茶水,微微喝了一口上好的龍井,在杭州不嘗嘗龍井豈不是白來了。

  “怎嘛,我不是有護衛嗎。”

  青兒翻了個白眼:“你可是世子殿下,多金貴,不能有一點意外,就你那兩個護衛,實力也可以,但真要是碰見什麽大宗師想殺你,那就沒什麽用了。”

  方雲撇撇嘴:“我又不是招惹是非的人,誰說混江湖一定要到處惹麻煩了,我就是想看看女俠什麽的。”

  “哼,好啊,殿下就知道看女俠,青兒難道不好看嗎。”

  “好看,當然好看,你可是我要看一輩子的,女俠嘛,看一看就夠了。”

  青兒捧著羞紅的小臉,說不出話來,實在不知道殿下從哪學來的壞話,說的人家心一跳一跳的。

  方雲躺在搖椅上,閉眼養神,自從兩個靈魂徹底融合後,自己精神力強大的異常,腦袋十分清醒,正因如此,也多了些想法,他想去江湖上轉轉,看看有沒有可能,學點絕技,取經閣的裡的功法最近他都有所了解,確實很高明。

  但那些絕世秘籍皆為內功心法之類的,有一些小竅門能用上,但大部分方雲是用不上,他有太極心經,其中陰陽之意已經領悟,實在很難改修其他心法,而且他也不想換。

  不過取經閣沒有手上功法的頂尖秘籍,這就很讓人值得期待了,襄陽城的獨孤劍塚,會不會有獨孤九劍?

  全真教會不會有九陰真經?

  好吧,都沒有,方雲特意問了問宋長道,把宋長道給問迷糊了,不過方雲也釋懷了,他所穿越的地方不是小說世界。

  不過這裡強者也太過恐怖,天門之內有神仙,黃土之上有地仙,這句話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但宋長道信誓旦旦的說,雖然我沒見過天上的神仙,但地仙還是有的。

  當時方雲就嚇傻了,地仙,要不要這麽誇張,而這時矗立一旁的胡彪來了一句:“咱燕雲八千虎豹騎屠過一個神仙,殿下別怕,甭管來什麽地仙神仙,都得死。”

  宋長道默不作聲,翻個白眼,是啊,死了足足三千,那是攻打燕京的最後一戰,足有一萬五的燕雲虎豹騎,打到燕京的時候,只剩下八千了,陸地神仙榜第三的老劍仙風塵仆仆而來,要刺殺燕王。

  不能說刺殺,人家在戰場上明著來的,直接站在燕京城門下,獨擋萬軍,在血氣滔天的燕京戰場上,老劍仙單手持劍,氣勢如同滾龍,掀起陣陣氣浪,對著燕王就衝了過去,護衛燕王的八千虎豹騎直衝而上,地面煙塵四起,在那個時候,雙方就碰撞到了一起,地仙有多麽可怕,隻有此時才能知道。

  人們只看,那第一劍氣勢如虹,八百騎倒在血泊之中,天空中飛滿了殘肢斷臂,那時的天空都是紅色的。

  第二劍更是乘風破浪,借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劍破九百騎。

  第三劍,天地之間響驚雷,地劍破甲一千三。

  不過三劍,八千虎豹騎就被斬了三千,但剩下的五千虎豹騎哪怕血紅著眼睛,也一步未停,隻是氣息越來越沉重,哪怕前面是座山,也要撞翻他,但當他們衝上前去,才發現那老劍仙氣息全無,可以說,他在用生命力換取的天地劍勢。

  但這老家夥用他一個人換了三千虎豹騎,激怒了燕王,也激怒了所有燕雲鐵騎,燕王命令別人把老劍仙五馬分屍,破城之時,凡是遼人一個不留,那老劍仙的屍首掛在燕京北牆,面向遼國,爆鷚桓鱸隆

  那老劍仙名叫耶律三秋,遼國皇族,是當今遼國聖上的親叔叔,燕京城的重要性不僅僅遼國知道,燕王也知道,可是大勢如此,遼國那時候已經不能在派兵過來了,金人的崛起,西北的蒙古人,都需要太多士兵防禦,最後耶律三秋不顧遼國皇帝的勸阻,一人一劍來到燕京城下。

  打算以一己之力,襲殺燕王。

  整個天下唯一的榜單隻有陸地神仙榜,然而陸地神仙又能有幾位?乾陽,大遼,蒙古,還有西夏等等,連十個都湊不齊。

  但耶律三秋在以生命力換取的三道殺劍,讓諸多大宗師都紛紛表示,耶律三秋在斬出三劍的時候當為天下第一,雖然真正的天下第一未曾表態,但好多人覺得他默認了。

  遼國如何不知,乾陽境內腐朽不堪,如果不是燕王獨自治理燕雲十六州,練出天下獨一無二的燕雲鐵騎,怎能和遼國抗衡,所以耶律三秋明白,隻要殺掉燕王,遼國還有機會,守住燕京還有機會。

  隻要換了一個統帥,哪怕燕雲鐵騎再厲害,嘗到乾陽軍隊系統的腐敗後,戰鬥力也會逐漸減弱的。

  不知道是他高估了自己,還是打算用自己的死,去給遼國提一個醒,也許是想入乾陽,必殺燕王吧。

  不過想殺燕王的多了,估計能從余杭排到蘇州。

  ………………………..

  “你看看,怎麽樣,我就說嘛,這字我看著都覺得好。”方毅一邊爽朗的笑著,一邊拍了拍先生的肩膀。

  諸葛武侯眉頭緊皺的看著手中這幅字,這是方雲寫的那首《錢塘江春行》,本來被一個書法大家要走了,結果王爺聽說了,直接把這幅字給搶來了。

  那個書法大家可是毫無辦法,隻能恭恭敬敬的送上,諸葛武侯自然就是燕王府的幕僚,在方毅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就早早投靠了。

  “這字,沒有十年功底,我想不出來誰能寫出來,就算有十年也得有天賦,至於這首詩詞,不錯,可以,但雲兒能寫出這首詩?”諸葛武侯十分懷疑這個小兔崽子,小時候的世子殿下沒少調皮搗蛋,尤其是諸葛武侯不再當他先生的時候。

  方雲也不怕被諸葛武侯打手板了,沒事便去諸葛武侯的院子裡一番折騰,氣的諸葛武侯敢衝著燕王書房大罵一頓,可惜燕王堵著耳朵喝小酒,當沒聽見,兒子也不舍得打,諸葛武侯便讓方雲給氣的不行。

  所以此時諸葛武侯的態度,這麽不好,燕王也隻是笑呵呵的,從不生氣。

  “肯定是他寫的,他桌子上還有不少同樣的筆跡,哎,我這好兒子,估計是深藏不露,失憶後,把本事都顯露出來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燕王對於自己的兒子可是毫不猶豫的誇獎。

  諸葛武侯又看了好多張方雲的字跡,便不再說話,小時候的方雲確實聰明的不得了,也許表面上吊兒郎當,暗中卻偷偷學習也不一定,如果不是這次意外, 讓其失憶,但卻記得生活技能,搞不好還得隱藏一陣子呢。

  至於為什麽這樣,兩人對視一眼,也有所明白,燕王是親王,但方雲隻能繼承郡王,可是如果這樣,這些年實在有太多仇家了,如果變成了郡王,兵權不在手中,勢力必然大大縮小,想來報仇的高手絕對不少。

  這些事情,方毅與諸葛武侯早就算計依舊,看見方雲的紈絝樣子,便隨他去,因為這樣才有可能得到親王的位置,至於兵權也不是那麽好削的。

  燕王離開燕雲十六州可是價值不菲的,那就是讓皇帝提前下旨,在燕王過世之時,方雲繼承燕王王位。

  當今聖上對於這個過分的要求,本來不想同意的,而且燕王還要帶著五萬兵馬南下,不過方雲十幾年的表現自然能被聖上所知,探子所帶回來的種種消息,才讓他有所決定。

  親王位子給那胸無點墨,整天逛青樓的紈絝又能如何,去了杭州,哪怕繼承了親王爵位,僅有五萬兵馬兵權,但南方無戰事,那些能征善戰的燕雲鐵騎早晚變成騎不動馬的老爺兵。

  到時候就不怕燕王一家謀反了,手握二十萬兵馬的燕王實在太恐怖了,真要南下,不需要兩個月便能拿下汴京。

  皇帝對於南方無戰事,府兵實力差得要命的情況,表示無奈,但那些偏將練不練兵,他又如何知道,知道又能怎麽辦?

  燕雲十六州從被奪回的功績,還有燕王手中兵權大大削弱,皇帝還是很開心的,於是在燕王南下的時候,便有旨意傳達天下,那就是方雲在其死後依舊是親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